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留异乡篇三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5-07-13 10:17:42

“驴”友“趣”事

大巴车缓缓驶出居民小区,直奔去浦东机场的高架道路。车内都是社区里的街坊,可现在的街坊不比以前的邻居早就熟悉透了,窗外繁华的街景已令他们不屑一顾,倒是趁此闲暇忙着相互认识:“老伯伯,侬是几号里的?”“我是38号301的。”回答的是位体态肥胖,头发稀疏,穿着十分简朴,神态有些拘谨自称叫福康的老人。  

    福康退休后很想潇洒去各地旅游一番,因为他在职时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每天是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城隍庙、大世界这些老上海都晓得的地方他都没去玩过,就连现在去公园免票了他都不知道。难怪家里人都要取笑他“呆嗒嗒”,有时小外甥也噘着嘴都囔:“外公,以后我不和你出去白相了。”他这才感到做人太憋屈了,应该出去见见世面。这次正逢社区居委会在敬老节期间组织一次西南地区飞机往返的多地游,女儿赶紧给他报了名,对从未享受过远行的福康来说,当然是件新鲜事。

要不是乘飞机,福康对“浦东机场”是啥样都勿晓得。大巴一路欢畅地行驶,越过了机场前宽阔水景上的高架桥径直驶进了海鸥飞翔般造型的机场候机楼,在2号门口停下。福康随着下车的人流东张西望来到机场候机大厅,抬头看那宽高的穹顶、周围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这一切让福康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地目不暇接感到样样都新奇。他东张西望渐渐地拖拉在后面差点脱离了队伍,导游马上示意他紧跟上。正在他们一行等待办理登机手续时,机场的广播里播出一条让他们意外的消息:“去昆明航班的旅客注意,因当地气候原因,各航班起飞时间待定,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于是机场方面就近安排他们去宾馆休息以随时准备返回登机。  

阿康对此也无所谓,到宾馆休息也是一种享受。他们乘上机场巴士来到不远的机场宾馆,导游给大家安排好房间,关照不可随意外出在里面休息等候通知。阿康进了房间看到多么适意的洗浴设备,突然想起与其无聊地坐着干等,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洗它个热水澡,“勿享受不傻了吗?”放下行李就去打开热水龙头满满放了一缸水,脱下衣服顺势就躺进热水里去泡泡澡。嗨,舒服得不得了啊。心想,“难怪从前头有钱人讲,水包皮适意。”怎么能跟家里头冲淋浴比呐。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一条大河……。”等到泡到浑身皮肤通红,起身涂满了沐浴露,正在得意洋洋按摩时,只听导游在门外急声叫唤:“闵行去云南的游客们,快出来集合上车啦,回机场开始登机了。”而浑身是泡沫的福康,哪能来得及冲洗呢?只好躺到水里一滚,急忙用毛巾揩干,顾不上满身滑腻腻的就抓紧穿上衣服一边扣纽子,一边拎了行李拖着鞋爿赶紧出了门。一副狼狈相让坐在车上的大伙捧腹大笑不已。  

昆明四季如春景色宜人,到处风和日丽人称“春城”。这次又安排住上了四星级宾馆,让人更感舒适。两人合住一间标准房,导游先征求各位可以自愿搭配,再合适安排。福康歉意问大家:“我睡觉要打呼噜,有谁愿意与我‘同房’”?这话虽说直率,其实分明在出难题嘛,不少朋友都笑着摇头:“啥人吃得消你只风箱呢。”最后导游没办法,只好寻了单间让福康独自享用。到底是上挡子的房间,福康看房间里面有冰箱,吃得东西真不少哩,想想做人就不一样,谁讲出门一里不及屋里?我看现在外头就比屋里好!福康眼睛有点“白内障”,把放在桌上物品价目表里“欢迎自取”的提示语,错看是“欢迎白取”。心里想想开心啊,超市里有免费品尝,高档的宾馆自然不小气,勿吃白不吃。福康泡一杯茶,拧开电视机,一边看看电视,一边随手拆开休闲食品就吃,临睡前还喝了两罐啤酒,又自言自语地说,有酒岂不更有助睡眠嘛。一觉真的睡到了大天亮。只是退房结账时,导游告诉他,昨天那些翻倍价格的食品不是让你白吃的!。“啊!不是有牌写着‘欢迎白取的吗’旁边有人提醒说,那是欢迎自取,现在哪有这么多的好事啊。“哦,怪不得那些东西快过保质期了。”福康这才如梦初醒了。

