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撒野

作者:浴火胡杨    更新时间:2015-01-09 16:01:03

                                        416.街头秀


    李白一听不高兴了。

    这和尚也瞧出了劲。于是没等他发话,赶紧告诉李白,长安城三天大雪,终于在今早出了大漏子,死伤无数。他师傅就是为这事忙去了。请他别介意。说罢他双手合十、满脸歉意地道了个万福,再不敢妄动。

    李白恍然大悟,愧得红了脸。

    俄尔,他长身而起,以茶代酒,郑重其事地敬了恩检和尚一盅,随后硬是坚持着把他送出山门去。瞧着和尚枯黄的身影渐行渐远,李白决定留下丹砂守在这儿,自个儿径回陆府。他一方面,得知了外界困于雪灾的消息后,他要尽快把这消息和此行的结果告诉老管家,好让他早作安排;另一方面也担心陆申那边又出意外。交代好丹砂,李白便出得寺院。他抄近道驰入启夏门大道后,放马一路朝南狂奔。过了天街没多久,就瞧见那正赶上原给陆申准备了那辆做好了伪装的牛车慢悠悠地碾出平康坊的坊道,左拐进入了启夏门大街。大车的两旁,胡一家带着仨手持兵器的护卫狼行虎步,朝南逶迤而去。

    李白赶紧把马勒住。

    瞧这情形,老管家是提前出手了。他不禁警觉起来、左右瞧了瞧。他发现坊道口前后坡有几个可疑人等。可几个人似乎早就得到陆申北去的消息,对这往南走的大车,只是监视着,并没有加以拦截。他不禁有点儿失望。牛车走得很慢。眼见牛车越走越远,仍然没引起那些人的动作。李白急了。他明白,这一路没有反响,另一头的活儿就不好做了。就在他准备扭头向东、去瞧另一路如何动作时,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个新的主意。于是他催动那马儿朝南奔跑起来。不一会儿,他便将胡一家等截住。随后,这辆大车便掉过头来、在众人的簇拥下朝北疾驰而去。


                                            417.种瓜得豆


    这可太好玩了。

    你想,原本慢悠悠走着的牛车,转眼间在大街上掉了个头,在驭手的大声吆喝下成了马车似的飞奔起来,着实新鲜刺激。这牛车象一辆战车,很快掠过了平康坊的坊道,掀起老大一股烟尘,轰轰隆隆一路北去。这一跑,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就在此时,从右侧务本坊南街,奔出两匹快马、拦腰将胡一家等人驱赶的大车生生截住。李白瞧出来,那俩一老一小,是北门禁军的服饰。

    此时,只见那个小的家伙把马身一横,一马鞭甩向上前打话的胡一家。

    胡一家脑袋一偏,伸手一撩,将那马鞭连人一块儿拽下;另一老者猛地一动,腰刀已点到了他的胁下。眼见这俩禁军就要与胡一家等动起手来,李白见状急了,赶紧打马撞向牛车。就在这奔马与老牛眼见要凑一块去的当口,那小个子禁军一个“鹞子翻身”,将那马儿的缰绳死将死勒住。那马打了个转,停了下来。李白顺势抄到了那老禁军的身后。胡一家扭头瞧了一眼快顶到老羊皮袍的刀尖,笑道:

    “爷们,留点神,俺这袍子可是新置的。”

    此时,平康坊坊道又接连奔出三、四匹骑着快马的、手持枪棒的彪型大汉,将胡一家等团团围住。老禁军笑吟吟地道:

    “这么急,把车赶到哪儿去呀!”

    胡一家道:

    “东门那边有一客商要一批货,等着奔川呢。”说着他一指李白,“老板催得紧哩。”

    李白道:

    “不错。”

    “噢。――不过长安县衙有个主顾也想要这批货,请吧。”

    “可不敢耽误了生意,”胡一家急了,从怀里掏出一红纸包,一把塞到那老禁军手里“老总,有话就在这儿说嘛。”

    “就这儿说?行!――把车蓬打开!”


