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花絮篇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5-08-10 11:25:03

寒窗春秋

刊文篇篇遇同窗

少年壮志叙理想,白首相聚话夕阳,血色残阳盼落雁,众望殊途群雁归。我们这批即将奔向花甲之年的同学,都十分惦念尚未相聚的少年同窗。自从我们的班长著名作家、编剧陈心豪英年早逝后,更增添了迫切寻找的心情。

记得有句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用在我寻找少年同学上是再也贴切不过了。我多年寻找无果的王雅胜同学,有一年,他的声音竟出现在我的手机里。他曾经是我班的中队委员,学习成绩优良,又写了一手好字,但家境不怎么样,从小由姐姐抚养的。自从同学陆续聚会以来一直没找到他。因而大家还时常提起他。我也曾经到他原来的家址寻找,可惜旧貌荡然无存——早就拆迁了。想起他姐姐在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作,我利用上海电气的工作关系去打听过,也没着落。他究竟在哪儿呢?四十年了,即使当面相见,彼此被时空沙砾无情侵蚀后的容颜,不一定相识啊。几乎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你是从市中心动迁到闵行的侯宝良吗?”“是,你是谁?”“我是王雅胜,还记得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是我一直要找的同学吗:“记得、记得,你怎么找到我的?我们都在找你呢!……”我急切地和他对上了话。

事情就是这么巧,我参加“闵行区建区15周年的征文”荣幸获奖又被收编在《喜欢闵行的理由》一书中。在图书馆工作的王雅胜就是在偶尔的翻阅中发现了我的文章,里面讲述了我家从市政动迁到闵行,以及喜看闵行变化的故事。他从文章内容的表述里联想到“这侯宝良不就是当年老城厢的同学吗。”于是他毫不迟疑当即就向区宣传部询问我的联系电话。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联络上了。而且这几十年间我们就在一个区内工作竟找不到,倒是一篇文章成全了同窗相聚,这难道不是天赐良机吗。 

无独有偶,几年后又有一个陌生电话来找我,“唐小圆”一个惊喜的名字进入我的耳际,“小圆,你好啊!你怎么知道我电话呢?”我诧异地问。小圆兴奋地告诉我他即将从无锡退休了,儿子工作在上海,于是他早就想回故地养老:“老啦特别想念昔日的同学啊!”他说一直在找大伙,这次先在网上找陈心豪同学,可惜啊,一位著名的作家英年早逝,遗憾中忽然发现网上有我追思心豪的文章《忆陈心豪二三事》让他绝处逢生,也如王雅胜同学一样一路追踪,终于找到我了。彼此心中充满同窗的相思之情。

转眼就迎来母校五十周年的校庆,我又喜悦地把这一意外的收获告诉了其他同学,大家喜出望外并盼望我有更多的文章,让此类奇遇相继出现。

老同学唐小园“腾挪”买房故事

   老同学唐小园早就安排好了退休的打算,从无锡退休回沪为安享晚年,把住房落在与儿子家相距不到500米,正符合大家公认“一碗汤距离”的理念。看看如今都为高房价而捉襟见肘,我们佩服他早些年的未雨绸缪 

  十几年前,老同学唐小园为退休后回沪养老,花费十多万元在同济大学附近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二居室。几年后,儿子大学毕业在浦东陆家嘴就业。筹划儿子婚房时,选择曲阳新村二手房,一套90多平方米的二房一厅要价40多万元了。妻子把多年积蓄付了首付,其余让儿子向银行按揭贷款。当时妻子担心日后过紧日子,唐小园说:“不怕,想想我们在农村住泥垒房子,每年只吃两次荤腥的苦日子都熬过了,眼下这点困苦算个啥。?” 

  此后几年房价不断创新高,同济大学附近那套二房可卖70多万元了。妻子退休先回了上海,老同学唐小园想到“一碗汤”的理念,毅然在儿子家附近“淘”到了一套50平方米小户型作了置换,不仅实现了理想,还有剩款,退休生活过得很惬意。 

听老同学唐小园谈其在上海“腾挪”买房的经历,我真佩服他的理财能力,也正说明了“有预则立、先苦后甜”的道理啊 。

忆陈心豪二、三事

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奖《红色康乃馨》的著名编剧陈心豪,二零零七年九月上旬末,因突发心脏病在寓所去世,终年56岁。当时我在出差途中,惊闻此噩耗,难以置信。残酷的事实让我寝食不安,往事如影时隐时现:

