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围殴

作者:浴火胡杨    更新时间:2014-10-22 10:38:09

                                     44.闲人

    轰隆隆。

    这场大撕杀,血,如斜雨横瀑;铁与马人乱撞;柴草遍地旋飞,鬼哭神咒不绝于耳。既惨且烈。长乐坡桥逸这一番撕杀,就是一千多年后的我一一道来,都有些不忍。我想,当年身临其境的长乐坡人,也一定不堪回首罢。

可也有人不,我得赶紧这么补一句。

    镜头从现场往后拉,拉到官道南边不远处的“隆盛”客栈大院,拉到空旷的堂屋台阶前,情形就迥然不同。眼下,那儿就前后站着一大一小俩人,冷了个脸,半晌默然无语,就象是在瞧风景的路人。

    有点儿怪?是的。尤其是两相对照,的确怪。


                                      45.怪便是不怪

    此刻,那突在前面的,是个背了一双纤手卓然而立的年青道人。他瞧去约模三十才出头,却显得颇老成,城府极深。乍一看,他高挑身材,极清秀洒脱;你再细瞧,其人两道线眉极长,竟一直拖到了太阳穴旁。而眉下的丹凤眼,很是妩媚,显出一股妖气。此刻他外表倒是依然极淡泊而沉着;眼底透出的,却是一股子令人不寒而栗的阴鹫和冷酷。而紧随在他身后侍候在那里的,是个十一、二岁的道童。这娃腰佩短剑,一手牵着一红一黑两匹极劲健的牡马,一手提了柄极长的铁剑。——在此地冷着脸指挥手下对印西桥等弎人围追堵截已有小半天。本来以为这事儿筹划周密,不必劳动他这高手大家,就可告全功。不曾料到眼下形势突变,印西桥与刘陵等人兵合一处,杀气益盛。自家六七个野战高手尽管又提起精神,围定弎对手,却气势顿挫。眼下的情形,出乎年青道人的意料。连侍候在的那娃,也瞧出不对劲。只见他满脸的不耐烦,不住地拿眼去瞧那身前的道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儿。

    这道人皱起线眉。

    脸似笑似哭。


                                      46.道与魔

    等道童再回头,身旁空了。

    这道人的身手确快。他把背着的双手朝襟前撩了撩、扬起脸,身子一动。再一瞧,人早一个“鲸吞水”,身子已掠入官道、横到了刘陵的身后。手里也多了那小廝提在手里的那柄长铁剑。只这一招,已断了刘陵师兄弟的退路。他很聪明。中国道家功夫,机伶狠毒,更擅长小场地的单打独斗。舍了快马,选择在一群转动不伶的漠北战马间穿插溜走、伺机痛下杀手,才显出沧海横流的气度。按常理,此时该道人大打出手了。可是不,他却顿住了,“嘻嘻”一笑。既给对手留一点面子,也算是给自家兵将打了招呼。说话间,那些正与印刘等弎人苦缠的众多杀手见状,“呼啦”一下豁出一道缺口,只是死死逼定他弎,留待这妖气十足的道家高手出招。这道人当仁不让,一面喝令尾随印西桥而来的一骑一步俩兵丁退守桥头,一面撩起道袍。随着他的指点,众手下也已把戚科与印西桥和刘陵隔了开来。眼见身前有添劲敌,印西桥精神一振,横身挺剑上前。

    来罢,高手对决呢。

    都这么想。


                                      47.棋逢对手

    道人手抬起。

    印西桥只觉眼前一花。挺妖的,他想。没等他缓过神来,只见这道人早抢到印西桥和刘陵之间,探出左臂、劲指疾风一般戳印西桥膝间死穴。印西桥赶紧收腿。道人却扭过身来,长剑一横,疾点刘陵座骑右前腿。这一招急如闪电,大出意料,慌得刘陵猛勒战马闪避,丢下前后夹击的枪手来应付他的偷袭。此人却又冷不丁收势,翻手倏地一剑直奔印西桥胁下疾去。这番虚实变化,名为“豹上树”,是他横行江湖十数载的绝杀,几乎没人能活着逃过这一招。饶是印西桥身法矫捷,急速后仰闪避,前襟还是被这快剑斜刺里犁过,衣片翻卷,热血飞溅。道人正为这一击未能致印西桥于死地,暗自懊恼,也不禁对印西桥顿生顾忌,不敢大意。那印西桥趁着仰避的空儿,偷瞥了一眼对手,猛然跃起,刀鞭蘧然尽出,朝这人胸腹奋力一击。而与此同时,刘陵见印西桥处境危急,也突然横身避过紧缠不放的枪手,瞅准道人,袖中仅存的三枚“如意蟾”悉数飞向他要害之处。这两招俱为高手拼死猝发,极为凌厉。尤其是刘陵突施三枚“如意蟾”偷袭一个对手,更是阴毒,还从未失手。加之印西桥这猝然出击,刘陵料定这妖道此番活该抛尸街头,不禁暗自得意。

    道人突遭两面凌厉阴毒的夹击,心头一凛。好在他没慌乱,急忙剑收身退,脚蹬官道石板,一个“移僵尸”,硬是向右疾移了两个身位,同时避过这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拼死一击。

