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九章 四

作者:匝瑜    更新时间:2015-10-19 20:53:20

回到客栈也快到了中午,李齐沆和王德福、赵先生吃饭,叫老柱子一起吃,老柱子不干,要和那十七个赶车的把式一起吃,小柱子是左右不离自己那辆车,连昨晚上睡觉都是在车上,吃饭就更是不离开。

一边吃李齐沆一边就把上午和盐运使说的话给二位讲了讲,李尚思李大人已经在上面把事情办好了,咱们接着干就行了。本来二位心里还有点儿打鼓,不知道这位年轻的举人老爷行不行,没想到还是可以的,特别是人家有功名,走到哪里人家还认,要是一般人,就是要见当官儿的也不是说见就能见着。没想到这么顺利,大家都很高兴,吃饭吃的很热闹。

李齐沆让老王下午去找车,看看是个啥情况,人家说帮忙是帮忙,自己去看看是自己的事儿,赵先生把账算一算,看看是多少银子,提前准备好,晚上就利索了。刚吃完饭撤下碗筷端上茶来还没喝,客栈伙计就领进来一个人,说是要见曲沃来的李老爷。李齐沆一看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一身绫罗、满脸横肉,见面作揖,说是车行的老板,听说李老爷要车运盐,想看看李老爷能不能赏给饭吃。

李齐沆心里说真叫快,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看来自己的事情没什么问题了,李齐沆跟人家客气,“事情还没最后说定,也许到了晚上才能看看情况怎么样。”这位车行老板姓于,一拍胸脯,“没什么问题了,要不然俺来干什么。”既然如此那就谈谈,于老板说多少辆车都行,咱家不够给您去别的地方调,您看您要多少吧。李齐沆问问价钱,人家是按里程收钱,一里地一辆车三十文,回程也得算钱,草料住店另外算。李齐沆心里盘算盘算比自己算的要贵得多了,有心想要讲讲价,突然看见王德福给自己使眼色,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沉吟了一下。

这位于老板看见李齐沆打了咯吭,就接着说,“咱家给人家运盐多少年了,这河东盐池的盐差不多一半都是咱家运的,您要这么多车,俺得给您带上一个木匠、一个兽医,还得一辆车拉上木料、家什啥的,再有就是雨布得好,路上肯定要碰上雨天,这苫盖不好岂不是全完蛋?四川的路途谁也没去过,不过大伙都说不好走,跟您多要点儿也是没办法。再说,您从曲沃带来了十七辆车,这些车的雨布俺也给您配上,路上车要是坏了、牲口要是病了咱也给治,都是一路的,这些都没啥可说的。”

李齐沆一听,好么,人家可是有备而来,自己啥情况人家都清楚,想得很清楚、说的是头头是道,而且这样确实很方便,那就这样吧,“那就麻烦您了”。

“不麻烦,您要多少车啊?”于老板听到这句话也没看出脸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其实早就知道了。

李齐沆笑笑,“想运四百引,是不是得一百辆车?”

于老板还是面无表情,“一百辆,您有十七辆,俺给您准备八十三辆。明早就去盐场装盐,您叫您的车也去。”

李齐沆心里有点儿奇怪,“俺这里盐引还没拿到呢你就去盐场装盐?”

于老板眼睛都不动,“俺先装着、您去拿盐引,到了中午吃了饭就能走了,这样能省出半天功夫,两不耽误。”

李齐沆心说,好么,看来这位于老板是走的熟了的,“那行,明天盐场见。”

于老板打了个躬,“李老爷,明天俺就不去了,俺这个车队有个头领,他领着就行了。”说着冲着外面喊了一嗓子,立刻闪进来一个车把式样的汉子,给李齐沆跪下磕头叫老爷。李齐沆赶紧叫起来,于老板介绍这是车队头领,刘二德,天下的盐路跑的多了,不过四川谁也没去过,所以派了这个最能干的把式跟着您,回头冲着刘二德喊了一嗓子,“这次跟着李老爷,就是到了天边也得把李老爷的盐一斤不少的送过去!听见没有?”