下一景点到了丽江,不少旅游团队都纷至沓来,这里住宿尤为紧张,福康是无缘享用单间了,那么谁愿与福康“同房“呢,导游不免有些犯愁,此时正好有个“戴助听器”的老友却举手自告奋勇:还是我和福康“搭档”吧。患难识知己啊!福康拍拍他肩胛:“老阿哥,我喜欢搓几圈麻将,为了不影响你晚上自由进出,钥匙就交给你吧”。这天福康的手气好,好几副牌都糊了,搓得十分“带劲”,不知不觉到了凌晨2点钟多才稍稍有点倦意。起身蹑手蹑脚地回到了自己房门前想摸钥匙,方知钥匙在里面的贤兄那里,可任凭他怎么个按门铃、敲门,都无奈那“搭档”的助听器没戴而无法配合。此时正逢深夜时刻,一时半会也难找到服务员,又不宜大叫而影响他人休息。怎么办呢?他想敲敲隔壁的房门,或许找找导游想想办法,嘟、嘟的清脆声在寂静的走道里回响。福康这些怪异的动作全被值班的保安在监控视频里发现,以为是犯罪分子在作案,为避免打草惊蛇就一直注视着他,还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你是哪里来的?深更半夜干什么?福康他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警察准备带走他。直到联系上值班服务员来门口时已捱到了天亮时分,打开房门刚好屋内的“搭档”上卫生间,这才证实了他的客户身份,一场虚惊早已驱散了他的困倦。无奈的福康感到连日有惊无险的旅途插“趣”着实丰富了他不少旅游知识。

那个中秋之夜

“又是谁家发红蛋啦”我见桌上有两个贴着红喜字的蛋惊喜地发问。“2号401室的吴阿姨家添了外甥,刚送来的。”妻子不假思索地答道。我知道,人生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吴阿姨女儿的姻缘有着一段与中秋相关的故事。

吴阿姨女儿小娟长得像吴阿姨年轻时一样十分出挑,白皙肤色、身材匀称、明眸皓齿。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收入不错的单位谋职,追求她的小伙子都排着队随她挑。可她却心仪着一位校友名叫耿俊,小耿大小娟三届,原先在学生会相识,毕业后在校友会上又相见到相恋。小耿是河南人,毕业后留在上海自谋职业,操持一家快递小公司,三、四个员工,都是下岗再就业的,互相照顾着,业务还不错。吴阿姨相信小娟会把握自己的婚姻大事,盼着有位摩登的乘龙快婿上门。有天趁着母亲高兴,小娟半羞半掩把心事告诉母亲,小娟妈非常不满意:“侬只小姑娘,啥不好寻?去寻个外地个体老板,不想过太平日脚啦。”小娟心里有抵触:“社会提倡自谋职业,年轻创业有出息,现在艰苦,只要人品好,今后会有好日脚的。”母女俩结果不欢而散。

去年中秋的下午,小耿的快递公司业务非常繁忙,都是送月饼、鲜花和贺卡的。老家多年不见的父母特来上海和儿子团聚共度中秋良宵。这不,老太太刚来电话:“儿子,今晚包三鲜饺子,妈做几个老家的菜,你早点回来和你爸喝两盅。中不中?”“中,中!”小耿爽快地应道。来上海这么些年了,父母还是头一回来和儿子过中秋哩。小耿告诉同事们送完后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赏月吧。自己也拉上一份差使开着助动车疾驶而去。

小耿一路欢快送完一差在六楼的快件,下楼时发现401室门虚掩,门口一位中年妇女倒地,双目紧闭。他感到不对劲,马上大叫:“阿姨,你怎么啦?”只见她有气无力地摇头。小耿才大叫:“救人哪,救人啊!”这一层两户的楼里,不到回家时间,人更少。呼救声只是惊动了刚才收快件的老人闻声下来,一看是吴阿姨:“不好,她有心脏病,先给她吃救心丸。”老人返身回屋取药,小耿掏出手机就拨120电话。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小耿看老人不方便,就自告奋勇护送吴阿姨去医院。请老人赶紧通知家人。“去什么医院?”老人问。随车的护理说“中山医院。”说完一起抬上担架进车卷尘而去。

在医院里,小耿跑上忙下累得满头大汗。经医生一番抢救,吴阿姨总算缓过神来,医生说是心肌缺血导致心力衰竭,这病容易造成猝死,十分危险,幸好抢救及时。现在还要做相关的检查。小耿手机响了,一家外贸公司的:“耿老板,请帮帮忙,只要将一份快件在客人的聚会前送到,我愿出双份价。”无法脱身的小耿只好婉言谢绝了。他焦急地等待着吴阿姨的家人。母亲电话来了,小耿只得将眼下的情况告诉母亲:“恐怕晚上赶不回来,还是你和爸先吃吧。”“哪咋行?不中!要么这样吧,我们多带些饺子上医院来吃,一样过中秋节。”嘿!老太太还真较劲。“那你路不熟悉咋行呢?”小耿不放心啊。“没事,我和你爸是干公安的,只要告诉啥医院。”“中山医院。”“好嘞,儿子你等着吧。”小耿知道娘的脾气,“一根筋”。反正走不了,就等着吧。

