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老木    更新时间:2015-12-16 13:50:02

塑料时代

包装的时代 

金木水火土 

早被忽略 

剩下次第繁荣的花 

各式各样 

美丽的塑料

不必有不同的品质 

关键在于利益 

贪欲的材料 

金钱的压力 

市场的模子

时尚便不断涌现 

提示:

可塑成任何形式、可随时回炉更新,我们当代的生活被弄成了了无生气的塑料样式。这一切让生命不适的原因,恰恰是生命造了来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带来的。是商品社会的规律带来的。

风雪夜

——雪夜驱车回家,疾风暴雪横削竖劈,左右飘曳。颠簸路上,若驾舟行船沉浮于风浪之上。及至家中,见炉火旁孙儿天真无邪面容,无限感慨,顿然省悟 —— 我们百般追寻的人生之真,其实生命早就自在的,只是后来被遮蔽,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找、努力去明明德而已。

息卷困欲归

夜色方朦胧

寒骤冰羽软

毂迟雪辙泞

浮银漫空撒

碎玉呼啸陈

风疾村舍外

火暖壁炉中

推门稚儿笑

会心思道成

清明这天

春天里

你放火烧荒

在这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蓬干草的季节

月亮当顶

足够暧昧

却一点不圆

我几乎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你站在风的上首

面对快要融化的我

试图教会我正确的姿势

对,就是这样

还差一点就是最好的高潮

我说我没有柴禾

你说柴禾就在你自己手里

见我茫然

你用手在草丛里捯起一些

示范给我看

火的信子

借着春的势头

舔着想舔又舔得到的

土地的沟沟坎坎

于是大地被浓烟遮蔽

随即传来燃烧中的

哔哔噗噗的呼号

唏唏咝咝的呻吟

你说 很好

然后铲些火种

去点燃别处 

很多火堆同时燃烧

你像孩子一样

忙碌其间

乐此不疲

偶尔回头笑笑

向火里丢一些土豆

远远地说 这就是

我们明天的食粮

我呆呆地面对衰败的火

手足无措

不知道该不该加柴

况且你在远处

我没有柴禾

清明这天没雨

我们来收获过去的日子

土豆萎顿地隐藏在

火的尸体里

一点燃烧的影子都不见

我问

这就是我们的结果

你不甘地点头

眼睛幽深地望着别处

随你望去

碧绿的草地上

斑斑黑渍

就像踉跄爱情的足迹

那些散落的土豆

无奈而寂寞

完全忘记了

原来的希望和理想

我却兴致盎然

到火的灰烬里

寻找未来的生活

提示:

模拟女子的口吻描述一段爱情的起始、发展和结局的过程,阐释男女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和心理,说明男女和爱情的规律:起初男性是积极的而女性是相对慢热的,而女性渡过慢热阶段就会以其天然的,可能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开始,展现从一而终、厮守到老的秉性,并且努力要求自己和对方都朝这个方向努力。恰恰这时,天然秉性多选的男子会犹豫、不甘、心有旁骛……

女性的“单选坚守”和男性的“多选均顾”,源自他们天然的内在生理原因并相互矛盾。解决的办法必然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给双方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才会通过最小公约数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平衡。可惜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没有发现,为了保护承担主要繁殖任务的女性,人类的道德规范主要按照女性“单选坚守”的整套要求设定,而把男性的天然本性视为非道德的,造成男性经常成为违背道德规则而需要谴责和惩罚的一方。以至于要创造出“纲常礼教”来平衡。这是由人类早期初级的繁殖条件和制度决定的道德规则。如今随着人类繁殖的社会化,人类的繁殖形式已经相对于先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道德观念却总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虽然在舆论上有了很大的宽容,但是伦理上丝毫没有变化)。

