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花开时(1)

作者:董立勃    更新时间:2014-10-09 13:49:17

一九六八年,李亮十岁。

这个看上去和别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少年,在这一天放学后,去找一个叫刘波的上海青年。

刘波比李亮正大一轮。

李亮比刘波小。可某些方面的本事却比刘波大。

农场到处都是野树。站在野树下,可以看到树上的鸟窝。刘波站在树下,只能仰起头看。李亮不光能站在树下看,还能爬到树上,把手伸到鸟窝里。

捉住的野鸽子和掏出的鸟蛋,李亮不要。全给刘波。

大食堂的锅里,水煮的白菜萝卜看起来更像猪食。刘波在屋子后面,用四五块砖架起了个炉子,点着了火,把铁饭盒放在上面。

煮熟的野鸽子刘波连骨头一块嚼碎了,吞下去。

刘波并不白吃,吃过后,刘波会给李亮讲故事。

刘波能看书时,好多书还没有当成毒草被烧掉。很不错的记性,让他能把梁山好汉和三国大战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下来。这些故事都很长,一次讲不完。只好讲了一次又一次。       

放学了,别的孩子往家走,李亮往大操场那边走。

大操场边上有一排石块和土块垒起的房子,里边住着好多上海支边青年。这些青年全很年轻。不但有年轻的男青年,还有年轻的女青年。

不过,李亮从不去女青年的房子。就是走在路上,碰上了,也不会多看一眼。在李亮看来,她们就像年级里的女孩子,和她们一起玩,一点意思也没有。

李亮这么想,刘波却不一定会这么想。

而那个叫王麻子的男人一定不这样想。

现在王麻子和李亮正往同一个方向走。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走过来的。

他们一起走向那排叫做集体宿舍的大房子,要走到大房子跟前,不管从哪个方向走,都要穿过一个大操场。

大操场很大。

全农场的人都站到这个大操场上,也能站得下。农场的各种各样的大会都在这里开。有些会李亮也会来参加。因为,好多革命运动,要求男女老少都要投身。

李亮走着走着,就和王麻子碰上了。

王麻子比李亮大两轮。

王麻子是个男人。王麻子除了脸上有一些凹下去的小坑坑外,王麻子和别的这个年纪的男人长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腿和胳膊还有腰都很粗,不管什么样的男人,在荒野上干活干久了,都会变成这样。

李亮认识王麻子。

王麻子常来李亮家串门。来串门当然不是看李亮的。王麻子喜欢下像棋,李亮他爹也喜欢下像棋。两个人一下能下一夜。

不过,这两年王麻子很少去李亮家找李亮他爹下棋了。

李亮他爹倒是很想让王麻子来,见了王麻子还要说,有空了,来家里下棋。王麻子说,有空一定去。说是说,却总不见来。王麻子实在太忙了,抽不出空。不过,只要来,王麻子还是会去找李亮他爹下棋。

下棋时,李亮会在一边看。他已经能看出棋是怎么走的了。像怎么走,马怎么走,车怎么走,全知道。有时还会插嘴说一句,帮爹支招。李亮一插嘴,王麻子就说,看棋不能说。王麻子不让,李亮一样说,李亮一点儿也怕王麻子。

其实这会儿,在这个地方,有好多人都怕王麻子。

脸上的麻子还是那么多,一个也没有少。可王麻子的身份却一下子变了。头一回批斗吴场长时,别人都害怕,不敢说话。他冲到台上,不但揭发了吴场长的罪行,还狠狠地踢了吴场长几脚。

于是,王麻子胳膊上不但缠上了红袖章,腰里还别上了一把手枪。红袖章别的男人也可以戴,但手枪却是不随便可以别到腰里的。正是有了这把手枪,王麻子成了造反组织的司令。在大操场上开会,王麻子可以站到台上想骂谁就骂谁,被骂的人没有一个敢还嘴。

全国都在闹文化大革命,农场也在闹。全国是毛主席领着闹,农场是王麻子领着闹。你说,王麻子是个啥地位,谁能不怕他,谁还敢和他过不去。

见到王麻子,李亮说,王叔叔好。

王麻子不会问李亮好,王麻子粗声粗气地问,放学了,不回家,干啥去?

李亮说,玩去。

王麻子说,回去给你爹说,明个我找他下棋去。

李亮说,好。

李亮不想和王麻子多说,王麻子也不想和李亮多说。李亮只想去见一个人。王麻子也想着去见一个人。

都往大房子方向走,都急着想去见一个人。只是李亮和王麻子想见的并不是一个人。

脸上有麻子不好看。王麻子找老婆,想找个好看的没有能找上。那个女人,一个眼睛坏了。安了一只假眼。说是一只狗眼。狗眼看上去也挺像真的,但不会动。一张脸上一只眼动,一只眼不动,怎么看都别扭。

起初王麻子也没有觉得有啥。老婆主要是拿来夜里边用的。用的时候,把灯吹了,眼就没有多少作用了。王麻子倒没觉得少了一点快乐。别人有了女人,不到一年就有了孩子。他抱上孩子,也是才结婚十个多月。

