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绸之路记(11)葡萄沟与阿凡提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4 11:26:16

从火焰山出来,经过地方路边有一片片低矮的葡萄架,也有像箱子似的房子,房子漏空通风,都在荒漠高温之处,我猜想,这可能是晾葡萄的房子。

到了葡萄沟已是下午7点多钟,太阳仍日高三丈。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中央。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我们鱼贯似进入景区,游览一遍,似乎觉得葡萄沟除了5A级售票处,园内除了高高的葡萄架上未成的葡萄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圈点的景点,难免失望。葡萄沟内有处阿凡提故居。阿凡提是我自小喜爱的人物,他是一位活跃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他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我不知道此处与阿凡提有什么联系,自然提不起兴趣。

接下来参观民族村,一进院子,一眼看去长长台子上放着西瓜,葡萄干等物。“男士上座,女士下座。”主人热情,并自我介绍说:“我是这里村长,有26年的老党员,今天贵宾光临,吃西瓜,看美丽维吾儿姑娘跳舞。”吃瓜看舞后,请大家看他们家种的葡萄干。台上放着二十多种葡萄干,品相不错,每公斤60—200元不等,自然引来不少游客购买。从民族村出来,是上灯时分。

吐鲁番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据《史记》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之地是开辟西域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吐鲁番地处盆地,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夏季漫长,平均152天,7月份最热,达40℃以上,素有“火州”、“风库”之说。

2015年7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