母亲节里放生

作为母亲

带着你腹中的孩子走吧

或许你正想着

赶紧捉些苍蝇蚊虫

积蓄些繁殖的体力

为产后的困难期储备些能量

是那只四蹄踏雪的黑猫

还是天上频频来去的飞鸟

让你慌不择路

落入这直削似的洞穴

不知你在这困境中已经多久

正午的太阳又这样毒

或许平日里

这点高低对你不算什么

可今天

你丢了尾巴*

无力无助

大腹便便

走路都这样缓慢踟躇

两个前肢扶向坑壁

双眼期盼地望着

飘着轻柔白云的天幕

——或许你在想

那准备好了的放卵的窝

或许在思虑

那里是否安全的去处

你一定急着

要快快赶去那里

—— 准备待产

人们恐惧 诅咒

你的冷血 冷色

还有古老的样子

完全忘记了

你对他们的好

他们丢了感恩

像你丢了尾巴

失去了情感的平衡

他们有了时尚

却像你落入洞穴

不知道已经深陷困窘

花哨变幻的追求

越来越远

离他们本在的诉求

作为母亲

带着你腹中的孩子走吧

在母亲节的日子

请一并带走

我对繁殖的崇敬与祝福

提示: 

    五月八日母亲节这天,我挖的一个两米深的基建坑里,有一只断尾的蜥蜴。土褐间绿色条纹的“保护色”,松软硕大的肚子,显然是一个等待产卵的母亲。想起幼时追杀蜥蜴为乐的无知和人类对它们的偏见,比照母亲这个社会角色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主要承担人类繁殖这个最根本的任务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报偿,反而常被社会忽略,表面上歌颂、事实上歧视),心中慨然。小心送蜥蜴离开的同时,我想真诚地向天下所有无私的母亲致以最高的敬意。

结果最真实

 ——由又一个民主国家的诞生所想到的

皮卡车载着盲目的民主

飞弹带着“精准”的民主

媒体上绽开着“绚烂”的民主

一起火并了卡扎菲

没有了水 电 缺吃少穿

关闭了商店、学校、医院

推翻了专制政府的人们

自由得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有人举杯相庆

有人埋头哭泣

有人卖出了炸弹买回了重建项目

有人死了亲人毁了家园

街头欢呼胜利的战士

回家如何面对

炸烂的祖屋 罹难的亲人

还有失去工作的难堪

面对卡扎菲政权的尸体

双手握刀的屠夫们

正勾心斗角

为如何分割盘算

哪晓得他们头顶高处

那些“救世主”们

也做着同样的事

卡扎菲只是他们的“前餐”

改良、修正、渐进

并不是懦弱和羞耻

内讧、革命、推翻

却从来是不知羞耻之徒的轮换

提示:

    任怎样悲哀啊价值观移植说的多好、多重要,最终还是要看结果——民生涂炭、经济凋蔽、国破家亡…… 先前许诺的美好生活,被不断升起的炸弹烟尘所遮蔽。一些人哭,另外一些人笑了。

多像利比亚的战争

 ——当我可以决定所有命运的时候

我要挪动这堆沙

在门外新修一条路

我启动我的铲车

在“势力范围”里“工作”

白白的小指肚大小的蜥蜴蛋

浅米色的小米大小的蚂蚁蛋

蚯蚓还有一些叫不出姓名的虫子

瞬间被颠覆得一团混乱

昨天它们还在为地盘争斗

刚才它们还在为利益吵闹

当相互诅咒的灾难真的来临

血一样红、恐惧一样难堪

燕子、麻雀、野鸡和许多不知名的鸟

一起赶来会餐

在我的铲车后面

各取所需快乐了无比

随后是震耳的搅拌声

沙子、石子、呛人的水泥

轰隆隆、轰隆隆

生命在轰鸣中消失

那些四处逃窜的蜥蜴

那些噙着蚁蛋的蚂蚁

那些痛苦扭动身体的蚯蚓……

可以看见的只有水、泥

我要修自己想修的路

为什么不呢

在我的“能力”内

“自由竞争”是我的“天赋权利”

至于蚂蚁、蜥蜴们的不满

就让他们不满好了

不是我喜欢这样

因为我也需要活下去

尽管见过非洲的大象

被蚂蚁做成了骨骼标本

知道我和铲车

也有变成齑粉的命运

那又怎么样

为了今天的需要

我一定要修路

因为这关系到我的生存

就像选票决定政治

利益决定行为

为了生存

人类总会有各种战争

只是碍于伦理和道德

我必须对搅拌机里的虫子们解释

经历铲走沙堆里家的苦难

你们就有了“新的自由”

哦!我的爱人

六月,南国北疆一路下来,对祖国飞速发展欣喜惊讶的同时,心中生出从未有过的对祖国的深深依恋。强大的国家、可爱的人民、古老的文化…… 多像我们深深眷恋的爱人!

