一、榜单中的网络文学20年

作者:许苗苗    更新时间:2019-01-14 15:49:17

摘要:塑造中文网络文学的主要外部力量来自新媒介精英的技术理想,资本增长的更新需求以及权力意志的扶植与规训。2018被看作“中国网络文学20年”,年内公布的多个榜单显示着不同外部力量在网络文学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对比。塑造网络文学的外部力量并非均衡对等,精英和资本在向权力意志的归附中形成协作。在这种协作下,精英话语中的网络文学从挑战者转变为有参考价值的民间阅读风向;资本以培育消费增长点和打造新经济模式换取产业政策扶植;权力意志在监管限度内赋予某些题材有限的开放性,从而获取民意及网络管理经验。三方合力塑造下的网络文学虽以实用主义为主流,但在丰富民众通俗阅读需求,提升文学娱乐价值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以迂回的柔性话语策略不断试探新媒介话题的边界。在这个试探过程中,网络文学内部的能动性力量,即网文作者、读者和网站编辑也结成联盟,在作品话题的选择与规避、内容的流行与突破以及经济利益的保护与增长等方面推进,以网络文学作品实践拓宽当代文学、通俗文学和青年文化的多维面向。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塑形力量  精英  资本  权力意志

中图分类号:(由编辑部填写)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许苗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在今后有关网络文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中,2018年无疑将被频繁提及,因为它被认定为“中国网络文学20年”。在“20 年”这个令人喜悦的整数中,网络文学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大事件,其分布从年初直到年末,这使得2018在网络文学发展史上脱颖而出。

如今我们所说的网络文学概念,其形态大致源自三方外部力量的塑造,即新媒介精英的技术理想、资本增长的更新需求、权力意志的禁制与导向。因“20年”机缘,三方力量集中在2018年动作。本文拟结合部分以“网络文学20年”为名的总结、回顾类活动,从“关键词”入手追溯当前网文形态的生成历程。虽然极大受到外部力量塑造,但由于网络媒介为自下而上的反作用力提供了路径,以作者、读者、网站编辑为代表的网文内部力量也在驯服、迂回的同时不断拓展网文的新空间。

一、榜单中的网络文学20年

网络文学自1998至今变化频仍:从早期互联网被看作权力挑战者,到如今印刷品转变为理想坚守者;从充满争议的文学商品化,到堂而皇之的点赞打赏“爱的应援”;从论坛里零星浮现的精品长贴,到推优年榜中整齐划一的“现实题材”……在当今文化语境中,网络文学受到的批评确实不少,但作为文学在网络媒介上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衍生物,它又无疑是受宠的,尽管历史不长,却始终处于重重关注之中,成为当代文学文化分析的热门对象。

2018年的系列“网络文学20年”活动以4月上海召开“中国网络文学20年研讨会”发布“20年20部作品”首当其冲;5月,“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在浙江杭州拉开序幕,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发布《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网文周期间,橙瓜网评选的“网文之王”及多位“大神”踏上铺设红毯的星光大道;6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在四川绵阳召开“网络文学20年”同题研讨会,向学术报刊贡献出一批与20年网文现象紧密相关的理论批评成果;9月,北京又迎来“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上新闻出版署颁布《2017网络文学发展报告》,闭幕式揭晓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20件大事”、“20部优质IP作品”、“20个关键词”。

由组织者和主办方可看出不同力量在网络文学中发声的强度。权力意志通过具体职能部门体现在各项活动中。无论名单评选、皮书发布,还是促进产业环节交流协作的“网文周”、“网络文学+”,均以中国作协、新闻出版署、地方政府作为指导或主办单位,或隐或显地体现出国家权力的掌控。作为网文运营主体的网站及背后的资本力量也积极动作。“橙瓜网文之王”是网站冠名的评奖,组织方橙瓜网是意在为网文提供周边增值,运营粉丝经济的服务商,它的评选活动得到咪咕数媒、阿里文学、掌阅科技等网文原创内容提供商的支持。尽管是商业活动,但“网文之王”颁奖在“网络文学周”期间举行,中国作协下属“中国作家网”名列协办单位第一位并居众多商业文学站点之前,其权重对比高下立现。在众多活动中,仅有“绵阳会议”作为专业学术团体会议未将政府机构列为“指导单位”。可见学术力量和知识精英主导的活动数量虽然不多,却至少能够在形式上保持话语权的独立性。除专业学术研讨外,作为知识和新媒体精英的研究者还以专家、评委等身份参与上述由政府职能部门或资本力量组织的几乎全部活动:一方面向权力机构解释网络文学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用,一方面为企业解读制度条文并协调宣传口径——在资本力量和法规制定过程中起到沟通协调和决策参考的作用。知识精英是新媒体现象的发现者、参与者,也是其规则的引入者和制定者之一,且一贯享有在媒介发声的话语优先权,因此,这部分力量虽看似独立,却从未在任何一侧力量的活动中缺席。

