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蛇枕头花 (下)

作者:竹林    更新时间:2016-03-08 10:56:02

8

时光流逝,春秋代序。阿米箩的父母先后离开了人世,戆大的坟上也长满了野草。奇怪的是瞎子阿钱还活着,只是竹园已经荒芜,草房也更破败。阿钱已不大能活动,更不用说走十几里路到镇上去买猪头了。他现在是靠公家的救济过活,也许久不吃肉了。

有一天中午,通向村庄的大路上,远远地走来一个陌生的妇女。

这妇女看上去有四十多岁,手脸都很粗黑,额上和眼角也爬着皱纹,穿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裤,衣服的式样也远远地过时了。

妇女手里牵着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八九岁了,圆圆的脸蛋很秀气;小的是男孩,才五六岁,虎头虎脑的也十分可爱。两个孩子都穿着新衣服。女孩是大红印花灯心绒小袄,男孩是蓝卡其制服,跟母亲的上衣一个颜色。

也许是因为到了一个新鲜的地方,两个孩子都觉得兴奋、好奇,常常挣脱了母亲的手,欢呼着跑在前头。

快进村里,母亲突然改变了方向,沿着小河绕到了一片竹林后面。仿佛人很累了,她坐到了一个低矮的小土堆上。土堆其实是个坟,她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这个地方背阴,风很冷,水很凉。古老的苦楝树向小河伸张出疤疤斑斑的枝丫。野草倒很旺盛,从脚下一直铺展开去。

“妈,妈,多么漂亮的花啊!”女孩突然兴奋地叫起来,手里抓着一把鲜红欲滴的蛇枕头花,一朵一朵地往头发上插着。

中年妇女见了,脸色陡然一变,劈手夺下女孩头上的花,扔到地上,仿佛这是一些什么不祥之物。

“嗯,嗯!”女孩委屈地扭着身子,“这么好看的花,咱们那儿没有……”

“乖孩子,不要花,妈给你糖吃。”那妇女哄着女儿,从怀里摸出两块芝麻糖。

“我不吃糖,要花,要花……”任性的女孩子犟着,还弹出几滴眼泪。

“要花,要花。”男孩也跟着凑热闹。

“乖囡,这叫蛇枕头花,摘了它蛇要来咬你们的。”妇女垂下头去,揉碎了一颗小小的花球,鲜红的汁液顺着指间流下,好像血一样。

“为什么,妈妈?”女孩已经不吵,好奇地睁大眼睛,望着母亲。

“有一个故事……”妈妈说。许多过去了的往事,忽忽悠悠地飘到她面前。

风吹起来,蒲公英的花絮团团扬起,兔子草俯仰起伏,忽闪着白亮亮的穗头;坟堆后的竹林里,竹枝萧萧瑟瑟地响。妈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条蛇,它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又长得丑陋,没有谁愿意跟它做朋友,它只好整天孤独地在竹林子里游来游去。

“那时的竹林子也像现在一样美丽,里面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儿,有金针、有野菊、有带刺的蔷薇和不带刺的喇叭花。每一种花都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有的活泼,有的热情,有的调皮,也有的温柔、善良……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花,不管是怎样性情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蛇。所以,蛇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朋友,又没有情人,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尤其是到了冬天里,它只好一动不动地独个儿躺着,身体都冻僵了,也没有谁来理会它。

“在所有的花中间,有一种最鲜艳、最美丽的小红花;它非常温柔、非常善良;它的花朵像一颗圆圆的玻璃球,它遍体都是鲜润的、光洁的,没有一根令人不愉快的芒刺。

“小红花很可怜、同情蛇的处境,就把自己嫁给了它。

“蛇得到了小红花,开头几天非常高兴。可是不久,它就露出了凶残的本性。它一点也不爱护自己的妻子,它待她非常粗暴,常常鞭打她,把头压在她身上,把她当作枕头——这就是后来人们把这种小红花称作蛇枕头花的来由。

“有一天,凶恶的蛇被一个猎人捉住了,猎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要剖开蛇的胸膛,取出它的胆做药——这是治惊风的最好的药。

“好心善良的小红花见了,马上流出了眼泪,恳求那个猎人:‘大叔啊,求求你放了我的丈夫,如果你要做药的话,请把我的花摘去吧!’猎人被小红花的眼泪感动,答应了它。小红花就这样勇敢地拿自己的花朵作牺牲,换取了蛇的性命——这也是后来蛇枕头花能治惊风的原因。

“但是蛇并没有因此改变对小红花的态度,反而越来越狠心、越来越凶了。他知道小红花长得美丽,生怕被别人看到,就不许她到阳光底下去,只让她住在阴湿低洼、别人不愿意来到的地方。如果有谁欣赏小红花的美丽,随手采了一朵,那么蛇一定要跟着追去,把灾祸降临给那个人。

“久而久之,人们谁也不愿去采蛇枕头花了。尽管花儿还是那么美,那么可爱,它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妈妈,完了吗?”女孩仰起面孔问,似乎不满足这样的结局。

“完了。”妈妈点点头,轻轻嘘了口气。

“可是,小红花为什么不逃走呢?”小女孩天真地问。

“傻孩子,逃到哪里去呢?”妈妈苦笑了一下,沉思地说,“要知道,哪里都会有蛇的啊!”

“那么,蛇为什么单单欺负这种花呢?”女孩仍觉得奇怪与不平。

妈妈没有再说话,牙齿在嘴唇上咬了一下。她低下头去,看见在她的身子旁边,深绿色的野草丛中,蛇枕头花开得正盛,像星星,像霞光,像宝石,血红血红,柔润而光洁……

许久,她抬起头来,发白的嘴唇微微颤动了一下,幽幽地吐出一句话来: 

“因为它没有刺。”

                                            (《青春》1982年3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