在南国的海边

你一袭火红的衣裙

犹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炙灼着我疲惫已久的身心

在北国的山下

你一身淡淡的绿裳

恰似沁人心肺的香茗

浸润我几近干涸的灵魂

在故国的宫殿

你一襟炫色的衣带

幻若天上下凡的神女

把我心底处的恋曲轻吟

在我脑海深处啊

你却是通体的白色

奇异的光与鲜活的型

是一个飘忽悸动的精灵

哦!我魂顾梦盼的爱人!

春天

你像海浪上的花朵

在汹涌的波涛中

舞动你迷人的身影

夏日

你像蓝天上的彩云

在微风中停下脚步

为地上的行人遮荫

秋季

你像带着花香的夜雾

穿过夜读人的灯光

抚摸缀满思绪的窗棂

冬夜

你像悄悄飘落的瑞雪

面对世间的冷漠

义无反顾不顾归程

哦!我生死相许的爱人!

我要用心在这柔润的纸上作画

描上生命的蓝图和梦想

提上无声的诺言

还要落下满怀的赤诚

我要张开有力的臂膀

把你紧紧地拥在胸口

用我的力量和智慧

留下属于我的生命印痕

我要用自己的生命

扑进你温暖的怀抱

吮吸你甘甜的乳汁

奉上我未眠的青春

哦!我血肉相连的爱人!

自  信

——文友来信传来视频,示我自信为何物。言称:你自己的行为常让自己觉得感动就是自信。而我感觉,台湾的让人感动的善良里面,因为狭隘民族主义和所谓价值观的隔阂,少了更高层次的平等、友善与正义。

做让自己感动的事

不容易

做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动的事

更不容易

走过感动的门槛才发现

自觉付出收获感动

不容易

善意地遵从规律不计感动

更不容易

复  苏

——写给煤矿灾后获救的兄弟

告别死神

品尝复苏的滋味

并不值得特别庆幸

除了事后内心的恐惧

还有绞动般背运的酸楚

毕竟重见阳光

是让人兴奋的时刻

人间的感觉

会温暖僵硬了的

那份沉寂的心绪

回家的熟识与舒适

似乎让每个人

又过了一生

那命悬一线的恐惧

在爱人的怀抱里

渐渐走远却难以忘记

我的中国梦

序言:每个人、每个族群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梦。商品社会制度下,成功了的梦是竞争中得胜一方的梦,是建立在对手失败和痛苦基础上的梦,是缺乏“普世幸福感”的梦。

之所以宗教可以恒久地被人敬仰,无不是它们有着普天慈悲的胸怀和普世平等的诉求——关注人类共同的正义、平等、爱与快乐。因此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梦不但要有民族复兴的壮志,还应该有普世幸福的胸怀和蕴含天下的大爱。如此,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梦才称得上是伟大的梦。

我有一个中国梦

不是孔孟之道天下全胜

东方哲学 西方哲学

在生命与环境的原点找到了大同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在生命及表达的习惯上统一使命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相辅相成将人类思想方法贯通

没有了强势的“普世标准”

没有了特殊的“历史传承”

公平 爱 正义

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纲领

我有一个中国梦

不是中国重获世界最富国家的谓称

东方的 西方的 天南的 地北的

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生存保证

白色的 黑色的 黄色的 棕色的

每个族群都得到庄重的人生

先进的 落后的 发达的 贫困的

汇合成一个和平竞争的大群体

没有资源和市场的国家角力

没有机关算尽的货币战争

相互扶持 相亲相助

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前程

我有一个中国梦

不是中国的军力站在世界顶峰

大国 小国 强国 弱国

都不再有被颠覆 屠杀的恐惧

陆地 海洋 网络 太空

不再有人类相互倾轧的烟尘

常规的 核子的 生化的 电子的

灭绝生灵的武器被人类鄙夷抛弃

再没有战争威胁的叫嚣与恐吓

再没有对战争罪恶的掩饰和否定

协商 妥协 共赢

共同珍惜得之不易的共同和平

我有一个中国梦

在商品时代找到超越对立的竞争

经济 文化 社会……

市场并没有万能钥匙的本领

宗教 信念 理想 梦

竞争之外还有共存互生的人性特征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都该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的根本使命