我和心豪是初中同学、少年朋友,他爱好文学,和他一起聊天、打趣,时不时会从他嘴里蹦出几个我们还陌生的词句,足见他早年的文才。他白净的脸庞、瘦长条个,穿对襟衫时活脱脱像个少年老夫子。我至今印象很深的是有次他为我临摹《红岩》画配诗,用上“桎梏”两字,我问他怎么解释?他说就是手铐、脚镣。我佩服他词汇丰富,比我们强。

在家他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从小就懂得照顾家人。1968年正巧他和上高中的小哥哥同时面临分配工作,按当时的政策只能是一工、一农的去向,他立马表示:“我去农村。”以他在学校的表现是铁定的工矿位置,我诧异问过他的想法,他说:“小哥学校的派性严重,不给他留上海,会被赶到很远的地方去,我只希望去市郊农场吧。”因此他就去了崇明农场。这手足之情和当时有的家庭兄弟反目同室操戈是如此大相径庭。

在母校莘庄中学四十周年校庆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相继联系上了。我和心豪重新相逢是在一次金山的同学家聚会,当时他已是多部作品的作家了。在我们这些“出库”兄弟之间彼此毫无戒意,两小无猜地回忆不少同学的绰号和轶事。他鼓励我等几位文学爱好者多写些东西,多沟通。当时我并不在意,直至两年前我单位的“文学社”在讨论活动时,我建议和著名作家陈心豪交流。同事们担心请不到名人,我满怀信心:“凭我的面子,没问题。”其实我担忧他能否出现在我们约定的时间里。见面后说明来意,没想到他十分爽气:“听你的。”于是在一个高温的天气里,他和我们一批文学爱好者畅谈在文学中遨游的乐趣。从写作技巧到人生的世界观侃侃而论,给大家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一位有独特思维不拘于世俗的作家。”大家对他的不幸逝世无不为之惋惜。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会从眼花缭乱的立体传媒谈到眼下充满市侩和急功近利的PK娱乐,也谈到岌岌可危的文学景遇。他告诉我:“当代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自然会出现各种社会现象,很正常。问题是要正确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他激励我扩大投稿面。还把我推荐给市工人文化宫的《主人》杂志,使我偶尔在该刊物上发表些文章。从此我在不同的报刊上时有作品亮相。写作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和打造今后退休生活的落脚点。

对陈心豪的匆匆离去,同学之间为失去优秀的伙伴感到懊丧,我更为出差在外,未能向他悼别而抱憾终身。只好在难眠之夜默默告慰故友:“悼好友憾无分身疾首痛心,念同窗浩卷留史倍感自豪。

忆母校——莘庄中学

走过半个世纪的莘庄中学,如今是光环耀眼——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工作的先进集体;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一流区重点中学。高考本科升学连续三年超80%,去年又升达95%,诱人的成就折射出一个哲理——“大师的作用胜过大楼”。我作为60年代的校友,深为母校继往开来获取如此辉煌而感自豪,抚今追昔我们曾经的校园生活,真想告知学弟、学妹们:“要珍惜这一切啊!”

“别说这里没挺拔的大楼”,座落在闵行区莘浜路、莘中路的教学大楼落成于1962年,是原七莘路上的莘庄中学新址。当时大楼的底下两层是教室,三、四楼是学生宿舍。早先教室既上课又当餐厅,条件虽然艰苦,但簇新的大楼相比七莘路的旧校已是一大改观,挺立在广阔的田野上,好似鹤立鸡群,堪称当时莘庄地区最新颖雅洁的校园。可贵得是学校尊师爱生的浓厚氛围也远近闻名;师生和睦如家人,记得刚进学校那年,我顽皮地把裤子刮破了,年轻的老师亲自为我缝补,我不害羞地说:“你像我妈妈。”说得老师倒害羞了;老师主动为困难学生缴伙食费也是常有的事,文革中有同学见义勇为,为保护老师而遭坏人追打的事例,至今说起令人动容。这大楼见证了师生的同欢笑、共患难。西面的两幢宿舍楼和餐厅,是全体师生义务劳动搬运建材,看着她平地崛起,每个曾经为她撒过辛勤汗水的学子,都怀有无比眷恋之情。以至若干年后,我们回母校盱衡于此都久久不愿离去。虽说这些楼宇老了,早已淹没在周围的高楼林立之间,但她孕育过许多优秀的莘莘学子,在我们心中,她犹如一座丰碑——巍峨挺拔。 

“别说这里没有宽敞的校园”,与现代的学区相比,如今的校园是显得十分拥挤和那么的逼仄。就是这不宽敞的操场,曾经是一片乱坟堆,四周杂草丛生。秋夜里,我们透过窗户看着那忽闪忽现漂浮不定的磷火,像互相追逐的阴魂,不禁使人毛骨悚然。课余时间,我们自觉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辛勤挥汗,硬是让我们一撅一撅地刨土平整出来了,那火热的场面好比当年的南泥湾,大家真的磨出水泡、扛红了肩。当我们撒腿奔跑在自己亲手新建的环形跑道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让我们真正体会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同学们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作出了贡献,难道你没感觉到莘庄中学的校园在延伸吗!