                                        418.小把戏


    胡一家愣住了。

    新年的大街上,竟发生了近乎抢劫的事儿,可太不寻常了。于是大街上的人们一下 “呼啦”围了过来。这胡一家眼见周围瞧热闹的越来越多,索性把手往袖筒里一抄,不说话了。正僵持着,那后面赶上来的一个大汉用枪尖一挑。车蓬“哗”的一声,暴开一道三角形口子,露出了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货物。一股浓烈的的药味扑鼻而来。这回轮到老禁军发愣了。后面赶过来的人中,有一人扑上前来,一连用刀尖挑落了好几包码在下面的货物。于是,堆在最后面的两排货物轰然倒了下来。——这是一整车的各色地道药材。

    老禁军傻眼了。

    半晌,他还刀入鞘,扭身回到先前骑的那匹马前,翻身跨上马背。见头儿认栽,那刀尖挑落货物的家伙似乎还不解气,又骂骂咧咧地来回戳了几下。此时的胡一家,倒是唯恐事儿闹不大。他见状冷“哼”,将原本从那小个子禁军手里夺来的马鞭,朝那人的座骑的眼角掷了过去。那马儿的眼角被鞭柄击中,跳了起来,将他狠狠摔倒在地。老禁军见状恼了。就见他重新抽出大刀,把刀一横,就打马朝胡一家掠来。那早先已闪在一旁的几个彪型大汉,又重新拥上前来,将胡一家等团团围住,都是一副拼命的模样。

    胡一家手下的那仨护卫也掉头奔了过来。

    这一来,周围瞧热闹的更起劲了,竟齐崭崭地一起都鼓噪开了。

可没走两步,这老军头又一拽马缰,顿住了。只见他狠狠地瞪了胡一家一眼,随后一边喝令手下住手,一边拨转马头冲出人群、就朝来路赶去。

其余几位愣了楞,也赶紧丢下牛车、随他而去。

    一场闹剧就此散了。


                                        419.时间差


    李白与胡一家相视一笑。

    大街上刚聚拢来的那些个市民,谁能想到会有这一出。他们本来大多躲在不远处伸头缩颈地瞧着热闹,多少还担心眼前舞刀弄枪的主儿,别一个闪失把自个儿给带上了。于是,他们大都斜着身子,一面兴冲冲地东张西望,一面准备开溜。这会儿见没了危险,便呼啦一下朝胡一家围了上来。这些人你一嘴,我一舌地吵嚷开来。有个娃儿干脆上前拽起他的棉袍,要他给教功夫。胡一家乐了。可他也没被眼前的情形冲昏头脑。只一小会儿,他便一边驱散身旁瞧热闹的人群,一边招呼手下重新装车。李白又把目光牵回到匆匆离去的那帮大兵。他发现,这伙人并没有一齐循来路返回,而是分成两路,朝陆府方向包抄过去。其中一路多是骑兵,走得又急又快,一会儿就消失东南的坊道口。

    这当口,牛车又重新装满货、准备重新上路。见此情形,李白忙凑到胡一家跟前,耳语了几句,然后交代他把货物押送到南门后,赶紧往回走。

    胡一家会意。


                                        420.功德圆满


    牛车缓缓南行。

    这阵折腾,足足有一袋烟功夫。李白与胡一家分手后,掉头沿启夏门大道重回“宝昌寺”。等他来到街口的拐角处,就见斜对面“宝昌寺”山门大开。山门东边一丈开外的一棵古树下,青阿正驻足朝天街另一头打量。李白顺着她的眼光瞧去,就见一行人逶迤走来。打头的是小书童刘文。后面三位剽悍的老刀客由一和尚陪着,拥了两乘青麻布屏蔽的小轿,大踏步而来。