再没有种族和肤色的歧视

再没有意识形态的傲慢与仇争

全人类共同负起造就人类幸福的责任

甘心把族群和国家融入世界这个集体的家庭

提示:

此为2013年春节投稿给中央四台的“我的中国梦”诗文比赛。得到三等奖。而我帮助孩子写的一篇歌颂祖国的文章却得了一等奖。事先已经料到此诗会被列为太大太空洞之列,最后果然如此。

我的古桥

——古桥引发的爱情、真理、道的感觉

古桥沉睡水底

几百年外来的泥沙

把真实的你遮蔽 

只留下依稀的意象

如同语言的巨浪裹挟真理

看去鱼龙混杂互有我你

厚厚的泥沙啊

缓缓地  不断地  不可抗拒

大漠流沙般

淹没我的古桥

就像不知不觉的时光

一寸一寸地侵蚀爱情

让它从鲜亮的华彩归于沉寂

我曾经雄浑的古桥

被覆了麻木的时光

还有阴阳不拘的混沌

沙水淹没光阴

淹没悲喜与本真

而我的古桥却泰然不争

自在禅坐于湖底

——水去沙沉的这天

我的石桥和爱将一起呈现

向知己  更向自己

展露陈酿了百年的微笑

恰似我在混沌语言中

偶见星星点点的真理

让我在漫漫的沙水里

一直苦苦搜寻

生命的真实寓意

央视新闻【鄱阳湖底明代古桥露真容】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位于湖底的一座明代古石桥也随之露出真容。这座古桥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修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总长 2930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有1100余个孔,又称“千眼桥”。该桥曾是沿湖群众往来的交通要道。只一千多年,水上的石桥被泥沙埋入湖底,想想整体抬升了几米的地貌,经过了多少沧桑变迁啊!

醒来吧!深陷泥潭的灵魂

——写在鲜血溅满昆明火车站的黄昏

你的双眼

被遮上了宗教的迷雾

狭隘种族的意识

锁住是你思想的桎梏

那宗教外衣下的罪恶蛊惑

就像来自天外撒旦的魔咒

让你把利刃砍向无辜 刺向妇孺

当你面前那个打工农民惊骇地盯着你倒下

你的内心可感到了良心的愧疚

当你的血终于与他人的血混在一起

你可曾想得到会有两个母亲痛哭

当你的亲人 儿女们流泪的时候

你可看见把你称为英雄的人们举杯庆祝

当全国各族人民奉花祈祷的时候

你可知还有人携手相庆 弹冠欢呼

你死得邪恶 更死得可悲

当你举起屠刀的一刻

被魔鬼附身的你已不再是我们的手足

二十九条生命把你年轻的名字

钉上了愚昧 凶残的耻辱柱

即便如此

我仍愿你的灵魂解脱

即便这样

我仍等你的良心觉悟

向被害灵魂和家人忏悔

向自己的家人和亲友道歉

向人类正义与生命的尊严认罪臣服

告诉与你一样被蒙蔽了的兄弟姐妹

人类的价值高于国家

国家的价值高于族群

这是每一个生命都要敬畏的人性底数

让撒旦带着他的仇恨见鬼去吧

人间需要的是平等、友爱、正义

是一个温暖、亲善、和谐的地球

月啊 啊月

——黄永健自创手枪诗体例,邀约留下首尾句,填充其它部分。文字游戏耳。

月啊

啊月

。。。

。。。

。。。。

。。。。

。。。。。

。。。。。

。。。。。。

。。。。。。

人啊

啊人

每将飞花难忘却!  

老木伤情篇

月啊

啊月

夜朦胧

朦胧夜

雪落吻我

我吻落雪

绝义何伤情

情伤何义绝

解铃将必诚心

心诚必将铃解

人啊

啊人

每将飞花难忘却!  

