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1)

作者:张士敏    更新时间:2014-06-10 11:16:10

1

玛丽的事情顺利改决使田林放下包袱。他又在一家衣厂找了个烫衣工作,计件多劳多得、他只做半天、其余时间到一家英文学校补习英文、同时在一家驾驶学校学汽车驾驶、准备考纽约驾驶执照。他想:二年内取得绿卡,那时他的英语水平也会有很大提高、可以找份稳定、好些的工作,再买辆汽车,这样就能实现他的美国梦。

这天下午他参加路考。纽约的路考其难度和吹毛求疵全美闻名,一般人考二、三次家常便饭,不少人考四、五次甚至六、七次,他却一次通过,怎能不令他高兴。

美国没有身份证,附有照片的驾照等同于身份证,而汽车则是美国的象征。现在他有了 “身份证”再弄个 “象征”,不就像回事了吗?

他觉得似乎有神灵保佑,一切那么顺利。当然、也还有遗憾一一闻静的离去;不过他相信他能找到她、并使之回到他身边。

“田先生,报告你个好消息。”他刚踏进房门细胞眨着红眼睛喜滋滋地跟进来。这女人就是有这等本领,若是她要找你,你前脚跨进门、她后脚就能跟进来,好像她一直隐匿在某个角落掌握着你的一举一动,极其准确。碰上心情不佳,他会给她看脸色;不过今天心情很好,也无所谓。

“看你乐的。”田林发觉细胞似乎比他更为高兴,揶揄地: “捡到皮夹子啦?里面有多少钱?”

“嘿、这比拾到皮夹子还开心。”细胞笑得合不拢嘴, “捡皮夹子一次性的、哪能天天拾到皮夹子。这次是宝大祥一一保赚钱。”

“谁保你赚钱?”他问。

“华美公司,左一丁。”

“你说他呀。”

“告诉你、上星期我拼拼凑凑将一万元存进华美,老左按吃年夜饭时说的一分二厘的月息,昨天就付给我头一个月的利息一千二百元。”细胞眉飞色舞, “你想想每月一千二,一年光利息就是一万二,我再投进去、利滚利,用不着几年我不就发财了吗?”

“他同你签合同了吗?”

“签了。”细胞掏出一叠材料,一副老有经验的样子, “不签合同咋行?”

田林翻阅,大部份是英文,不过他还能看懂,都是有关华美公司资料。有纽约州政府发的华美国际投资发展公司注册登记证,银行资金证明等等。其中有一份中文合同复印件,其上标明:甲方李三囡、乙方华美国际投资发展公司。甲方投资乙方美金一万元,乙方按月息12%计算、每月付给甲方利息美金一千二百元,期限一年。李三囡和左一丁分别签字。

“还经过著名史帝夫大律师楼公证呢。”细胞指着旁边一行盖有英文的图章和签字。

“手续嘛好像没啥问题。”田林思考。

“你是不是还信不过这家公司?”细胞揣度。

“我也说不清,总有点吃不准。”

“我再给你看份东西。”细胞又取出一张折叠的报纸。

田林打开,是大陆的某某报。这是一份相当有影响的报纸,在显著地位登载着一篇题为:<<为祖国改革开放献策出力、为海外投资牵线搭桥一一记美国纽约华美国际投资发展公司>>的大块文章。

“大陆的报纸不像这儿、是党报、把关很严。”细胞说, “我相信他们不会瞎说。”

“这倒是。”对此田林有同感,对华美公司来说某种程度上这张报纸和这篇文章要比那个纽约州的登记执照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你不想投资一些?”细胞试探地问。

“原来你是替左一丁拉生意。”田林恍然大悟, “姓左的给你多少好处?”

“没有,他哪给啥好处。”细胞矢口否认,其实是说谎,她确是受左一丁之托,替他拉投资。一号目标便是田林。讲定成功一笔给她投资额7%的佣金,她积极性自然高。 “你知道、我没啥文化、这些东西让你替我看看,心里好更有底。”她继续表白, “当然、如果你觉着合算也不妨投一点试试,反正你油水足。”

“又来了,”田林说, “你就看象我那几万块保险赔偿金。”

“田先生,你这啥话?”细胞满脸堆笑, “你的钱就是你的钱、我再看象也到不了我口袋里。不过我是替你可惜,你想想、现在美国银行年利率最高才五厘,你这钱放在银行里多不合算,还不等于白给他们用。若是投资华美,那就不得了,我替你算过,每个月光利息你可进账一万元。你还不笃定亨福?根本用不着打工和为别的事儿动脑筋发愁。”

田林思索。细胞的话说到他心里,他一直觉得美国银行利率太低了,而且少得可怜的一点利息还要交税,太不合算。有啥办法能使手头这点几乎用生命换来的钞票更快的增值?看来只有走华美公司的路。在此之前对华美和左一丁他总有点吃不准,但是看了面前的这些材料、特别是大陆报纸上文章他心动了。

