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葡萄酒、Brandy

作者:林继明    更新时间:2015-09-27 05:50:57

好久没有写文字了,亦好久没有喝酒了,今天上海的天气不冷不热,属于Very温吞,这样的天气喝什么酒,是最不好挑的了,喝黄酒,太热了,过后皮肤会有蔫呼呼阵阵发热的感觉,喝啤酒不热,不过整个夏天我已经喝得不少了,有点不耐烦,而且,现在不是大热天,喝啤酒淡如凉白开。

前几天从姐姐那里抱来一盒进口葡萄酒,味道非常的醇香,喝了一阵子,读了好几篇张爱玲的小说,醉了好几回,总想这样醉下去了,盖因张爱铃的文字,总给我一种辞藻的光芒,像是点亮了我内心那层灰暗、抑或是彷徨着的角落,亦像是我本来在下坠,因而突然陷入了谷地的感觉。张爱玲文字的魅力,就如把世界原先的苍凉,在黑夜里展现给了读者,她的笔下,似乎没有快乐的气氛,亦似乎张爱玲自己本来就没有快乐的基因,在她眼中即便美好的东西,亦能被她揭示出不同于外表的真实部分,正如她在《天才梦》里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那是张爱玲的真,亦是她不被人接受的缘故。

也许我难以抗拒这样的现实,也许我正渴望这样的醉,因为醉,可以毫无顾及现实的伪装,将自己真的那部分还原出来,以前我看着有人醉时说的那些话,总以为那是胡言,不太清醒,其实醉着的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晚上,下班路过商店,我要了一瓶Brandy,Brandy没有葡萄酒那种讨人喜欢的甜,喝在口里却比它浓烈,大凡这才是男人的养料,我发短信过去对她说,我会喝醉的,她说喜欢看我醉,我看了好笑,这分明是向我示威,好象我不醉就不是真男人,抑或不醉,就够不上她的品味,其实我醉是如何样子,好久没有体验了。

我喝Brandy不是为了读张爱玲文字的浓,而全然是因为另外一个人在我心里已变得更浓,张爱玲的文字你可以说她是“写实”,她在刻画人物和场境时,对细处的描述,可以细到常人往往会忽视的点滴之处,所以读张爱玲的文字,没有耐心是读不下去的,一目十行也是读不出它的味道来,就像喝葡萄酒,一定是要倒在高脚杯里慢慢品。

认识她其实是偶然,也许是我遇见过太多的虚假,便对真特别的珍惜,我喜欢女人不讲虚华的一个“真”字,亦喜欢每每能够在我面前创造出激情来,就像是Brandy,放在口中抿一下,就感觉火辣辣的浓,饮下去,那是一夜月色的缠绵、一地的相思。

其实我每读张爱玲就很自然联系到胡兰成,提到胡兰成的文章又会萌生出一个问题,他与中国另外一个近代文豪徐志摩的文笔,抑或人品谁更糟糕。

读中国近、现代的散文,有两个男人的作品不能不读,一位是被誉为中国白话文诗歌第一人的徐志摩,另一位是因张爱玲的缘故,而被人想起的散文大家胡兰成。

徐志摩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是名杰出的诗人,相比之下,他的散文不大被人提起,然事实上,徐的散文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可读性方面,皆要优于他自己所创作的诗歌。胡兰成我们大陆读者认识这个人的时间比较晚,也是因为张爱玲,就像我们现在常常热衷于名人的悱闻一样,连带着把胡兰成拉了出来。

近年来,张爱玲的作品重又被我们大陆的文学圈含蓄的提起,也许谈中国的文学,张爱玲注定是重要的一笔,有人甚至已经指出,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鲁迅,当然,这亦或是仁者见仁的评价。但研究张爱玲,胡兰成便定然是“回避不了的”,于是胡兰成的书在大陆一经出版,皆被同道人称赞其才子,甚至有人认为:“说张爱玲有才气,其实胡兰成的才气更高”。

我想,有此惊叹与其说是胡兰成的文字好,不如说评者惊叹的是胡兰成在讲述自己感情经历时的“坦率”,胡的散文用词游滑,每到高潮处喜用古诗,恰到意境,或飘或浮。把他的散文与徐志摩相比较,徐大概属于鸳鸯蝴蝶派,而胡兰成则“形之于文”,字里行间处处“忧国忧民”而锋芒毕露,他写白娘子,在写到雷峰塔倒掉时,不免亦流露出对当下时局将变的复杂感情。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民-国女子”一章里写了张爱玲,因而在内地不大了解张爱玲的记忆里,成为了张爱玲的全貌。然在“民-国女子”中,张爱玲的精彩处,难免有胡兰成文字取巧的方面,亦有其做作的玩世不恭之种种,说他连带着写文亦与他人一样的风流,一点也不为过,这大概亦是因为他身上那种旧时文人的习气所至,亦然是他一生轻浮如云的个性相符合。

大陆读者大多“不太喜欢”胡兰成这个男人,而较喜欢徐志摩,这不仅是胡兰成在政治上的堕落,关键是在他与张爱玲之间的爱情上,他们没有“从一而终”,仿佛又是他愧疚了张爱玲,其实,说到底,他在感情上爱张爱玲未必有假,却不太专一是真。但即便于此,张爱玲还是非常的喜欢胡兰成,而于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感觉亦是情深意浓,这样两厢情愿,是合是离,皆人生沧桑所故,因何独怪罪于胡兰成之人格,相比之下,徐志摩在感情上的人格又比胡兰成高出多少呢?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