老木喜感篇

月啊

啊月

结心缘

缘心结

鹊鸣高枝

枝高鸣鹊

曵红烛举案

案举红烛曵

玥润红唇鬓乌

乌鬓唇红润玥

人啊

啊人

每将花飞难忘却

老木禅意篇

月啊

啊月

灭又生

生又灭

缺至成圆

圆成至缺

悦得情遂善

善遂情得悦

谒悟善归道成

成道归善悟谒

人啊

啊人

每将花飞难忘却。

我眼里的世界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葡萄藤诗社几位诗友同吟对世界的看法

我以暮秋的斜阳

抚慰渐衰的野草

由寂灭想象新生

你以初春的细雨

度量躁动的青春

浣涤朦胧的爱情

历史却沉脸迈着艮久的脚步

把野草和爱情一起收割

放进一个共同的宿命

我不想

我不想,

让所有的黒眼睛

蒙翳;

让外面的白色,

成为

“内障”。

提示:

    以西方白种人的白色借喻西方的资本主义理念,我们应该谦虚认真的借鉴担不可迷信照搬,弄成自己神圣的内在思维方式和规则。像眼睛里长了白内障后看不清方向要摔跟头的样子。

我像我指缝中你的秀发

十一月

是些遗失了花香的日子

西风在夜里

正一点点抽离

万物的热情

十一月

不甘的种子

虽不会放弃希望

然而机遇

却扎下了无奈的根

漂泊的

不仅仅是心中的落寞

还有无处歇息翅膀的生命

十字路口的旋风里

多少"最后的叶子"偶遇

惺惺相惜

却难互诉钟情

于是

十一月的白天

就跟黑夜一样暗淡

视线模糊

还有说不清楚的寒冷

只有那思念的点点星光

给人信心继续前行

十一月

一个临近转折的回望

是这样纠结凝重

是如此匆忙不停

谁又知浮叶下的秋水

不是带着希望悄悄沉淀

在这定然沉寂的季节

积蓄力量期待它日的新生

十一月里

我像我指缝中你的秀发

可以无限温柔地深情抚慰

但是可惜

既不可真正拥有

也不能一世同行

夜深时 

夜深时

与深夜一起失去知觉

失去观念与思考

失去梦想

甚至失去孤独与宁静

心像星月一样

坦然而无知

无念

无为

仅存的呼吸中

是粘连着不同时空的

游丝一般的气息

动物般的直觉里

超光速的时空河流

留在沉睡的意识筛网里的

只有贝壳残片般破碎的信息

就像永远难以连贯的梦

在这些零星碎片中

我却猛然发现——

我灵魂那始终神秘的来去踪迹

提示:

与网友议论诗歌的性质。

离开生命谈诗、谈诗歌主流非主流及东方西方特征和高雅与低俗 ,一如随波逐流的无根浮萍,哪边话语权风大漂向哪边。

诗歌是生命对自身,对生命之间,对生命与环境之间关系和发展规律的有条件感知、思考和诸多表达方式中,最接近直觉的部分。它的抽象、感性、简要以及在韵律、平仄、对仗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它是发挥人的五觉(眼耳鼻舌身)感官能力最充分的形式之一。也成就了它最易动人的表达地位。

出于真情,触摸生命规律并着有共性的激情感受,才会有恰好适当的表达。——好诗莫不如此。

普洱路上

初冬的季节里

你仍一袭夏日的衣妆

白云下瑶台似的佤寨

深深嵌入青色大山的胸膛

满心欢喜的阳光抚慰着

神秘绰约的白墙灰瓦

缕缕悠然的细烟

像一支活化的神笔

把本来宁静的画面摇荡

山路蜿蜒

盘环在峻岭丛中

梯田层叠

绿瀑般挂在车外两旁

山中秋水

静闪着粼粼清波

被唤作磨黒的古村落

竟是女神阿诗玛的故乡

哦 

漫山遍野——

芭蕉树 茶园 咖啡园 

知足常乐的人们

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成长

喝一杯古茶树陈年酽茶

便觉得清爽润滑口腹留香

听一曲拉祜族古老的民歌

禁不住忘情起舞心神激荡

徜徉在波浪起伏般的茶园里

茶花点缀着绿色叶片的海洋 

浸润在沉静深厚的茶韵中

不觉间已融入天人合一的故乡

画中游客

不由得生出重重感慨

或者眼前是前世生活的故地

或者它本是未来归宿的梦想

心中默念着

留下来 留下来

这里该是今世余生的居所

这里该是灵魂最后的天堂。

2014年12月发表于普洱日报

模糊的倩影

 你是长长鹅毛笔般的凤尾竹吗 

 江边蘸着仲秋溢满晚霞的彩墨 

 秋水中书写悸动的音符

 多向让你看看我汗津津的手掌

 手心里正融化着你的名字  

恰似晚风吹皱了江水中你婀娜的倩影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