    不过,他的道袍留下几个洞。

    是肩头,是胁下。


                                      48.耍花枪

    好家伙,行。

    头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有这样打架的?也许有读者要笑我哩。以往,中国人大凡写打斗场面的作品,不外于两种路数。一是《三国演义》。主角阵前过招,有所谓大战一百二十回合的。然后胜负一定,胜方掩杀过去。还有就是金庸之类武侠小说,高手一定神乎其神、天下无敌,打完架还毫法无损;若是遇上对方人多势大也无妨,破千军万马如拾草芥是也。其实世上哪有这等便宜事。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真实的如我说的这场撕杀情形,会是怎样的,因没有详尽的历史记载可作凭据。后人如我,不过依当时情势虚构,所求无外接近真实而已。下面的故事,也大体这般说来,高明与否,只能留待读者评判了。

    眼下,双方看似是打了个平手。可刘陵却不作如是观。

    如今刘陵遇上的这场撕杀,更象是野战。他混迹江湖几十载,在高手如林的武坛,还从未象今儿失手丢脸。师弟虽说退出江湖,原本练得的一身悍劲功夫犹在。而他出走大漠多年后,铁马金戈的沙场磨难,不但成就了野战行家威名,武功也是大开大合、高出自个儿一筹。如今师兄弟俩双剑合璧、刚柔相济,也没奈何对手,可见胜算不大。他从不蛮干。眼下见道人已然躲过一劫,后手肯定先奔他而来。近身格斗,步行远比马背灵便。只要道人舍命贴近硬拼,吃亏得多半是自个儿。于是,他改主意了。他先是挺剑虚撩。随后朝印西桥丢了个眼色,横剑打马斜走。

    印西桥会意,翻身自去。


                                      49.挂点

    马儿划了俩弧。

    刘陵那马走的是外弧,飘出官道;印西桥还得防着道人去追印镇,走了个内弧。他且走且瞧,准备一有机会就走人。道人怪叫。他又恼又羞,极为忿怒,尤其是对狡桀的小个刘陵。于是,原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印西桥身上的他,决定先解决刘陵。只见他横里猛一掠,长剑陡然再度出手,直奔刘陵后心。这一招极快,也极毒。亏得刘陵早有戒备,身剑合一,使出个“鱼鹰落水”的绝技,凭借灵便过人的身法和极精妙的剑术,才堪堪将身子躲过。不过,他还是输了一阵。他的左腿肚,被道人回手一剑,点出一个血洞。

    刘陵疼得大叫。

    他成名已久,也很少吃这样的亏,因而大怒。一怒之下,他不惜拼了一条老命,也要好好教训一下这可恶的道人。只见他车转身,忍痛伸臂长出一剑。这是极险的玩命打法。如果一击不中,自个儿的肋下,就完全暴露在对手的眼前。好在此招也完全出乎道人的意料。那道人一惊之下,疾疾去躲,还是被剑尖挑破了右肩道袍。道人的帮手见状,也上前出手与刘陵死拼。刘陵这一番拼死相争的狠劲,更煽起了他的蛮性。只见他狼行虎步,又逼到刘陵面前,只待对刘陵再施绝杀之招。而刘陵印也突然横过剑来。

    他不敢大意,沉身蓄势要来对付道人。

    印西桥见刘陵吃亏,只得重新斜插过来、助刘陵一把。

    只是这一来,他俩在气势上已先输了一筹。


                                      50.小人物撑起大门面

    戚科急了。

    另一头的他,见印西桥和刘陵处境危急,情知再这么斗下去,他弎全得玩完。看来也只有先想办法让印西桥或刘陵脱身才好。其实这会儿,他遇上的麻烦更大:被众枪手围在一旁,已是脱身无望。于是卖个破绽、退出战团。就在众枪手又要他围去的刹那间,只见他猛地将叉柄往地上一铸,身子已朝朝道人身后飞去。这招叫“无影腿”,又是一极险的玩命的打法。此时对卯足了劲正面对印西桥的道人,经刘陵那一招,心下对敌手又生警剔。听得脑后身后惊呼,已先留了个心眼。等到戚科飞身一脚踹过来,他已身子一横后,堪堪躲过。戚科一击不中,自个儿也跌倒在地。好在他又一个鲤鱼打挺、勉强站起身来,横到印西桥和刘陵身前。

    这一来,众对手全围上了他。

    随后,他朝天打了个胡哨。


                                     51.破网

    刘陵会意。他刚才已自忖再无胜算,于是向印西桥使了个眼色,左手偷偷伸进衣兜,捏起一把铜钱。

    印西桥也会意。表面还在缠斗,心思却在等刘陵一出手,就打马走人。

    好个刘陵,“嗨”的一声,重又挺剑逼到道人身前。这横下一条心死拼的动作,是做给对手瞧的。印西桥就等他出手呢。刘陵一动,印西桥早明白了他的意图。只见他猛然打马斜插左侧,探身倾全力施出“僵蛇吐信”。铁鞭如箭如电,向他咽喉疾去。道人刚闪身横剑,拨过鞭头。身后刘陵又一个“狼出丛”,一剑快似锋镝,三招连环而来。道人急忙后退躲避。再看印西桥已勒马转身,猛夹马腹。那马一个急窜,而印西桥长刀蘧出,只一个变招,“哧”的一声,将身后徒步逼来的枪手右臂挑中。那枪手惨“嚎”一声、弓身扑倒。众对手一下愣住了。就在这一瞬间,空档出现了。印西桥哪会再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只见他一扭身伏到马背上、猛地一夹马腹。那马也机伶,扭过脖子、瞅准那空隙拼命一挣,掠出了重围。刘陵大喜。他一扭身,横剑将对手直线追击的路子堵住。退剑自守,并没急着走人。他知道,对手的重心全在印西桥身上,会尽力去追他。此举虽不能全然奏效,也可缓它一缓。

    果然,刘陵赌赢了。

    等道人反应过来,印西桥早如前面说过的,一骑绝尘、直奔桥下而去。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