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实习作者

暂无

还没有填写个性签名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个人生的大悲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我这一辈子》的创作,正值老舍文学道路上“第一高峰”,他的艺术风格也就显得十分突出。他特别善于用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来反映社会生活里的大冲撞,他的笔触不是直接介入而是自然延伸到民族的命运中,让读者从他诙谐与幽默的文笔中品味生活的沉重。

    更新时间:2014-06-17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

    更新时间:2014-06-17

  • 小坡的生日

    小坡的生日

    本书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境,但也隐含了作者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老舍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文中说道:“希望还能再写一两本这样的小书,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我愿永远作‘孩子头儿’。对过去的一切,我不十分敬重;历史中没有比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更有价值的。我爱孩子,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历史的新页,印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我们只能向那里望一望,可也就够痛快的了,那里是希望。”

    更新时间:2014-06-17

  • 赵子曰

    赵子曰

    老舍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赵子曰》写的是住在北京“天台公寓”的一群大学生的灰色生活。这里有“古老的青年”周少濂,有“年少无知的流氓”欧阳天风,有“过激党”分子李纯景,有“一举一动都带着洋味儿”的武端,有“好象绸缎庄的少掌柜”的莫大年,当然更有“天字第一号”的粗鲁好心的财神爷赵子曰。他们胡吃,闷睡,瞎起哄,那么一天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这些学生是以赵子曰为中心的,这是因为他资格最老,更主要的是他最有钱,挥金如土,那些哥儿们都可以揩他点油儿。这样,以赵子曰的名字作为书名也就名正而言顺了。

    更新时间:2014-06-17

  • 文博士

    文博士

    《文博士》讲的是留美博士文博士,是一个不学无术却精于权术的文痞政客,他打着留美博士的洋招牌,招摇撞骗,巴结权贵,钻营到名利双收的“专员”肥缺。他虽然也爱钱,但深知要弄钱,就得做官。因此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是“钱本位加官本位”的二位一体。老舍用戏谑嘲讽的犀利笔锋,鞭挞了旧中国“儒林”中的丑类。

    更新时间:2014-06-17

  • 无名高地有了名

    无名高地有了名

    一九五三年十月,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保卫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

    更新时间:2014-06-17

  • 离婚

    离婚

    《离婚》,是一个老舍式的绝大幽默。他将目光投向北平几个小科员的家庭:三四对男女,正派的或不那么正派的,有文化的或没什么文化的,都在走马灯似的闹离婚。尽管开始的时候有些“悲壮”,但是顾面子、讲“良心”、知足安命、敷衍凑合,这些市民阶层的庸常哲学阻碍了他们的理性抉择。结果大家闹了个够,谁也没有离成婚。

    更新时间:2014-06-17

  • 牛天赐传

    牛天赐传

    作家老舍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老舍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更新时间:2014-06-17

  • 鼓书艺人

    鼓书艺人

    过去艺人们有句古话“一辈子作艺,三辈子遭罪”。本书讲述了大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苦难经历:宝庆胞兄宝森被日本军炸死;女儿秀莲与进步作家孟良的婚事告吹后,又被张文糟蹋;嫁出去的女儿大凤也被抛弃。《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更新时间:2014-06-17

  • 赶集

    赶集

    这里的赶集不是逢一四七或二五八到集上去卖两只鸡或买二斗米的意思,不是;这是说这本集子里的十几篇东西都是赶出来的。几句话就足以说明这个:我本来不大写短篇小说,因为不会。可是自从沪战后,刊物增多,各处找我写文章;既蒙赏脸,怎好不捧场?同时写几个长篇,自然是作不到的,于是由靠背戏改唱短打。这么一来,快信便接得更多:既肯写短篇了,还有什么说的?写吧,伙计!三天的工夫还赶不出五千字来?少点也行啊!无论怎着吧,赶一篇,要快!话说得很自己,我也就不好意思,于是天昏地暗,胡扯一番;明知写得不成东西,还没法不硬着头皮干。到如今居然凑成这么一小堆堆了!

    更新时间:2014-06-17

  • 火车集

    火车集

    《火车集》是老舍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写于1939年,上海杂志公司1939年8月初版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革”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

    更新时间:2014-06-17

  • 蛤藻集

    蛤藻集

    《蛤藻集》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936年。收入此集的有六短篇,一中篇;都是在青岛写成的。收录了《老字号》、《断魂枪》、《听来的故事》、《新时代的旧悲剧》、《且说尾里》、《新韩穆烈德》、《哀棨》、《不成问题的问题》等。前附老舍序。1936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这是老舍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它流露了老舍对青岛的眷恋之情。

    更新时间:2014-06-17

  • 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是老舍先生在1963年编选的集子,它的副标题是《论文学语言及其他》。这是他自编的唯一一本标明论著的集子,无论对老舍先生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是件稀罕的事,足见它在老舍先生的心中的分量该有多重。本书是老舍先生指导青年读者学习写作的入门书,内容涉及写作中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如:“对话”、“人物语言”、“叙述与描写”、“文病”、“比喻”、“简练”等。老舍先生列举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手把手”地辅导大家该如何运用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写作。这本书是老舍先生一生写作经验的精华,是他创作心血的结晶,是他在文学语言理论建树上的一大功绩,是他献给所有人的礼物,对于作家和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更是重要,认真阅读,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像老舍先生希望的那样,做到“出口成章”。

    更新时间:2014-06-17

最新热帖
最新好书推荐
  • 中国与巴西短篇小说集(双语版)

    中国与巴西短篇......

    作者:中国与巴西......

  • 异木棉集市

    异木棉集市

    作者:野伶

  • 爆炸

    爆炸

    作者:荆歌

图片
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