“田先生,怎么样?”细胞窥视出他的心思,悄声问。

“我想到华美公司去一下,当面同左一丁谈谈。”

“好呀,现在就可以去。”细胞十分起劲。

“现在?-----”

“对呀、我这就给老左打电话,你到他们公司一看就知道,嘿,真气派。”细胞说着就拨电话: “你是左先生吗?我是李三囡,田先生想和你说话。”将听筒交给田林。

“田林兄,好久不见,近来好吗?”听筒里传来左一丁那富有感染力热情洋溢的声音。

“瞎混呗,不能同老兄比。”

“哪里话呀,”左一丁谦虚, “欢迎阁下有空时来本公司参观指教。”

“我现在就有空。”

“好呀、我请你到世贸大厦110层顶楼餐厅吃晚饭、看曼哈顿夜景。”

“吃饭就不必了,主要看看你。”这是实话,他目的是考察一下、看看这个华美公司到底怎么样?最後再作决定。

“好,我恭候,你让细胞一起来。”

两人乘地铁越过东河(EastRiver),一小时后抵达位于曼哈顿最南端的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大厦。田林不止一次路过此处,但未曾进来过。进来一看,这座昔日世界笫一的巨厦果然名不虚传,其高大、雄伟、富丽自不必说,里面的墙壁、地面、屋顶、电梯、灯具和各种装饰物所有一切全都闪闪发光,豪华气派、精美绝伦。

“你想华美公司能设在这儿多不简单。”细胞赞叹。

田林没开腔,不过他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说法。

“华美是在72楼?”田林问细胞。

“对,72楼,我来过。”

田林从未乘过如此快捷稳当的电梯,72层的楼面顷刻间便抵达、几乎没感觉到。

“二位好。”一位身穿紫罗兰套装、体态丰满、双目含情、颇为迷人的小姐从桌後站起来热情地迎接他俩。

“这是田先生,左先生的好朋友。”细胞为双方介绍, “这是洪梅小姐,公司办公室主任。”

“你好。”田林正触到对方目光,这女人相当风骚。

“田先生,”洪梅笑吟吟地说, “左先生正在等你哩,请进吧。”

“谢谢。”

没等田林进去左一丁已迎出来。

“田兄,你好,欢迎光临。”左一丁与田林紧紧相握。今天他穿一套银灰色法国名牌西装、系一条紫红领带, “赫鲁晓夫庄稼地”照样梳得滴光水滑。其气度作派俨然大老板。

“左兄你真发啦,”田林说, “瞧你爬这么高。”

“哪里、哪里,”左一丁谦虚, “我也是打工。来,参观、参观。登高望远、这儿风光还是不错的。”

“田先生,”细胞说, “你看看下面、多漂亮。”

田林走近窗口、临窗下望,那一幢幢在地面必须仰望的大厦现在几乎全在脚下,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变成狭窄的小弄堂,汽车像玩具缓缓地爬行。落日像一只稚嫩的蛋黄悬浮于哈德逊河上空,它那金色的光华给天际云霞和地面群厦全都镀上一层金,辉煌灿烂。

“这儿才72层,”左一丁说, “待会儿我们到顶上110层去、看起来还要壮观哩。”

田林能想像。他惊叹人类的文明和创造。

左一丁又让他欣赏壁上悬挂的镜框,有大陆著名书法家、画家赠给华美公司的条幅、国画,特别显眼的是几位领导人的提字,中国人最相信这些。在这尔虞我诈、陷井处处的商海里,对一个公司来说这无疑是最过硬、最权威的认证,是花钱也买不到的金字招牌。

“请坐。”左一丁指着一圈宽大意大利沙发。

田林坐下,倒底名牌,那沙发确是舒服。

“怎么样?”左一丁撸撸他那几根珍贵的头发、微笑问。

田林知道左一丁是想听他对华美公司的评价。其实看了细胞带来的材料和大陆报纸,他已经认可,现在再看看这间公司办公室和墙上的挂件更没说的。但他不想表现太热情,含混地说:

“可以。”

左一丁知道他的心态,说可以就不错。

“田先生己经决定投资。”细胞快人快话。

“噢,”左一丁早己看出端倪,但是不露声色,此刻细胞将话挑开,便说: “田兄来投资加盟我们十分欢迎,对华美公司的情况我想你已了然于胸,用不着我再说。我们保你一本万利、财源滚滚。你是财主,打算投多少?”

“我想投两万吧。”

“这么少?”左一丁略显失望,田林是他目标中的大户。

“田先生多投一点嘛。”细胞劝说, “投得多利息也多,你又不是没钱,我看投个五万。”

“不啦,先来两万试试,看进展再说。”田林坚持。他反复考虑过,先少来点,不能太冒险。

“也好,先试试。”左一丁看出苗头,不能勉强,落落大方地说。

“利息怎么算?”田林问。

“照规定,月息一分二厘。”左一丁说, “二万元每月二千四百元。”

“怎么支付呢?”

