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记》后记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2-07 13:36:51

《南冠剑》是继《史荣东剧作选》之后第二部剧作选,该书收集了四部大戏剧本,即:新编九场昆曲《南冠剑》、九场话剧《光武中兴》、八场历史剧《金瓜记》与八场现代戏《生死情缘》。《南冠剑》能够出版问世,首先感谢新报主编夏寒先生和钟淑琴老师热忱,不计成本为我散文集《荷塘晨色》、剧作选《南冠剑》培树成荫,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做到这点是非常难人可贵的。

《南冠剑》剧本创作酝酿了十几个春秋,自从读了《历代书信注》中“狱中上母亲书”与《元明散曲精华》中“【双调】江儿水•无题”、“【仙吕】傍妆台•自叙”,被少年英雄夏完淳的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所震撼,被他托山揽虹的横溢才华所折服。为此,我曾写过《一剪梅》、《江城子》两阙,然而仍觉得胸襟未酣,难以表叙对夏公的景仰与遭遇的感慨。用什么文学样式生动地表述他的精神面貌,这似乎难以寻找的钥匙,于是,觅觅寻寻找了十几个春来秋去,蓦然之间,我发现了昆曲体裁似乎最能表现夏完淳的文采勃发与大义凛然。当然,创作一部大型昆曲剧本也是我几十年的夙愿,以前我也写过像《萼梅》剧本,从昆曲角度来讲是不成熟的,然而,昆曲是剧本中最难写的,它不像其它剧本只要唱词流畅再加上押韵就可以张口开唱了。昆曲讲究度曲有序、曲牌有定、幽雅飘逸、意境秀曼,可以说,昆曲是诗与景的交融;曲与戏的融通;情与义的碰撞;歌与舞的辉映。2006年酷夏,近40度的高温像把火点然了我创作《南冠剑》的激情,创作的“火山”迸发了,每周写一场戏(包括曲牌),二个多月日日夜夜我就像入了魔,风风火火地铸造狱中之剑——《南冠剑》!

后经修改呈请上海昆剧团斧正,上昆艺术中心老师们非常热心,及时对拙作去芜存青,提出不足之处和修改方向。我思索再三,对《南冠剑》作较大的改动,

此后,昆剧团团长会议对《南冠剑》剧本进行认真讨论,并通过上报艺术委员会。我深知要把《南冠剑》搬上舞台有多少路要走,现在首要的是把《南冠剑》出版问世,这可能是迈向舞台的第一步。为什么定名为南冠剑?南冠即狱也。剧中人物都表现出“狱剑”精神风貌。我写过数百篇文学、戏剧作品,恐怕散文《荷塘晨色》、昆曲《南冠剑》打磨最久,最为认真的。

    《光武中兴》是我第一部大型话剧本子,为了创作这个本子,几年来阅读大量历史书籍,仅笔记就摘录了厚厚的大半本日记本,那几年,我几乎是图书馆常客,阅览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等,其间还上了好几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函授班(其中被评为优秀学员),边学边写,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多少夜伏案而眠,笔转星斗;不知多少日激情勃发,纸卷风雷,几经冬夏,三改其稿而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剧本》编委柏松龄老师该《光武中兴》作了较高的点评,她说,“戏剧矛盾冲突起伏宕荡,人物性格鲜晌,是一部较好的历史题材戏,有着较强的时代意义”。刘玉田先生是在全国庐山笔会上认识的,他主编的《金银花》、《热土》杂志在河南很有影响,我有幸的有四、五个大型剧本在他支持下发表。九场话剧《光武中兴》是一篇洋洋四、五万字的大型剧本,刘主编在他病重之际做出惊人之举,把该剧本发表在《热土》创刊号上,占杂志约一半,这是破天荒的,后来又获市文优秀作品奖。刘主编早已骑鹤而去,今天《光武中兴》出版以告慰刘主编在天之灵,缅怀他对文化的扶育。他若在天堂有知见到《光武中兴》出版肯定欣慰地笑了。

《金瓜记》是历史题材的古装戏,刻画的是早期变革图强的魏文侯形象。是多年前写的,作了多次修改。著名剧作家王健民老师在身前对它倾注了心血,提出过修改意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生死情缘》是赵咏森先生所著的《远去的飘流瓶》书中“一本泛黄的笔记簿”小说改编而成的。正因为小说深深打动我,才有了剧本《生死情缘》。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伤赵先生原作精要,所以附上原作,供读者点评。

 我对剧本取材大多数是历史事件,在历史事件中发掘人物个性与体现个性的细节,发掘犹如挖井,风韵自在挖井之中。我在修改四个剧本时,力图营造四个震撼,即《南冠剑》的“天无道,杀人龙”;《光武中兴》的“理正大于天”;《金瓜记》的“法峻高于情”;《生死情缘》的“情真高于缘”。

陈达明先生系中国戏剧作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感谢他在度高温中为《南冠剑》作序,并对该书作了肯定和褒扬。我将以陈老师点评为指针,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使剧本创作不断有戏。还有感谢刘希平的热忱,为《南冠剑》校正时提出多有见解的意见。

 戏剧是文学样式中最难写的,它不像小说、散文那样由作者娓娓道叙说,驰骋海阔天空之间。戏一开场就用场景、道具,人物往台上一个“亮相”,往往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一个立体“亮”点。而人物表现在“唱”、“念”、“做”、“打”上,还在于人与场景、音乐、灯光的“正托”、“反托”、“暗托”、“侧托”等艺术手段。一部好戏应当悬念丛生,矛盾冲突起伏宕荡,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无论是“主角”、“配角”“龙套”、“正角”、“反角”、“丑角”都应串成一台打动人的戏。戏的“起”、“承”、“转”、“合”都要引人入胜,“拿住人”。戏既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南冠剑》不足之处俯首皆得,有读者良师益友的关爱,肯定教诲多多矣!

《南冠剑》不足之处俯首皆得,有读者良师益友的关爱,肯定教诲多多矣!

史 荣 东

                                   2008年7月年于沪上“苦行斋”新居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