可自从腰里多了一把枪后,王麻子的想法就有点变了。别的男人腰里只有一把枪,他比别的男人多了一把枪。一把亮灿灿沉甸甸,一动就震天响的枪。有了这把别的男人没有的枪,王麻子多一些别的男人没有想法,也没有什么不正常。

好像大家也明白这一点。过去,王麻子见了女人,从来都不多说话。怕女人拿他脸上的麻子开玩笑。现在王麻子走到女人中,想和女人怎么开玩笑,就怎么开,女人没有一个会恼。还有的女人,因为自己家的丈夫,历史上做什么错事,怕被追究。有意去接近王麻子,向他陪笑。有的笑里边,还有愿意陪身子的意思

主动陪笑的女人,好像并没有给带给王麻子多少笑。不是王麻子条件太高,实在是因为这些主动的女人,除了一只眼比自己老婆强一点外,别的方面看不出有什么好。有些方面可能连他老婆都不如。

不过,这并不会让王麻子放弃想法。

混到了这个位置上,王麻子做梦没有想到。王麻子当然也得做一些做梦都不敢做的事了。

王麻子看上了一个上海支边女青年。

这女青年叫朱琴。

朱琴会拉小提琴。农场有几个人,会拉二胡。还没有会拉小提琴的。朱琴站在门口拉琴时,好多人跑过来,围着她身边,看她拉琴。

朱琴拉琴时,王麻子也去看了。

朱琴的脸贴在琴身上,眼睛闭着,像是枕着枕头睡着了。这时的琴声就风吹过了王米叶子。过了一会,眼睛又睁开了,这时,琴声就像从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清凉凉地从大家的心上淌过。

朱琴的眼睛的看上去又大亮。

朱琴的脸又光滑又圆润。

朱琴把白衬衣扎在腰带里,细细的腰身子随着琴声摆动着。

王麻子当时什么也没有敢想。那时,他还啥也不是。他的腰里还没有一把真的手枪。

有了这把手枪,不敢想的事,敢想了,不敢做的事,敢做了。王麻子觉得这个叫朱琴的姑娘还可以。决定和朱琴发展一下关系。

王麻子说,朱琴,你到办公室来一下。

朱琴说,有什么事?

王麻子说,有些工作上的事。

王麻子经常把人喊到他的办公室里去谈工作。不要说王麻子挎着手枪到外乱转,什么也不干。王麻子其实还是很忙的。对四类分子的管制,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对走资派的批斗方案,对中央文革小组文件的落实,全都要由王麻子来安排。

朱琴来了,问王麻子有什么工作的事要给她安排。

王麻子想不出给朱琴安排什么工作。就让朱琴帮他泡一杯茶。

朱琴把他泡好茶,把茶端给他。王麻子去接茶杯时,故意抓了一下了朱琴的手。

朱琴的脸就一下子变了,转过身走了。

朱琴走了后,王麻子有点后悔。不是后悔抓了一下朱琴的手。是后悔自己行动不够果断,不够坚决。

王麻子想,如果自己直接扑上去,把朱琴拖进里边屋子,把生米做成熟饭。那么,这会儿,就不是去找刘琴了,而是刘琴跑来找他了。女人都这样。

王麻子于是就想再喊朱琴来谈一次工作,并且,怎么谈已经想好了。王麻子有了谈成这次工作的把握后,才来喊朱琴的。

一排房子,东边一几间住女青年,西边几间住着男青年。王麻子到了东边几间房子门口,李亮到了西边几间房子门口。

李亮看到一间房子的关着,没有管那么多,一下子就推开了。王麻子看到了一间房子的门开着,不也推,只能用手敲。

王麻子一敲,里边有人说话。说,你找谁呀,我们正在洗澡,你可不能进来。

王麻子说,我是王司令,让朱琴去一下办公室,找她有事。

里边有人喊朱琴,说王司令找你有事。

朱琴说,什么事?

王麻子说,吃过饭,到办公室来一趟。

朱琴说,我知道了。

一听,朱琴说她知道了,王麻子就离开了。回到办公室等朱琴来。

李亮进到房子里,看到刘波在。刘波正在洗脸。全是刚从地里回来,身上都落了不少灰,总是要洗洗的。

一看到刘波在,李亮高兴了。马上想到,刘波洗过脸,就可以坐下来给他讲故事了。

可看到李亮,刘波脸上好像并不太高兴。洗过脸,转过身,刘波对李亮说,我有点不舒服,好像有些感冒了。今天就算了吧,等到哪天休息了,我再给你讲。

李亮没有想到刘波又病了。

最近已经好几次了,李亮一来听故事,刘波就说他有点不舒服,感冒了。

李亮是个懂事的孩子,也感冒过。知道感冒了,会很不舒服。什么话都不想说,更别说讲故事了。感冒的人只想躺在床上睡觉,别的什么都不想做。

李亮马上站起来说,哪好吧,你病了,就好好休息吧,我明天再来。

李亮就走了。

回到家,妈妈正在做饭,锅里冒着热气。看到妈妈,想起了自己感冒时喝过的姜汤。李亮说,妈,你熬一些姜汤吧。妈说,你又没有感冒,熬姜汤干吗?李亮说,刘波感冒了,给他喝。妈知道刘波对李亮可好了,马上说,行。