“别说这里没有传承的名气”,莘庄中学是五十年代末和上海师范学校合并而来,根基就是“灵魂工程师摇篮”。历届学生中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有企业家、艺术家、就文学界出名的有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著名作家《红色康乃馨》编剧陈心豪等等。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路本来没有的,走的人多了,路才被踏出来的。如今母校桃李满园,海内外的校友正以各自的才俊报效母校培育之情,母校之名声将日渐显赫。

莘庄中学历经五十个春秋,五十年的办学积淀、五十年的人文历史共同铸就了今天莘庄中学的不凡成就。她告慰世人:“无论是大师的作用,还是学子的拳拳之心,她都将是母校的精神财富永载史册。”

教 诲

王进老师,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他言语不多,交谈时厚重的近视片后 一双期待的目光。让你不由自主地打开心扉,循循善诱的开导,使你畅述欲言。即使你疑虑重重而来,也会让你茅塞顿开而去。

在校时,我特别喜欢听王老师的课,他从课本知识到文学常识,从学生的习作到文学名著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机穿插,联结成一根无形的长鞭在空中舞动。随着长鞭的起点和落点划出不同美丽的弧形,足以使你沉浸在无限的畅想中,你像破土幼苗如饥似渴吮吸着滴滴甘露。王老师的课堂结束语总是主动引来下课的铃声。同学们在余意未尽下全体起立亢奋齐呼:“老师再见”。

我欣赏王老师分析同学的作文,他由表及里的剖析文章的结构,大到作者的构思背景、创作文采,小到句子用词,泛泛而论淋漓尽致。不禁使同学们得到启发,更是激励了作者的写作热情。当然我也是王老师手中可圈可点的其中几位,那飘飘悠悠的感觉,自然乐不可支。可有段时间,我的文章突然在王老师的点评中消失了。给我的作文批语多半是“继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此类嘱咐 。我纳闷:“文章一如既往,有的还独具匠心,怎么个努力?怎样严格要求呢?你不喜欢,我就孤芳自赏咯。”

王老师看出我的心思,继续在作业的批语上写:“戒骄戒躁。”在课堂上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讲扎实功底的重要性,批评同学中存在的骄傲和浮躁心态。运用俗语“初学三年世无敌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的道理。”鼓励大家凡事要有进取心、有恒心。

那一年学校举办作文大赛,王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赛并郑重其是地找我谈话:“你有信心参加这次大赛吗?”我说:“现在写作没以前灵感冲动,写不好”。“不会吧,你的文章在我学生中是不错的,我对你的要求也是另眼相待的。如果天天给你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你不会进步,要是你天天注重自己的步子,那么你就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师对我的“冷处理”用心良苦呵。我心情豁然开朗,思潮云涌化作激昂文字跃然纸上,终于在大赛中获奖。

老师进入暮年,我也年过半百,师生依然一往情深。老师的鼓励依然像和煦春风,温暖着我的心房,我不改初衷爱好文学,在工厂我专职搞过宣传,眼下又给多家媒体撰稿,有成功,也有挫折,但我牢记老师曾经告诫:“一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淡泊名利。交往编辑朋友一定要看重人品,万万不能沆瀣一气。”老师的教诲犹如一盏明灯,给我指引着方向;又似拐杖,在我举步维艰时给予有力的支撑。老师的恩典终身难忘。  

  “白领”与“老白干”

同学老严,发来微信称“老饭店”倒闭,“白领”下岗。我真以为他不善餐饮行业,关了店又遣散了管理人员。还像啥有有介事劝慰他:“好事啊,那你真正退休啰”。他却笑我“老土”,不懂与时俱进:“老饭店”就是子女常回来吃饭,丢下饭碗就走的意思;“白领”就是自喻老两口是带薪“保姆” 领大了孙辈,都不知感恩地“飞”走了。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个“老饭店和白领”啊!就让他吐吐怨气解解闷吧。

老严本是直性子,老两口非常喜欢孙女,一门心思全放在照顾儿孙身上。现在孙女大了,儿子一家也不常来了,闲暇时小家三口开着车到处去旅游。老两口非常失落,所以套用时尚的“白领”称呼,是乎贴切也很有趣。