“笫一次你在二万元中扣去二千四,给我一万七千六百元,就算作二万元。以后每个月的月中我们付给你利息。”

“行!”田林觉得这还可以。

“OK!这就签合同。”

2

曼哈顿,艾尔文大厦60层史帝夫律师楼总部办公室。

魁梧、硕壮、年近花甲的杰姆-史帝夫端坐在他那巨大的靠背椅上。一个标准盎格鲁撒格逊式的鹰钩鼻,深陷的蓝眼睛,紧绷的脸和刮得发青的下巴,看上去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气势和威严。他祖先来自遥远的英伦三岛,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是苏格兰人。按美式幽默,他是那种一半想喝醉,一半却不想付钱(指两民族的特性)的人。当然、这是玩笑,实际上老史帝夫是个极精明、极厉害的角色,他从不喝醉当然也不会多付酒钱。三十年前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美国司法界哈佛是头牌。傲人的学历,数十年的经验使他登上大律师的宝座。

他原来只做美国人生意,几年前发现赴美华人愈来愈多,便将触须伸向华人社会,在唐人街、艾姆赫斯特、法拉盛等华人聚居的地方设立办事处,不仅进行各项移民业务,还受理各种意外事故赔偿和民事、刑事诉讼。如今他麾下有70名工作人员,其中8名华人,个个像他一样精明能干。他们不仅熟悉中、英文,还通晓粤、闽、温州等数种中国方言,为他的帝国带来滚滚财富。

他用一只粗大多毛的手指在桌边轻轻敲着鼓点,这是他思考的习惯动作。蓦然,他停住,伸手按桌上的对讲机,重浊但威严地说:

“蓓蒂,让方立即来我这儿。”

“是。”一个女人恭敬地回答。

“笃!笃!-----”不一会响起轻轻敲门声,声音里含着胆怯和敬畏。

“进来。”

“史帝夫先生,你找我?”瘦长、西装笔挺的方四清轻轻推开房门走进来。

“是的。”

像士兵晋见首长,方四清笔端笔正地站立着,隔着面前宽大、像床铺似的橡木写字台望着史帝夫刮得发青严肃的脸。准备听取老家伙的指示。半年前,经过一番激烈竞争,他被史帝夫选中,战胜几十名应试者进入这幢大厦。他感到非常骄傲。法律在美国是一行热门,容易赚钱;但是要领到律师执照、自己开业那是非常困难的,除相应学位还要花很长时间在律师楼里打工磨练积蓄经验。史帝夫律师楼是纽约乃至美国有名的,济身进来无疑是镀金,对将来发展大有好处。老史帝夫既严格又挑剔,经三个月的试用,老家伙虽然认可;他还得勤勤恳恳、小心谨慎。

“请坐。”史帝夫指着对面的椅子。

“谢谢!”以往谈话都是站着,想不到今天老家伙却赐坐,方四清有点受宠若惊。他在椅子上坐下,但仍不敢放松自己靠在椅背上,上身挺直前顷,一副随时听取指示并全力以赴的架势。

“方,上次田林那件车祸索赔案你办得不错。”史帝夫说。

“谢谢!”方四清礼貌而又谦虚地回答。心想,今儿又是赐坐又是夸奖老家伙怎么啦?

“你应该想办法弄多一些这样的案子。”

“我也希望如此。”方四清的小眼睛望着老家伙铁青的下巴,小心地说, “不过这种事可遇不可求。”

“NO!NO!”史帝夫连说两个NO。

“............”方四清神情紧张,不知自已说错什么。

“你不能坐着等待。”史帝夫挺直身子,深陷的蓝眼睛盯着他, “方,你应该走出大楼、走出办公室,去争取、去开拓、去创造。”

“开拓?创造?”方四清自语、心想,这种事情也好开拓创造?

“昨天我见到华美公司经理左先生,他告诉我,人们对田林所获得的赔偿羡慕不已,特别是一位叫细胞的老太太你认识?”

“认识,她就住在田林那幢房子地下室。”

“她真希望这种事情自已也能碰上,非常渴望。”

“渴望归渴望,车祸不一定会临到她身上。”

“NO!NO!为什么一定要车祸。”史帝夫望着窗外,空中正飘着细密的雪花, “纽约的冬季是严酷的、像这样下雪天人们很容易摔跤,尤其老年人,我们更应特别关注他们。”说完两只蓝眼睛定定地直视着他。

四目相对,方四清读懂老家伙眼中的含意,不由抖了一下。美国人离不开律师,美国最坏、最可恶的也是律师。当然,并非个个如此,但其中不少人为了钱,可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栽赃、造假样样都来。面前这老家伙也不例外。当然,他说得官面堂皇,无懈可击,这正是他的狡猾和高明处。

“方,我知道你很能干。”史帝夫加重语气, “我们律师楼准备成立中国部,我想由你来负责,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胡萝卜已经抛过来,就看他的了。

“史帝夫先生,我想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OK!”史帝夫站起来伸出大手。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