李亮吃过饭,姜汤要熬好了。用一个搪瓷大缸子,装了一缸子,怕跑了热气,还用盖子盖上了。

端着姜汤去大房子,一路上,李亮想快点走,好让刘波早点喝上姜汤,病快点好。又怕走快了,脚让沟坎绊住了,撒了姜汤。只好腿上和心都使劲,不太长一段路,李亮走过来,走到刘波房子门口,脸上身上全出了汗。

端着姜汤,门不好开。站在门口喊了一声。里边没有吭声。看来刘波睡着了。侧过身子,用肩膀把门推开。看到床上铺着被子。被子鼓起来了一些,看不到刘波的头,看来,他把自己捂在被子里边正发汗呢。

走进来,赶紧把姜汤放到桌子上。转过身去喊躺在床上的刘波。对刘波说,喝了姜汤再发汗,会好得更快。李亮说了想说的话,可刘波还是躺在被窝里不动。看来光说话是不会让刘波波醒了。李亮伸出手,去掀刘波的被子。

被子掀开了。李亮愣住了。被子里头,只有只有一个横过来的枕头,没有刘波。

刘波没有在床上,没有在被窝里。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在房子里。李亮没有想到。李亮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李亮站在那里想了好一会。

想了一会,也没有想出什么。李亮想刘波可以上厕所去了,过一会就会回来了。李亮不坐在床边等了一阵子。厕所就在房子后边,去上厕所根本用不了多大一会。李亮急了,想着刘波这是去了什么地方,怎么还不赶紧回来。再等下去,姜汤就会凉了。

李亮不想了,走出门去找刘波。他只想赶快把刘波找回来喝姜汤。

一个生产连队。大人小孩子全算上,也不到五百人。住的房子,全集中在一块空地上。想找一个人容易得很。李亮跑出屋子后,又不停地跑,跑了不到多大一会,就把连队跑遍了。遇到了不少人,一些人问他跑什么。他说找一个人。问他找谁,他说,你们看见刘波没有。都说没有。转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房子门口。一下子把门推开,想着刘波肯定已经坐在床边喝姜汤了。可姜汤还在,一点也没少,但却已经有了凉意了。

李亮还不甘心,又走出来。这一回往刚才没跑过的地方跑。跑到了常去的树林里。看到了树上的鸟窝。马上朝树上爬去。

往树上爬,不是为了去掏鸟窝。这会儿,李亮没这个心情。李亮上树,心里还是想的找到刘波。当然,刘波不会在树上。刘波什么地方都可能去,就是不可能到树上去。刘波不会爬树。

不要说李亮爬到树上找刘波是个很傻的行动。你们也许一点儿也没有想到,这天黄昏时分,李亮还真的是爬到了树上以后才找到了刘波。

就在李亮往树上爬时,王麻子在办公室里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大食堂开过饭已经好长时间了。好多人吃过了饭没有事干,从屋子里走出来在大操场上打扑克抽烟转悠和聊天。可朱琴还没有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门口。

王麻子可不想这么一直等下去,他决定再去喊一趟朱琴。

到朱琴住的房子门口,门口站了好几个女青年。王麻子问她们,朱琴在不在?她们说,不在。王麻子想着她是不是骗他,就说她们胡说说她不在屋子里在什么地方?女青年们说你不信自己进去看。说着她们打开了门。王麻子真的走了进去。一看朱琴果然不在屋子里。

王麻子从屋子里走出来,问朱琴去了什么地方了?一个女青年说,一吃过饭,她就走了,我们还以她去你办公室了。

王麻子愣住了。还没有喊谁去他的办公室有说不去的。更没有说了要去的敢不去的。王麻子的手下意识地去摸了一下腰间的枪。这不是给不给他面子的事,这是对文化大革命态度的问题。他已经作为这个地方的代表去参加过好几次跨地区的革命行动了。

王麻子没有想到朱琴敢骗他,敢戏弄他。他决定马上去找朱琴,找到朱琴后,再给她好好把这笔帐算一算。

站得高,看得远.,看得远,一些站在地上看不到的地方,这会儿就看到了。李亮爬到树上往四周看,就看到了刘波。

李亮没有一下子看到刘波,他先看到了苜蓿地。苜蓿地里长着苜蓿。苜蓿是一种草。不过这个草,不是野生的。是人种出来的。刚开出的地,一般都会先种上苜蓿。苜蓿草生命力很强,不怕碱,不怕干旱。刚开过的荒地,把种子一撒,不用管,马上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又密又深。苜蓿草也开花,开的花不大,是紫色的。这是一块很大的苜蓿地,一眼望不到边。这些苜蓿草马上就可以收割了,收下的草垛像山一样立在那里,冬天再长,再冷,下再厚的雪,农场的马牛羊都不怕,有这些苜蓿草,它们不会被饿着。已经成熟的苜蓿草连成一片,个大海子,风一吹,翻着波浪,杆子高,枝子肥,叶儿绿,花儿紫,翻出的波浪很好看。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