我正想回微信调侃老严几句宽宽他的心,被当外婆的陈同学抢先了:“好啦,好啦!白领也算了,要是碰上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我们这辈子都成‘老白干’了”哈哈。 

看到这句“老白干”的表述,我倒想起电视“老娘舅”调解节目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妻十分顾念小辈的困难,孙女从小由他们一手带大,真是当作自己的掌上明珠,小孙女伶俐可爱,当爷爷的自然疼爱有加,简直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小女儿,孙女跟爷爷、奶奶很亲热,老爷爷临终前给老妻宽慰:“你放心,将来还有个孙女可寄托”。可孙女长大了,不仅和父母感情不融洽,也不念日渐衰老的奶奶,只顾出国找自己的幸福。奶奶情丝绵绵一心盼望孙女归来,而当母亲的看到其他母女一往情深,常常把情感失落归咎女儿是从小给老人宠坏的,不免产生龃龉引起婆媳矛盾,出自个人利益都有道理。当儿子、为父亲的丈夫十分为难,所以来到“老娘舅”节目请大家评判。 

大伙就此议论开来,年轻的律师说:“孙女出国找幸福不错,虽说‘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有脖现实,但做人要知感恩,凡事要深谋远虑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毕竟父母也年老体衰了,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赡养老人的美德不可丢”。

有位嘉宾对当媳妇说两句:“阿姨,我理解你的心情,谁不想儿女情长亲亲热热的,对晚辈的不恭不敬要找多种原因,不能只迁怒老人的娇惯,你想想,带孙辈本不是他们的义务,为解你们当时燃眉之急却落下了非议,岂不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况且现在深受老人情感寄托的孙女走了,她的失落不比你们轻啊,你们不去安慰还责怪,我真替她的‘白领、白干’而怨呢。”

我讲完这个故事,开导两位老同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甭管‘白领还是老白干’权作享受天伦之乐、帮困扶贫吧,有怨气想开点只当教训,潇洒过好往后的日子。也给其他不想做‘白领和白干’的同学有点启示——认清职责不要自以为是去竞争、不要为儿女自作主张来逞能,安心养老、孝敬自己的长辈才是我们的本分。 

 后  记

翻阅着网上即将完稿的《弹街路》散文集,此刻我的心情好似眼下大伏天的知了叫,非常激动,难以平静。回眸十几年来跋涉在文学的征途上,以自己的感想合着文字留下了不少的小文,它们像许多不规则的小石块随意洒落在我行进过的道上,记载着我的行迹。朋友们都怂恿我把它们收集起来,有个归属。随着自己走进了夕阳,是乎也有了此种归纳的冲动,于是我就像筑路工人把这些小石块经过挑选和整理,渐渐地铺成一条路,细细回味每篇文章,仿佛又重新来回地走着,想想这路确实不平坦,就像行进在旧时颠簸的“弹街路”上,我相信走在这路上的人合着起伏不定的感觉也会和我一样,有种回味的沉思与憧憬的快乐。所以我欣然给它取名:“弹街路”。

《弹街路》总算编撰结束了,本来计划分“沧桑岁月、感悟人生、世博风采、同窗友谊、喜乐人生、心潮起伏、阳光沐浴、感悟亲情、情留异乡、五彩夕阳等十个篇章,最后为更充实每个章节,就把“五彩夕阳”分插到相关章节里了。文章全部做了修改,感谢我的同事、朋友的阅读后给我的鼓励和建议,所以后续有的文章还重新写过,日后若要出纸质书时我还会作一次修订。

我还要感谢网友“耘池墨砚”的一直关注,给我的处女作《申情难忘》作了深刻而温馨的评介,还对《弹街路》的标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我感动。就是“弹街路”的“街”沪语读”GE”,是否用“格”字为好?我同学也提出过异议,为此我翻阅了其他各类沪语书籍,是有不同习惯的写法,说明在弘扬地方语言的传播中迫切需要统一和规范,但尊重词义最重要,有的“字”沪语中有自己的读音,“街”就读“GE”不会读“JIE”。因石头铺的路,一路弹跳,就是弹街路么。 

最后我更感谢华语文学网,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我的文字上网络。现在我的感觉就像一个表演者,有了自己的舞台尽兴地施展着一个个舒心的肢体语言,实现了久藏深处的梦想。尤其是给一个走在社会边缘的老人,增添莫大的信心。再次感谢华语文学网的麦穗奇老师、严超杰老师,由于你们的热心帮助和鼓励,不仅使我实现了出书的梦想,从给一个在追赶时间,迫切成就人生心愿的老人而言,这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啊!                                                                                   

                                         完稿于 二零一五年七月碧林湾寓所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