    李白大喜。他知道,这是陆申等人到了。

    “宝昌寺”山门前一片沉寂。

    李白一夹马腹,疾疾来到山门前。没等马停稳,陆申一行人等已来到李白身前。李白回头瞅了一眼来路,示意小书童刘文留下,其余众人从速入寺。于是,这一行人没作半点停顿,便被青阿接进山门、隐入树丛。

    小书童刘文见状,赶紧跟了上来。

    随后,厚重的寺庙山门,“哐”地一声缓缓关上。李白一领马缰,随马儿兜了个小圈,这才翻身下马、牵着马儿从边门进入寺院。这边见李白等人进门,早从一旁掠出一小弥裟。他一边接过李白手里的马缰,一边在头里引路去陆申养病的小院落,有意让李白等人拉在后面好远说事儿。


                                        421.钻洞


    刘文把这事儿说得有声有色。

    原来,小书童把那几个可疑的汉子诱出里院后,就趁隙溜到了厨房。在厨房,严引泰俨然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一指派众人如何应对眼前颇有点儿的头疼的局面。那几个剽悍的客人被随后赶到的老伙计曾六等人堵住去路后,异常恼火,就冲他大声嚷起来。一时场面大乱。而院子外面,又有人不断朝里涌。场面顿时有了失控的危险。要命的是就在此时,又闯进七八个长安县衙的衙狱,不由分说就朝内院而去。

    就在此时,老管家又回到了“广济堂”。

    他与官府常打交道,与长安县衙的师爷也很要好。于是三言两语,便将局势稳定下来。严引泰见势不妙,赶紧吩咐二妞开了前院西北角的院门,把小书童给送出去,随后大踏步来到院子里。

    小书童一溜烟赶到了巷道尽头“留愚寺”山门前、拍响旁边的小门。

    这小寺庙上上下下都跟他极熟,没费什么周折,便找来庙里的知客僧,引他来到寺庙东南角上的一所值房。这知客僧给他打开卧室锁着的门后,就见老管家正笑容可掬朝他走来。他的身后,一名老者驮着陆申紧随而来。——原来,这地窖与“广济堂”后院的库房相通。当初这“留愚寺”的地皮就是陆申购置转赠的。为防万一,修通了这条地道。

    不曾想,如今这地道派上了用场。


                                        422.渊源


    李白心续大好。

    陆申养病的小院落,掩在林木深处。拐了好几个弯,李白等人才来到。这原本极幽静的去处,喧闹起来。李白等人安顿好陆申一行的饮食起居,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等到一切周围重归宁静,已是近午时分。趁着用餐的空隙,李白又跑到屋子后面的一片竹林里,察看起周围地形。此时,有人来报:陆申醒了。

    李白大喜,立即赶到陆申床前。

    陆申身子还挺虚弱。过了一会儿,在郎中的帮助下, 陆申昂起脑袋,几天来头一回用热茶漱了漱口。接着便让李白帮他扶起身来。李白拗不过他,只得依了他。陆申依靠在床头,大口喘息片刻,然后垂下脑袋沉默了足足有一袋烟功夫。没敢多说一句话。李白见他好象是在集聚气力,以便把啥关系重大的事务交待好。因为有了昨晚的教训,他赶紧告诫道老人,千万别急着说话半事,免得伤了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的元气。陆申点头同意。那郎中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喂起早煨好捂在一旁的参汤。

    李白见状,起身道:

    “来日方长。您老先歇着,李白去去便来。”

    说着便准备走人。陆申笑了,摆摆手,示意他留下,陪他说说话。李白无奈,只得重新入坐。与郎中一问一答,漫无边际地讨论起歧黄气功以至诸子百家学说。陆申则闭了眼,在一旁饶有兴趣地静听。只是有没听明白时,插一两句。便是如此,已累得老人直喘粗气。这么一晃过去了半个时辰。就在李白估计陆申不会再提旧事,又想服侍老人躺下歇息时,他突然睁开眼问起严引和董述,要找他俩来问个事。李白料想以这老人的聪明,总躲躲闪闪瞒着他,过得了初一,也过不了十五。好在如今他已稍稍缓过劲来,索性来个竹筒倒豆子,把几天来发生的事儿,全倒出来,由他自个儿慢慢消化得了。于是一五一十,逶逶道来。就在讲到女尼一凡如何来此地作法,引出一连串变故时,董述兴冲冲同宝昌寺知客回来了。