过不久,护士带着小娟过来,小耿不明白她怎么会来医院:“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是来看我妈的。”小娟忧伤地走到吴阿姨床前,眼里噙着泪水。小耿这才恍然大悟,搓着两手不知所措。护士说:“幸亏这位先生及时送到,否则后果不容设想。”此时吴阿姨已清醒了,知道是眼前的小伙子送她来的。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感谢。小娟侧头轻声说:“谢谢你,回去吧。”小耿欲言又止,小娟诧异了:“你走吧,我行。”小耿这才说:“我爸妈给我送饺子来,我不回去了。”小娟明白了,多好的一家子。吴阿姨好象感悟到什么,她欠了欠身,想坐起来,小娟和小耿忙上前扶吴阿姨半躺着,小娟妈说:“先生,麻烦你了,还让你家人受累了。”“阿姨,没事的,没想到您是小娟妈……。”小娟忙打断小耿的话:“妈,别在意,我们认识。”“是吗!”小娟红着脸在母亲耳边嗫嚅。吴阿姨脸上浮现短暂的尴尬。正在此时,小耿的父母也找来了。老太太直性子,见儿子就嚷嚷:“病人情况咋样啦?”小耿竖起食指放在嘴层:“嘘,轻点。”老人家头一缩,看看其他的病员,才觉得有些失态。老爸在一旁暗笑。小耿指着半躺的吴阿姨:“好多了。”小耿妈注视着小娟妈,小娟妈端详了小耿妈,又瞅了小耿爸,好象在回忆什么?还是小耿妈先想起了,又亮起大嗓门:“哎呀!怎么是你啊?”老伴赶紧又拉她,小耿妈才轻下声来:“是吴颍吗?”小娟妈激动地拉着小耿妈的手:“你是顾大姐,耿所长也来啦!”小耿爸微笑地拍拍小娟妈的肩膀。小娟妈拉过小娟告诉她,这就是常说的二十年前救过你的顾阿姨和耿所长啊。

那是二十年前的中秋节早晨,吴阿姨带着5岁的小娟在开封转车回上海,行李多,一时疏忽把孩子挤丢了,母女俩互相着急地找啊,叫啊。吴阿姨失魂落魄向警方报案,半天过去了还是没音信,当时河南的人贩子猖獗,吴阿姨快急疯了,茶饭不思。直到傍晚龙亭区派出所来电话说类似小娟特征的上海小姑娘找到了。警方马上开车带吴阿姨前去辨认。嗨,还正是小娟呢,吴阿姨紧紧抱着女儿喜极而泣,拼命在小脸颊上吻。事后得知,正在小娟哭喊找妈妈时,有个女人来哄她:“别哭,我带你去找妈妈。”于是那女人带着小娟乘车,一路上小娟还是哭,讲得都是那女人听不懂的上海话。女人烦了就打她。这不正常的举动引起同车顾警官的注意,她跟随着下车,向她亮出身份,并带到派出所讯问,是个人贩子。这才避免了小娟被拐买的厄运。接着马上向有关方作了汇报。才有了吴阿姨可喜的一幕。天色已晚,顾警官和耿所长劝吴阿姨到她家去:“吃顿饺子,一起过个中秋之夜,祝贺你们母女团聚吧。”第二天两位热心人又送她们上了车。

二十年过去了。每当中秋之夜,小娟妈总会触景生情。没想到两家还注定有梦魂萦绕的姻缘。小耿妈见小娟就是儿子说起的女友时动情了:“哎,我说大妹子,缘分啊,中,中!你看如何?”看着两位年轻人含情默默,小娟妈还能说什么呢?“来吃饺子,吃饺子”这正是:

难忘中秋夜,绵绵千里共婵娟, 月老牵红线,有情人终成眷属。

扬中好人多

“爷叔,侬当心,今天上午乘客不多,侬随便找个位子坐下”。我上了去扬中的汽车,身后就传来乘务员的亲切招呼声,回头一看是位中年妇女,圆圆的脸正笑吟吟地操着扬中口音的上海话指指就近的座位对我说,顿时让我心中荡漾起一股暖流连声道谢,夸她上海话讲得不错。

