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这次企业改制,是分两步走的。
第一步,公司首先宣布:凡工龄满30年,男性5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职工,都可以自愿申请买断工龄。
第二步,对企业的净资产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再进行股份认购和转让。
为了体现改制后,企业的责、权、利与每位员工都有关系,规定所有留下的员工,必须认购企业的股权。不愿认购股权的员工,可办理内退。
主管局退出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自主管理。
根据“局体改办” 的规定,局“资产控股公司”控股34%,余下的股份,由企业全体员工,按标准认购。
所谓按标准认购,就是规定:厂级干部每位认购100万股以上,即可入董事会;中层干部每位不得低于认购10万股;一般员工每人必须认购一万股“分配股”。
一般员工的认购金,可按比例从每月工资里扣除。但中层干部和厂级领导的认购金,必须是现金,或资产抵押,如:房产,债券等等。总经理必须持股最多。
厂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中,如有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按规定认购股的,也可以与一般员工一样,认购一万股“分配股” 。但厂级干部未按规定认购的,必须退出董事会。
总之,所有员工必须认购“分配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的“责、权、利”全面挂钩。
按一股1元算,邝宝和算下来,自己必须筹10万块钱,才能认购10万股。可拿着这10万认购股,有什么用呢?
这个从民国拖过来的老国企,里面的膏肓积垢,邝宝和觉得自己不要太清楚了!而且,最关键的问题,自己上哪儿去筹集10万元钱呢?
邝宝和刚满50岁,符合工龄买断的标准。他只要申请买断工龄,立即能拿到14万元。14万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去留之间,一进一出,就是24万。是白花花的银子哦!
自听可以买断工龄一说,邝宝和一直在心里筹计着:一旦拿到14万,趁自己还没老透,拼一把人生最后一搏。
他心想,不是说,50岁的男人是精品么?社会上阿猫阿狗都在经商捞钱,自己毕竟是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凭着在企业里多年积攒的人际关系,一旦买断工龄,立马回头再做本行业的卖卖,岂不是熟门熟路地替自己数钱了么?
确实,以前好多次,瞿书记的老乡来公司买计划外柴油,都是安排邝宝和领着去经营处办手续的。
手续办理过程中的人情关节,流程要害,邝宝和早已烂熟于心。熟悉的就像他在饭局上,吃生呛醉虾一般的娴熟:──一只遭酒酱佐料呛得乱蹦乱跳的活虾,经他的牙舌一番裹卷,稍咂味道,吐出来的,依然是一只完整的虾壳。虾仁早已滑入肚中。
逢到瞿书记在场的饭局,他常当着一桌客人,乐津津的让邝宝和表演一把“整吐虾壳”。
当邝宝和含着虾肉,嘬着嘴,吐出虾壳,完完整整的码在洁白的小碟上,瞿书记必会笑着问客人:“怎么样?……大家看看,我们小邝,手谈的不错,……口谈活虾,也是绝技哦!……”溢美之意尽在拖腔摇曳之中。
然而企业改制刚开始时,瞿书记听说邝宝和打算买断工龄,却竭力反对,还不屑笑他:“小邝呀,你怎么会想到这一招呢?臭棋嘛!这算收的什么官子呀?什么手筋嘛?”他早就把围棋的收官子和手筋混为一体了。
邝宝和对瞿书记说了自己的筹计和打算,说自己呆在国企里的时间太长了,每天上班无所事事;现在政策这样的好,这次能拿到14万,有了保底的钱,自己想出去打拼一把。也是一次人生的机会。他还诚恳的说:“我不是当董事的级别,今后企业一改制,人才都是自主聘雇。像我这样的,恐怕做保安,都嫌年龄大了!”
还说:“不改制,进步还有个盼头,改制了,什么都得看董事会的脸色了。” 他像看透了政工干部前程似的,又嘟囔了一句:“我这个年龄,又没有专业技术,那张‘工大’的文凭,早已不如餐巾纸了!”