    李白把话顿住。

    老董述兴致极好。他见陆申精神不错,于是接替李白往下说。


                                        423.还债


    远处渐渐传出一两声凄厉的狗吠。

    不过,谁也没去关心外间的动静,只是任由老董述慢悠悠说道。说来也怪,经过这一番折腾,老陆申的景况却好了起来。这回表情平淡,只是静静地听,听得极仔细,不时挑没听明白的问了又问。听罢这颇多周折的一席话,老人却也一时无话。李白再瞧窗外,天空不知啥时起已晴透,整一个活了起来。院子内外的空气里,除了似乎有了人悄悄走动的声息,便是流动着新鲜的草木味儿。

    许久,老陆申这才把这场祸事的由头给李白一一道来。

    事情得从去年中秋前的一天说起。那天,陆申一位从太原府回京的老朋友突然过访,捎来太原府少伊严挺之的一个口信,托他寻访一个叫刘陵的幽州客商,要此人速去蒲州风陵关帮忙。陆申早年曾与严挺之有过交往,对其人的梗直不阿深为敬慕。此次身为边陲重镇的太原府少伊郑重以事相托,自然乐意,不敢怠慢。经多方打听,楞是没有刘陵的消息。最后是托好友、宝昌寺住持暜润大和尚,才总算找到刘陵。不料他俩与刘陵一见如故,结交甚欢。不久,他赠重金宝马与刘陵,又亲自一直把他送到长乐坡。谁料却不知因何缘由恼了人,近来总是找他的茬子,而且瞧着来头还真不小。年前有一天晚间去北门看朋友,说起最近北门羽林军上层气氛紧张,情形有点特别。他暗底里一打听,大为吃惊。据传,近年皇上对王毛仲及与之关系密切的禁军诸将领如左领军大将军葛福顺、左武卫将军李守德等的恃宠骄横、恣意枉为,颇不以为然。这些日子更是颇为冷淡王毛仲,大家都对此非常担忧,唯恐祸及自身。说起陆申眼下的麻烦,朋友揣度与此有瓜葛。据说找他陆申麻烦的,都是一个叫颜初子的道人。后来才知道,此人便是如今在三秦道教界声名鹊起的颜修、号初子,眼下正充长安第一大道观东明观监院。近年来,常托身长安城内的玉真观。又是终南山楼观台玉真公主别馆的常客,颇受玄宗亲妹玉真公主尊崇。这颜修还是左领军大将军葛福顺的表弟,与深受皇上宠信、权势熏天的霍国公王毛仲关系极为密切。陆申为此自去年初冬始,便深居简出,再也不敢多走动。这回惹来杀身之祸,恐怕有八成便是这个因缘。

    听罢陆申这一席话,众人一时都不吭声。

    陆申是说几句换一口气,到了已是气喘嘘嘘,脸上爬满了冷汗,只得闭上眼兀自歇息。不一会儿,陆申又睁开眼睛。众人再一瞧,他先前几无血色的脸上,竟也有一点儿红光,气色反而好多了。

    于是,屋里刚才还极沉闷的气氛,为之一开,人人脸上透出快意。


                                        424.变数


    此时,就见门外跌进个人来。

    这边大伙刚缓过神来,猛地听得门前“格噔”一声,忙扭头瞧过去。原来,这进门来的人才要抬脚跨门槛,大概是听见身后有了动静,慌忙间一边扭过头去,一边却下得脚去。不料这一脚正踩在门槛上。眼见就要摔倒,此人生生将身子一横,又免勉强站住了。而他宽大的身子恰好将原本敞开的半扇门给堵住了。门外的阳光全打在了他的身后,屋里人瞧见的只是一黑糊糊的厚墙。众人见状顿时禁了声,一个个提起心劲、以防不测。李白更是惊出一身冷汗。好在他本就机警,赶紧一扭身掠出去,顶到了此人跟前。此人这才觉得冒失,慌忙碎步朝后退去。他一边退,一边拉着个苦瓜脸,一个劲只管朝里瞅。