不久汽车驶出了上海汽车客运总站,转弯就上了高架道。车厢里没坐满,估计有三分之二的乘客吧。我心里开始琢磨如何展开这次特殊的扬中之旅,那位乘务员忙完了清点人数和关照乘客的有关事项后,来到我身边的空位坐下亲切地和我聊起了话:“爷叔,头一次去扬中吗,走亲戚还是去旅游啊?”一看她是个热情爽快人,典型的“地方风格”。说真的,我们这辈上海人早年对这“地方风格”是有偏见的,称之“这块、辣块的江北人。不过二十年前我出差到扬中遇到了好人,让我彻底颠覆这种偏见,打心底里感激扬中人,可不,这次去扬中就是为了却自己的心愿。有些事不妨向她打听、打听哩。

我和她说起二十年前我常出差坐汽车去扬中,那时太不方便,到了江边乘客全部下车让汽车开上渡轮,人嘛像一群被赶的鸭子跟着上船,过江一次得半个多小时,上了岸大家再上车继续赶路。颠颠簸簸一趟路程得七八个小时,真够呛!她说现在扬中有了三座大桥连接不同方向,上海去扬中只要三个半小时就够啦。我简要和她讲起了那年扬中的难忘事,没讲几句她被一位乘客叫走了。 

在车子的摇晃中,我脑海里再次翻腾起那件往事。又是出差到扬中,可在出汽车新坝站查票时,发现钱包不见了,连车票都没了,正在跟查票员磨叽,恰好车上的驾驶员随后,顺便证明我是他车上的乘客,总算出了站。当他得知我的尴尬,主动关心起我来:“有什么重要东西丢失、还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正好过了晌午,他还拉着我一起去对面的餐馆吃午饭:“先吃了饭再说。”我是一副囧态早没了胃口,被他好客得又推又拽进了饭店。里面热气腾腾,食客们推杯换盏一片热闹,见他进来都叫他“阿海”,有人还起身让座,我们便在就近的一桌坐下,服务员马上添上碗筷,熟悉地问他:“今天还带朋友过来啊!要添些‘什呢’(什么)菜?”一看便知他们都是老相识了。席间阿海介绍我时,说出这件囧事,还说:“大哥在扬中你放心,缺钱我先垫上,出门在外谁没难处?”没想到扬中人很仗义,大家当场给我捐钱,到我手上一点数,整整一千元。阿海说:“你放心,算我欠大家的。”我问阿海要个地址,以后好还钱呀。阿海说急啥,我知道你常乘这趟车,以后见面还也可以,不要放在心上嘛,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不知怎么,以后一直没见过阿海,有说他走其它长途了,又有说他现在不出车了。众说风云倒让我十分惦念阿海了,心里默默祈祷,好人呐祝你一生平安!几年里,我打电话到扬中车站也曾经来扬中找过车站对面小餐馆,都因新坝的市政动迁无效而返,看着扬中一桥、二桥的兴建,这个江中小岛的市政建设也越来越漂亮,特别是扬中的空气非常的清新,清晨行走宽阔的街道上,每口空气都是甜丝丝的。可是这一千钱却成了压在我心头一笔沉重的人情债。

如今我退休时间充裕了,想再次去扬中新坝镇找找阿海。“爷叔,扬中到啦!你那事还是我带你到新坝镇派出所去问问?”乘务员热情的提醒,把我从深深得回忆中拉回。瞧!又遇上热心的扬中人了。“谢谢侬了”我非常感激。

派出所里接待我的又是个热情奔放的小伙子。见我很执着和扬中又如此有缘。欣然答应。根据我的描述在相关年龄段里查出名字里带“海”字,从业运输的男性有十几个,把照片全部调出来给我辨认,还不厌其烦地介绍每个人的简历。他见我在名叫“张海生”的照片前凝视了,“找到了?”我喜出望外地说:“嗯,找到了,阿海啊,阿海我终于找到你了。”为了证实情况,小伙子千方百计给我联系到了海生,他现在深圳工作,没想到我惦记这事呢,海生在电话里邀我多呆几天,享受杨中的秀丽风光,并说马上回来见见我这个老朋友,再请我吃扬中有名的江鱼。劝我别再为“还钱”纠结了,记住扬中人都讲究“情缘”。

两天后我应邀来到阿海家,没想到吧,出来开门的竟是那位送我到派出所的女乘务员。我问:“这里是张海生家?”,她说:“是啊,爷叔是侬啊,快进来吧。”跟着出来的阿海满脸疑惑:“你们也认识?”我感激地说:“没她,我还真找不到你啦!真是冥冥之中有缘啊。”我再次被扬中人的情感折服。这真是:岁月更替不变扬中情,人间唯美侧重心换心。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