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者:老木    更新时间:2015-12-16 13:50:46

秋日静观

秋雾之后的晴天

比一直阳光灿烂的更美

秋雨过后的微风

比平日里的越加甘甜

月圆风轻

田野里一派成熟的韵味

为记忆打下温暖的神秘底色

又把枝头鲜艳的果实镶嵌

落叶秋水

静谧的心园中

黎明带着你甜美的凝视

黄昏带着你忘情的笑脸

山顶上圆圆缺缺的明月

有欢乐也有痛苦

草尖上泪珠一样的露滴

有郁闷也有欢颜

那园中的紫藤与古树

千年相随 愈缠愈紧

大地深处根也缕缕相系

表不尽那份终老不变的情缘

战争背后

七十年

硝烟至今未散

六千万人的尸骨

已经被遗忘了久远

正义非正义

侵略反侵略

战争的鬼影

一直没有离开我们身边

是什么

让人类如此残忍的相互杀戮

又为何

把曾经辛苦的建造轰倒炸烂

每一场生死灾难的后面  

都有几只利益的黑手

每一次毁城屠杀丑戏

都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导演

前线的战士们

前仆后继地冲向敌营

倒在刚插牢的着带血旗帜下的时候

失神的眼睛里可看见那些贪婪的笑眼

人们歌颂英雄

赞美牺牲的时候

有谁想过战争的真实目的

有谁把生命放在了利益上面

七十年世界大战过去

小战流血从没有停止

七十年全人类在反思痛悔

枪炮声却从来没有间断

面对和平的机遇

有人为了放下仇恨谋求发展

有人一心要攫取族国利益

不顾事实地推诿罪责搪塞遮掩

为什么没人把战争的最后目的示众

把那些发战争财的人从幕后揪到台前

为什么不把战争的苦果返給始作佣者

让他们在世人面前暴露嘴脸

这时我们才想起

商品社会里主流舆论的东家

我才发现了

谣言千遍成真理不只是法西斯之谈

在如今庆祝许多年前胜利的日子

我们更应注重眼下的战争

找出一直藏在战争后面的黑手

戳穿各种战争理由的谎言

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

战争的思维方式源自何处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战争欲望

怎样把荼毒生命的意念扼杀在摇篮

我们要坚守全世界共同的利益

反对一国利益高于国际法

以全人类自古共同的需要作为价值尺度

把平等  友爱  正义的旗帜全球插遍

提示: 

应朋友要求而写,偏政论,少诗意。也算我对战争现象的诠释。我想提醒人们:人们为什么只关注过去的战争而忽略眼前的生命涂炭, 舆论为什么只关注战争的胜负而不寻找经济利益的根源?

显然掌握世界媒体和舆论的东家都是牟利的商人,都在金钱服务,或许,他们自己恰恰就是军火大亨,金融大鳄 ——就是战争的源泉。他们的舆论自由只是自己的言论自由,普通百姓同样没有知情权。

不同的嗟叹

渤海湾的硝烟里

那些被烧焦的快乐 爱情

变成了有毒的酸雨

浸湿腐蚀着

每个善良人的心田

妻儿父母朋友爱人

还有成千上万的恻隐之心

含泪沉痛的嗟叹

为亲人 为情谊

为每一个家庭和朋友圈

对那些迎着烈火

义无反顾地走进火场的战士

人们为他们的壮举嗟叹

农民种田,工人生产

干部 公知们可对得起面前的饭碗

上百吨的货物 多少亿的财产

霎时间灰飞烟灭

商人们为自己的损失嗟叹

火未烬 烟未散

商人和律师们已在核算保险

惊心的救护车长鸣

电视 网络 纸媒轮番展现

各种"有关领导" 盘算着嗟叹

将会怎样追查领导责任

会不会有审批 检查 监督失职方面的麻烦

为了一己的所谓国家利益

为了仕途之争和个人恩怨

丧失良知的人们幸灾乐祸地嗟叹

为什么事情只发生在天津

为什么事故不再多一点 大一点

最无厘头不可理解的

是愤青们造假谣传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盲目嗟叹

不是充满爱心的关怀施善

而是在偏执的猜忌中寻根求源

置身局外细细揣摩

思考为什么人世间

会有这样多不同的嗟叹

是否人间淡漠了基本的人性追求

各种普世非普世的标准乱作一团

那个女匪

——一个女人抗战的故事

闯山头几年

枪不多

九十多号人

弟兄打仗个个勇猛

立功的奖励睡觉

勇敢就是光荣

从不祸害无辜

因帮受恶人欺负的百姓

队伍到处有都有饭吃

也做杀富济贫的事

却不是每家富人

只铲不公 杀仗势欺人的

日本人来了

九十多条汉子

换了十几个鬼子的命

行刑那天满街是人

她一脸血污频频抱拳

满口童子功的玉堂春

喝完酒家送给的壮行酒

斜眼蔑视着鬼子身边的汉奸

你们这些投靠畜生的乌龟王八蛋

面对鬼子

她执意不跪

伪军用脚竟踹不折腿弯

回过头她对睡过的男人说

兄弟给老娘来个脸对脸的

说罢仰天大笑

二鬼子的枪抖了鬼子的枪响

“二十年后……”

