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万事万物,有小有大。有人喜欢“小”,有人喜欢“大”,亦有人喜欢不小不大之“中”者。喜欢“小”者,以“小巧玲珑”、“小家碧玉”为美,推之于国家,则以为“小国寡民”别有情趣;喜欢“大”者,以“大气磅礴”、“大笔如椽”为美,推之于国家者,则以为“大一统”、“大而全”才为正道;那喜欢不大不小的中间派,我们可以视其骑墙、亦可视其中庸,不去详述,且看“小”与“大”之别。
“小”与“大”相互对立,又互相包容。“小”能扩“大”,“大”能化“小”,互相又可转化。于是人们的好恶之情亦能随之辩证地变化着。
当喜欢“小”者想像着未来一个“大一统”的新新中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之时,他们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与担心油然而生,一个“庞大”的“中华”真真切切地吓住了他们!
于是,他们竭力地推广着他们的“小”之理:让“大中华”四分五裂吧,七零八落吧,重回到“春秋战国”、“三国鼎立”或者“南北分治”的状态,因为“小”不会对人构成威胁。
照此理论,但凡“威胁”皆由“大”生。果真如此吗?未必!国不分“大小”,各有其国,“小”国中有霸权主义,“大”国中亦有和平主义。“小”与“大”不是产生威胁的根源。
既然威胁的根源不在于“大”与“小”,那么就只不过在于“大”与“小”中的某些“威胁分子”,正是他们在制造威胁,而不是“小”与“大”本身造成了威胁!
喜欢“大”者以为,大能包容、大能统一,统一文化、统一经济,统一一切应该统一、不该分裂的一切。
无论喜欢“大”还是喜欢“小”,全都不要以强势压制对方,强迫别人。人各有其志,认识事物,视点、角度各个不同,不能强求,也无法强求,只能无奈地等待着“小”与“大”的最后抉择,让生命在等待中由“大”化“小”,慢慢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