    就在这一瞬间,李白已认出他来。

    于是,李白赶紧将他拽出门、闪到屋旁。


                                        425.哪壶不开提哪壶


    原来是丹砂。丹砂身后不远处是一彪形大汉。这便是不久前还大闹启夏门大道的胡一家。

    这又是咋回事?

    这还得从头启夏门大道那场闹剧散了后说起。,李白交代他回陆府后,就把刘一环保护性地控制起来。胡一家哪敢怠慢,没等把货物押运到南门,便瞅了个空先匆匆赶回陆府。——对刘一环,李白心里没底。有一阵子,他怀疑这女巫是对手派来的奸细。不过真朝这方面去一想,又觉得极荒唐。他嘱咐胡一家快去快回,把女巫看管起来。胡一家觉得有理,到了城南去处,没敢耽搁,便急忙往回赶。可他还是回来迟了。刚进门就有人来报:刘一环不见了。他大急,径直来到刘一环的住处,见她的行李包括戒刀都在,却没找着人。叫来留守的护卫、下人们一问,也没人注意到她是何时不见的。胡一家再细细四处打探,直到晌午才从陆府后门处一邻居家的丫头嘴里得知,今儿一早,她主人的老乡、一个姓刘的乡下婆子来找主人。聊了一会儿后,主人便叫她去陆府请刘一环一会。可就在她把刘一环带到巷道,突然从屋子另一头掠出俩大汉,将她连拉带拽给悄悄接走往南去了。

    这就奇了。

    这刘一环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是对手派来的奸细,事儿没办成不会走;如果不是,陆申北去的秘密再找不到可泻密的对应者。知晓陆申北去的,是青阿和刘一环。参与此次密谋的,不外李白、老管家和他。总不会是老管家和青阿泻的密。奇的是正在节骨眼上,她怎地就撤了呢?

    胡一家决定先听李白怎地说。


                                        426.乱环诀


    李白愣住了。

    沉吟了一会,他先问胡一家那乡下婆子现在何处。胡一家说,来找李白前,他已问过陆府居家的那丫头,回说她把刘一环被人架走的事告诉婆子后,婆子虽然很惊讶,却也没吭声就悻悻走了。好在他先前在陆府周围布下几个眼线,那丫头便是其中之一。见此事蹊跷,早着人跟了下去。胡一家接着道,他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事。他琢磨着,解开这个谜,还得从那乡下婆子处着手。说罢眼瞪着李白,“嗨”地一声傻笑。不料李白一听笑了,鼓励他说下去。于是他又道,眼下一是可派了个忠诚干练的杜陵人护卫,骑快马往刘一环的城外老家杜陵,找找线索;一是可找了几个陆府的老仆人,按陆府后门处那邻居家的丫头所指的路径,细细查找刘一环的下落。

    李白点点头,还是没定主意。

    胡一家见状,建议先回陆府从容商量。李白诡异地一笑,跑去跟屋子另一头的丹砂耳语了几句,回身对胡一家大声道“走”,便不再多话,只是翻身径自朝寺外走去。

    这下,轮到他发愣了。

    “噔噔噔”,眼见李白愈走愈远,胡一家只得快步跟上。出得寺庙山门,李白认镫上马,这才告诉胡一家,让他先径回陆府,暗暗派出两路人马。而自个儿去万年县衙闹它一闹,要求官府大张旗鼓地做出捉拿刘一环的动作。完了再悄悄潜回陆府,配合他的下一步举措。

    胡一家领命而去。

    随后,李白从东绕往万年县衙。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