总之,邝宝和觉得企业改制后,自己近三十年的进步历程,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他觉得趁这次净拿14万,回头做企业里的关系生意,几年赚上二、三十万,加上以前的积蓄,一家人下半辈子也就用够了。
不知瞿书记是想到了围棋手谈,还是其他什么缘故,他找了一个机会,认真和邝宝和谈了一次话,大致讲了清算、拔离、重组等等企业改制的一些政策给他听,说:“小邝呀,你的想法,全是一厢情愿。……你虽然进不了董事会,可你也是中层干部啊?是可以认购10万股权的,是原始股权哦!不说以后年年会分红利,将来集团公司一上市,啊?不要太肥的流油哟?这可是大事哦!……小邝呀!到哪里不整十几万块钱来?”再多鼓动的话,瞿书记也没说,他觉得邝宝和是聪明人,无需多说。
邝宝和弄不明白,自己早琢磨透的这个膏肓积垢的老国企,怎么改成“股份制”就可以变成肥的流油、毫无风险了?当真乌鸡变凤凰?
但他早也听瞿书记说过,国家自76年开放以来,有过三波发财机会。第一波是东南沿海海上走私;第二波是倒国库券和抢认购券买原始股票;第三波是房地产。瞿书记还说,这三拨子发了财的人,不是投机倒把,就是轮上了政策机会。
推行企业改制以来,瞿书记常会说:“要是政策果真兑现,改制还真是花了小钱赚大钱,是天赐的钱生钱机会。绝无无风险!”还说:“恐怕是最后一次发大财的机会了。”
邝宝和也想,瞿书记不愧是雷达团长,善于捕捉信息,不但看得远,而且灵敏度高。
那次认真谈话时,瞿书记还深谋远虑的对邝宝和说:“以后的社会,就是越有钱的,越赚钱;越穷的,越劳碌命了!”
还说:“赶上这个好机会,你不要!反倒要去闯闯?你这是什么手筋啊?……做生意,创业都是有风险的,要吃苦的。能赚的钱,也是辛苦钱。……可投资,是钱生钱,是赚大钱的呀!”
邝宝和当然明白,自己和瞿书记虽是上下级关系,其实早也是朋友了,否则书记不可能说的这样透彻。
大型国企五脏齐全,是个小社会,没几个铁杆什么事也没法展开。这个道理,邝宝和早就清楚。这么多年的手谈下来,他更明白自己早就是瞿书记的铁杆了。
邝宝和走出办公大楼,去车库开车,一路看到有好几簇人叽叽喳喳议论着改制。
有说:“改制是什么呀?搞不懂!我就懂拿钱!14万一到手,先出国玩遍全世界!”
立即有人问:“回来以后呢?”
“还怕政府不管啊?哈哈!”
“想得美呕!台球城摇空杆儿?肉包子吃了,想耍赖!哪来的好事喔?”
又有说:“一定要认购股?从工资里扣?这是什么道理?变了法子整工人阶级嘛!”
还有说:“当官的发财,老百姓受苦。哪朝哪代的变法都是的!”
有人叫起来:“干部认购,肯定是说了玩玩的!就不相信,一夜之间,干部都能拿出几百万来?!”
立即有人附和:“肯定不会拿现钱认购!我老公那样大的机床厂,光机器设备,就值几千万,每天都在用,一算折旧,三文不值二文就给私人老板全买了,……说的好好的,不许辞退职工,可私人老板来了,变了法子搞内退,几十年工龄的老职工全下岗,每月只领300块钱,一辈子和单位拜拜!可怜哦!……原来的领导,全当董事一夜成了大老板!……”
又有说:“我们这几个职工股,算个屁啊!指望分红利?有权有钱的人会替职工想?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呕?……以前干部是暗着拿,改制干脆明抢了!”
有人忿忿的说:“三文不值二文,就把企业给卖掉了,谁在卖?还不是干部在卖的嘛!卖多卖少,不就是他们说了算!……国有资产就是这样流失的!”
立即有人迎合,大声叫道“:“干部控大股,以后再一上市,一块钱的股,什么概念哦!谁不懂啊?……”
有人干脆骂起来:“妈嘞咯逼,老百姓干了一辈子,给他们几个人就分了?开始抢啦?……少数人先富?……妈的,强盗要是大多数,早乱套了!”
邝宝和边走,边听,不由又想起瞿书记说的“钱生钱”来。
他心想:是啊!重新清算、拔离、重组,企业担保、银行货款,各人分文不付,上千万资产,不放一炮一枪,一夜之间就换了姓。……什么手筋哦!
他在车库里发动汽车时,冷不丁想起每年除夕父亲看着满桌鸡鱼肉蛋,总会说的一句口头禅: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