刘二德在地下还没站起来,扭转身子顺势给于老板又磕了一个头,意思是放心吧。于老板一只脚在地上踏了踏,刘二德在地下又跟李齐沆磕了一个头就出去了,于老板接着说,“李老爷,俺们这行呢一般来讲呢,车钱是上路的时候给一半,明天有人找您要。到了地方再给一半和回程路上的路费。回程空车路费按八折,到时候你交给刘二德就行了。四川谁也没去过,到底路程多少谁也不知道,先按两千里地算,估计不够,到时候看该补多少您给补上,您看成不成?”李齐沆赶紧点头,“应该的。”

“那俺就回了?”于老板没有废话,正事说完了就走,李齐沆送到门口,人家回了一礼就带着等在门口的刘二德走了。李齐沆回来刚坐下喝口水,王德福就说,“李老爷”,王德福也跟着刚才的于老板改了口,“俺刚才看呐,这个地方的大车都是这些车行把头拿着呢,就是咱们自己去找车也未必找得到。”

李齐沆现在明白了,一边喝茶一边说,“是啊,这个人看来凶巴巴的。”

王德福跟着点头,“惹不起啊,就是贵点儿也得是他们。”

李齐沆笑了,“贵是稍贵了点儿,不过说不定很值啊。”王德福和赵先生听了一点头,反正这趟生意赚得多,顺顺当当比啥都强。李齐沆把老柱子叫来跟他说了明天的事儿,就说人家有人家的车队头领,你也当了咱们的车队头领吧。老柱子挠挠头嘿嘿笑了,“俺还成了头领了。”

既然如此下午就没事了,几个人干脆睡觉,晚上吃完饭就等着,一壶茶没喝完有人来找曲沃来的李老爷,李齐沆一听那就是了,请进来一看,师爷模样的一个人物,五十来岁,干瘦干瘦。进屋一看三个人,看样子这个年轻的就是交待下来那位当家的老举人,另一位是账房,还有一位应该是跑街啥的,没外人,师爷行了礼就直接说,大人派来的,姓吴,让俺问问李举人都准备好了没有。

李齐沆心里笑了,真是奇怪的很,今天一天碰见的都是痛快人,比起那些读书的官老爷们可是真不一样,他们那些话听了半天都听不明白,回家还得琢磨,这倒好,啥都是开门见山,那自己也不能客气,“一引是三十两,四百引就是一万二,是不是?”

“是。”价钱跟以往的一样,师爷也没有废话。

“那你的车呢?”李齐沆接着问。

这位师爷大概不爱说话,往院子里指了指,李齐沆就出了院子,看见一辆车的车棚结结实实的,已经停在小柱子的车旁边了,旁边站着两个大汉,一边的小柱子蹲在自己的车上眼睛乱转。李齐沆心里说,“如今不给都不行了,人家都准备抢了。”于是扭头跟赵先生点了点头,赵先生就爬上小柱子的车,一箱子一箱子点给人家。人家都懒得开箱子看一看,就一箱子一箱子搬进自己的车里。一千二百两一箱,一共十箱,搬完了,师爷向李齐沆拱手道别,“请李举人明天到衙门去拿盐引。”跟自己人挥挥手一起走了。

人家走了,几个人看看空了大半的车子直眨眼睛,停了一会儿赵先生说,“俺把明天的银子准备准备。”于是进了屋算账。一引盐窝本银六钱四厘,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小计是六两六钱四厘,四百引合计是两千六百五十六两,这是给皇上的,差不多是今天晚上的零头。

还有就是八十三辆车的车钱,一里地是三十文,按两千里地一半算就是三万钱,换成银子就是二十四两,八十三辆车就是一千九百九十二两。赵先生看见李齐沆点头,就出去到小柱子的车上把银子重新拾掇一下,分成两份放好。

李齐沆想了一下,跟王德福说,“咱们雇的的车是还不到三十两银子,是不是该补一些?”王德福听了心里念叨这个李举人不是眼小的人,点点头,“看来补一些也应该,要不到了地方看看这一路走的咋样吧,该补给人家就补给人家,都是吃苦人,一来一回小半年的时光,谁也不容易。不过呢不能按人家的这个价钱,人家还有把头、木匠、兽医啥的呢。”

李齐沆点点头端起茶碗喝水,过了一阵子赵先生进来了,李齐沆就问,“咱们还有多少银子啊?”赵先生拉过账本一看,“还有四千四百两。”李齐沆一听就笑了,这一斤咸盐都没见着这小两万两银子就没了,“还够咱们路上吃的吗?”

没等赵先生答话,王德福也笑着说,“多算点儿,按六十天算、一天七十两银子,一辆车七钱银子,怎么能花的完?不过啊,这回程的车钱不知道够不够啊?”

李齐沆伸伸懒腰,“没事儿,到时候咱们赖账!”三个人都哈哈笑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