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纪还需要反封建

作者:韩红    更新时间:2014-10-11 14:47:13

在欧洲,几百年前就已结束了封建的年代;在中国,也在将近百年前就推翻了封建的帝制。封建的时代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封建思想的残余却始终阴魂不散地伴随着我们,甚至连21世纪的大门都无法阻挡住它们坚强的附着力。

   当然,在事实上,西方世界受封建的影响要明显小于东方世界,而受影响之深的尤以我们中国为最。诚然,如今的媒体已几乎闭口不谈“封建”二字,在一般人眼里,那已成为了“过去式”。在他们眼里:“封建”只是皇帝老儿的世袭制、包办的婚姻和男子的三妻四妾、男女交往的授受不亲、重男轻女现象以及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事实上,如今的“封建”实际上却是以一种隐形的形式附着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易察觉却事实地存在着。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拿政治来说,时下我们的现状着实无法让我们充满愉悦,不满之情常常会袭上心头。虽然没有了终身制,但依然潜藏着“权力平衡”,平静的表面隐藏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利益之争,“人民当家作主”依然是未来的梦。如何真正把“权力”归于人民,归于最广泛的普通民众,说到底就是政治理念上的分歧问题。虽然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这个解释权永远无限地自由、宽泛,原来的许多弊病并未消失,诸如特权等等,原来的许多优点却已然消失,如普通民众的许多福利待遇等等。进而说到执政者的素质,眼下的官员们比之三十年前或者更早,文化水平明显高了,但政策水平却低了;平平庸庸、安于现状的越来越多,有理想、有道德的却少了,追求优秀、追求卓越的也少了,这几乎成为了“官场立足之不败法则”;谈索取者多了,谈奉献的少了,手越伸越长,长得超越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生活上不严谨的多了,讲究操行修养的少了。于是经济上的“腐败”与生活上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绝;讲空话、讲套话的多了,做表面文章的多了,说实话、说真心话的少了,踏踏实实做事的少了……

还要谈谈文化领域。先说说教育问题。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日趋于合理呢?还是更显弊病?有良知者心知肚明。越来越“神圣”的“高考”制度已几乎等同于封建年代的“科举”制度,每年但逢“高考”,交通管制、工地停工,一个考生牵动整个家族,举家赶考,封建年代的书生大概也只能自叹弗如,生不逢时吧。而说是“神圣”,却居然也比不过封建年代的防伪能力,各种各样的“作假”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他人的“姓名”、“身份”可以冒用;“户口”也可以通过“权力”来随意迁移、造假;连“民族身份”也可以作假,只是为了那诱人的加分。这些连封建年代都不可能出现的“丑陋”现象,不争地突兀出现于我们面前,让人扼腕叹息而又无可奈何。那没有考出上榜分数而冒名顶替读了大学的,却倒是能把四年大学顺顺利利地读了下来,甚至连学位都已取得。撇开其违法、作伪不提,单说说这个考试制度的合理性,究竟是否考出了学生的真实能力了呢?再说说那些在每年的高考中拔得头筹的各地“状元”们,看看他们读的都是些什么专业:十之八九挑了热门的经济、IT、管理类专业,为的只是收入决定一切的所谓“前途”,如今很少有学生为了兴趣爱好而去选择就业困难的冷门专业,更少有人会考虑国家、社会、大众的需求,使命感与责任感越来越淡漠。确实,现实与理想常常难以两全,但如今这种一切以“钱途”决定个人命运的生活模式与封建年代书生的追求“仕途”、“学而优则仕”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学业的优秀并不代表其综合素质的优秀,只有对人生有理想有抱负才能催生出优秀的人才。“高考”是如此,每年的“考研”更是如此,反倒是封建年代的“翰林院”更具一点学术的气氛,而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几乎要成了许多人“投帖子”、“镀金”的必经之途,悲乎悲哉!

文化领域涉及的面极广,关乎人们的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这些年物质世界高速发展,生活水准大为提高。但人们的思想精神世界却普遍空虚、迷惘。欲望在极度膨胀,催生出许多人生活上的颓废、糜烂。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由“资产阶级香风”带来的生活方式;但从深层次分析,却实实在在是封建主义的余孽在作崇。“包二奶”、吃喝嫖赌、为子孙购置房产、拼命敛财,这些可实在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特色,完完全全是封建主义的残渣在重新泛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如讲究礼义廉耻之类道德操行等等反而被许多人当作脏水被泼掉了,这种名义上的“反封建”将精华剔除了,却默认了那些封建渣滓的存在,甚而有人以“存在即合理”、“人身自由”等等作借口为此现象作着无理的诡辩。

这些年来最值得人们自豪的也许就是经济了。封建年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人或许要说,在这方面你还能挑出骨头来?很抱歉,依然问题不少:首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是国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毫无品牌意识,一味仿制,不专于业务,却精于钻法律的空子。整个制造业原创能力缺乏,产品附加值小,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深层次的弊病。老实说,我们如今究竟有几个足以在国际市场立足的真正“自主品牌”?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走“三六九、捞现钞”之路,缺乏后劲,缺乏发展能力。其次,其实说到底依然还是停留在第一个问题,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这主要说的是工业发展中忽视环保问题以及对于各类矿井管理上的缺失。对于眼前经济利益的强烈追求,让许多人连最起码的良知、良心全部丢失,道德感与法律意识也虚无缥缈,子虚乌有。于是,各种悲剧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发生着。归结起来,这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难道不是封建时代小农经济思想在现实中的翻版吗?小富即安,安于现状,不求后劲、只求平安。能将这样的发展思路与21世纪的经济现实匹配吗?不能!

说了这么多,仍然没有能将附着在我们身边的“封建”渣滓全部展示出来,因其隐蔽而困难,因其顽固而艰难。我生目力有限而气力不足,孤独作战而力量孱弱,有待广大卓识者们同心协力,努力不辍,为我中华、为我苍生!

     2009.7.27.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