由于网站需要大量内容、不断更新,并具备扩音器效果,网络文学的概念辨析和发展史等原本小众的话题也频繁以热点形式现身网络。对其20年历程较具规模的报道不仅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汇报》、《中国艺术报》等一向承担新闻发布职能的传统印刷新闻媒体;还有“人民网”、“光明网”和“中国作家网”等官方网站,上海网络作协“网文新观察”、中南大学“网文界”等学术类微信公号,“好奇心日报”“橙瓜网文”“爱读文学”等商业微信公号,纷纷利用实时报道、角度多样的优势在新媒体上扩大影响。同时,学术类期刊如《网络文学评论》、《中州学刊》、《社会科学》、“热风”等也组织文艺学、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学术力量撰写专题稿件。虽然不同媒体必然囿于不同的权力视野,但如此密集的报道提供出相当多的资料和观点,彼此相互参照,基本使20年网络文学这一原本就不复杂的现象得到较全面的研究和评价。

从评选结果来看,上半年中国作协的“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和下半年新闻出版署的“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三个20”规格最高、影响最大,也当最为权威。二者虽同为权力意志的表现,但各有侧重。前者评委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成员、上海作协以及高校研究者组成,新闻出版管理单位、地方政府和文学网站等有个别代表受邀参与,参考网民投票意见,最后经全体评委匿名票选得出结果。虽然也难免力图综合多方意见、满足不同要求,但由于参与力量较分散,基本上以作品为中心,以知名度、影响力和代表性为标准,可以说是一项在述史的同时推动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行为。后者尽管以“网络文学”为中心词,内容却侧重行业管理和法规制定等。对具体评选结果的解读可参考光明网系列评论文章[光明网系列评论文章为李林荣:《回顾和展望:网络文学历程再认识》,http://wenyi.gmw.cn/2018-09/19/content_31262741.htm,2018-09-19;许苗苗:《“+”时代的网络文学》http://wenyi.gmw.cn/2018-09/19/content_31263178.htm,2018-09-19;陈定家:《从“关键词”评选看网络文学20年》http://wenyi.gmw.cn/2018-09/19/content_31263113.htm,2018-09-19。]。下文着重讨论其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20个关键词”。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20个关键词”分别是“1.精品创作2.社会效益评估3.推优4.净网行动5.网络文学+ 6.编辑责任制度7.阅评制度8.现实题材9.数字版权10.自律公约11.在线写作12.付费阅读13.IP(Intellectual Property)14.网络文学出海15.互动16.女频男频17. 更新18.代入感19. 打赏20.新文艺群体。”所谓“关键词”本应最简明扼要地概括网络文学20年发展的基本历程,涵盖不同阶段特征,但这一名单却显然有所侧重,体现出权力意志的鲜明导向。其中“精品创作”“编辑责任制度”“社会效益评估”“自律公约”“新文艺群体”等词语并不一定专指网络文学,既可以看作对所有编辑出版物的一般性要求,也是从组织和人员管理角度对内容提供方(出版社、网站等)进行评价的手段。“推优”“阅评制度”是当前网络文学必须接受和面对的标准性措施,前者旨在树立榜样,后者意在发现问题。“净网行动”本是行业管理行为,涉及文字、音频、视频等所有网络内容,但确实对当前的网文面貌影响极大;“现实题材”原本常见于严肃文学,网文最流行的则恰好与之相对,是天马行空的玄幻题材。由于目前“现实题材”与网文推优、年榜入选资格相联系,成为近年来网文中重复出现的导向性词语,其在网文特别是网站官方宣传中日渐占优。“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出海”“数字版权”“付费阅读”“打赏”“IP”等将网络文学与产业、经济权益挂钩,其中“付费阅读”“打赏”“IP”基本反映出产业经营模式的探索和愿景;前三个则带有政策环境为文创产业及产业链的生成助力护航之意。最后一组“在线写作”“互动”“女频男频”“更新”“代入感”终于将视线落在网络文学创作、阅读过程及文体本身,但所选词语对于熟悉网文生态的人来说,尚嫌不够准确。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