鲜血记下了她骄傲的笑颜

规律

溪岸是温暖的

可溪水总要流动

铁轨也有情谊

但轮子必然前行

年年花开花落

岁岁草枯绿兴

伤怀处多少梦想生活

都挣不脱命运

提示:

鲁迅分析人性最为深刻。可惜他不是系统研究式的剖析,而是在论战中怀着狭隘的制胜、让他人难堪或别扭的"争斗"心态激发出来的争斗式剖析。他的出发点不对头,所以思想尖锐而无宽容与爱心。因此文界树敌很多。

孩子们不喜欢鲁迅的文字,除了文字能力不逮会心有抵触外,他们的直觉比大人**,对爱的觉知和态度直白而准确。于是不喜欢尖酸的智慧也就是必然的了。鲁迅自私一向有名,关系不密切的还好些。连弟弟、妻子(包括朱安和许广平)和母亲都处不好关系的人,不能不说他有严重的性格缺陷。

母亲你告诉我

母亲

你告诉我

要用满怀热心帮助别人

可以不是钱

可以没帮到

但不能少了善意和真诚

母亲

你告诉我

合作要有牺牲精神

不要表功

别图回报

好心处世自有公论

母亲

你告诉我

受了委屈别抱怨愤怒

管好情绪

管好良心

放松心态坦坦荡荡做人

母亲

你告诉我

当有人恶语相向

不要应和

不要生气

学君子坚持优雅的神情

母亲

你告诉我

对小人不要姑息怯懦

不要畏惧

不与为伍

冷眼是最有力的回敬

母亲

你告诉我

有了成就不要沾沾自喜

保持谦逊

时常自省

时刻警惕骄傲自满滋生

远在天国的母亲啊

我一直努力

总想达到你的标准

我继续加油

用心修行

遵照你的嘱咐做一个阳光下的好人

自在翁(非格律顺口溜)

他人笑我弱可欺

我笑他人情尤迷

相如宽容误会解

顺势身退数范蠡

真情从来无铜味

无谓争斗伤胃脾

心宽方得格局广

妙章定然出善意

四月里的巴中

四月里

正是花开时节

满山碧绿 万物葱茏

超乎之前的想象

巴中把一派欣欣向荣

展现在我的视野之中

农民搬进现代化新居

开发区配套的宜居工程

雨后春笋般的工厂学校

……

趁着后发优势的巴中

正以超越的姿态大步前行

醒来的陡峭山野上

小片人工农作的田地正变成

大片的茶园 葡萄园 猕猴桃园

经济林 林下养殖

现代化的猪牛饲养棚

……

绿色农业养殖业正迅速扩展

几千年低效率种田的农民

正变成农业产业工人

单一的农作生产

正变成因地制宜的多种经营

新的劳动关系

新的劳动方式

环境的保护 生活的提高

新的思维方法和生活价值

……

我欣喜地发现

山里的父老姐妹们

在走进现代化新居的同时

终于走出旧式生活方式的大山

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双眼

因又一次展开笑颜解放生命

农民有了社会救助和保险

小广场上有了各种健身器材

山村间通了平整的公路

新村里办起了学校 卫生所 托老院

……

我们的农民兄弟

终于摆脱了祖祖辈辈的人头稅

走出了五十年的剪刀差

平等公正的阳光终于伴随着新政

普照着他们新的路程

我们的三十年

超过别国的一百年 五百年

我们的进步

上千年来举世所罕见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命运不济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牢骚不满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期待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虚无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把给伊拉克利比亚带来灾难的"普世价值观"

当作必然的规律期待

坚持站在现实的立场上独立思考

放弃封建唯上是从弊端的同时

摆脱同样近乎迷信的唯洋是尊的魔靥

站在民生的立场

依据民生的尺度

任何崇高的主义和价值体系

都必须用这个标尺最后检验 

社会经济和管理的进步

民众生活教育保障的改善

社会政体的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体的自由和快乐

无不以此作为最后的基础

无不将它作为基本的规范

那些红军标语所指向的

那些长眠地下的先烈所期盼的

如今都在巴中四月的花海里逐渐呈现

然而

四月里巴中的花香中

我总有隐隐的失落

在新村漂亮的屋影中

在农民变身演员的笑脸上

在健身器材旁稀罕地看着我们

满脸坦诚的老乡眼睛里

……

它让我耿耿于怀长夜难眠

终于

在巴灵台古寺 恩阳古镇 南龛石刻旁

我找到了心中疑问的答案

那早已踏光的石阶

飞檐廊柱门窗上斑驳的雕刻

在夕阳的斜影中牵挂我的心续

那土墙灰瓦竹子蔷薇围成的宅院

迎接主人的狗儿 晒"懒阳"的猫

还有房前屋后的菜园鸡舍猪圈

早在我灵魂的深处默默沉淀

东篱采菊的憧憬是对割不断的过去的回忆

暮归笛声的难舍是对古来传统的深情眷念

四月的花季里离开巴中

我心中充满了欣喜

也充满了留恋不舍的情感

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祝愿的同时

还会由衷地进行种种假设:

若是乡村养老可以通过合作化得以永续

若是对山里的农居做些选择性的保留修缮

若是古镇可以减缓衰老的速度

若是主观意志更主动地服从规律尊重民愿

……

哦-------

四月里的巴中

你留给我多少思念

怀念尾巴

一组图片展示

人的

完全发育过程

—— 从卵到蝌蚪

再到四脚兽

—— 最终成人

眼睛早就有了

还有嘴

后来才陆续有了

前肢 后肢

耳朵鼻子和额头

我们的尾巴呢

为什么没有了尾巴

那本来是我们

在水中的动能中枢

又是平衡重心的“舵手”

或许

因为有了后肢

——我们的腿

取代了我们

尾巴的动能

或许

尾巴是我们的

传感器 

——我们的直觉中心

伴随它衰落的

是我们

生命的纯真

从我们学会制陶

就失去了

感知灾害的本领

当我们学会了交换

便没有了

生命信息的交融

或许

或许我们可怜的尾巴

带走了

人类最本真的灵性

只给我们留下

没有尾巴的生命

于是我们竞争

我们市场 我们时尚

我们自由 民主

……

唯独忽略了

我们蒙垢的心灵

写在后面的话

从少年时候起,我一直有写诗的喜好。因为它精炼简介、抽象空灵,接近生命的感觉,有便于寄托和抒发感情。

取笔名老木,是寓意老树“入世而不取,明理而不争”的道家思想,体现个人处世态度的。同时也取这个意象所展示的隐隐的诗意。

我是在大陆文革时通过毛主席诗词开始喜欢诗歌的。从五言七言开始延及他的词作。之后又延及唐宋诗词。十七岁上,我把红楼梦中所有的诗词、药方、膳食手抄过一遍。服兵役时熬夜手抄过贺敬之、郭小川、艾青徐志摩的诗和歌德、雪莱、普希金、泰戈尔的诗。

似乎天然对诗歌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文革结束的第二年,就买全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词综》、《诗词格律新编》、《对联大全》等书籍。常在吟诵古诗之余,按照韵书上三角和圆圈提示的平仄对仗填诗词、对对联。从那时起,四十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

自二零一零年起,我开始为《生命哲学》这本书准备资料,同时通过网上讨论甚至辩论来梳理和调整自己多年来在哲学方面的一些思考。这是一项很吃功夫的工作。越整理越觉得需要做的工作越多。为了随时记下思考中闪光的部分,我准备了随身的纸头,床头上准备了工作夹。一有新的想法就用简要的句子记下来。在这本诗选里,许多首诗就是润色过的一些这样的思想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这些诗歌是来自于对《生命哲学》这本书中某些问题的思考。所以每见文友夸赞我贴在博客的诗歌富于哲理的时候,心里十分喜欢。

这本诗选里也有一些诗是与文友们相约和和的交流作品,朋友的佳作也常带给我诗歌的灵感。

原以为,自己以记录哲学思考为主的诗歌像自己泡茶独斟一样,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式练练字句的功夫,顺便跟朋友们拽拽文、逗逗乐。没有生过出版的念头,所以一直没有认真斟酌和整理。

一个偶然的机会,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终身荣誉会长赵淑侠大姐看过我的一些诗作和散文,并知道我有大量存稿后,殷切嘱咐我尽快整理结集出版,之后又再三督促。说除了我担任了多年的欧华作协副会长,应该把自己的作品宣传出去之外,也是我应负的为欧华出作品、出人才的责任。于是才有了出这本书的动机。所以,在此我要借着这本书的出版,向关心和提携后人的赵淑霞老大姐致以诚挚的感谢。

因为想在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的世华大会前出版这本书,为了赶时间,我把二零零五年之后写在博客里的诗挑选整理在这本诗选里。一来时间来不及去翻早年日记本、笔记本里的诗歌,二来现有的部分已经超过了二百首,也就没有再找的需要。另外因为捷克华文作家协会要出文集,我把格律诗和古韵诗的部分放在了那个集子里,这本诗选只选了散文诗。

整理这本诗选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两个极端的不可思议感觉:一种是觉得诗写得太烂,不忍卒读,一种是惊讶地发现,有的诗歌和句子写得很舒服,意境也不错。有点怀疑自己是怎样把它们写出来的。

整理编辑完这本书,我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对尊敬的赵大姐,对家人、亲人,对众多文友有了个“交代”,也让多年来写出来的、带着我心血的文字有了个去处。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