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肖澜

滕肖澜资深作家

暂无

还没有填写个性签名

  • 滕肖澜:上海码字匠如何得鲁奖

    作者:徐芳 徐芳:你的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获得今年的鲁迅文学奖,能说说这个奖对你的意义吗?滕肖澜:《美丽的日子》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中篇,但并非最喜欢。它属于那种在构思、细节、文笔等各方面都发挥得比较稳定的小说。可能综合分比较高。发表后,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记得当时交给《人民文学》,不到一周,先是宁小龄老师,再是李敬泽老师,先后发短信给我,夸这篇小说写得好。然后几乎所有的选刊都转载了,包括《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等。还上了那一年的小说学会排行榜。第二年得了个“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李敬泽老师的授奖词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篇小说里的‘勾心斗角’,但我不是因为勾心斗角而喜欢它,我也看不出小说一味地勾心斗角有什么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婆婆......

    2014-11-24 13:18

  • 《美丽的日子》与一番话

    来源:《小说选刊》 滕肖澜 我在上海长大。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上海是烂漫多姿的,像颗夜明珠,美艳不可方物。而在我看来,上海只不过是个过日子的地方,很实实在在的地方。绝非五彩斑斓,而是再单调不过的颜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鸡鸡狗狗。上海人眼里的上海,并不是直升机航拍下的那个不夜城。真正的上海人的日子,航拍是不屑于拍摄的,是略过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上海人的不易与艰苦。上海人常被笑话成“小家子气”、“门槛精”——其实这都是过日子的算计与心思,也作孽兮兮。若真是居高临下,光鲜到了极点,又何需如此?上海的日子,与别处并没什么不同。如小说里所写的——“东方明珠与金茂大厦又不能当饭吃。小老百姓过日子,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美丽的日子》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故事。一......

    2014-11-24 13:14

  • 臧策:滕肖澜中短篇小说发现的智慧

    来源:《文艺报》 我至今和滕肖澜还没见过面,对她的了解全凭读她的小说。从“知人论世”这一条上说虽有缺憾,倒也省却了许多人情世故方面的顾虑,就文本谈文本,却也清爽。滕肖澜的小说里,中篇写得最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篇《你来我往》(《人民文学》2006年第12期)。由此我便也关注起这位叫滕肖澜的青年女作家了。《你来我往》应该算是新世纪这十年里,写得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故事框架是个非常有趣的三角关系,犹如一种特殊的“三角债”。在这个三角关系中,真正操控着局面的主角,其实不是掌握着大权的官僚马副总,也不是讨要抚恤金的苦主刘芳芳,而是那个貌似身处最底层,却早熟得可怕的十几岁的小女孩王琴。小说里的这种三角关系其实是一种“潜规则”的关系,当正常的司法关系、伦理关系与人际关系因......

    2014-11-24 13:13

  • 滕肖澜《美丽的日子》未成沉醉意先融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何向阳肖澜的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人民文学》2010年第5期)写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与我们见到的其他小说不同,这两个女人的关系,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绝对对立的一对关系,比如对于爱情,只能惟一的那种关系——虽然她们都深爱着同一个男人——只是这个男人之于其中的一个是母子关系,之于另一个是未婚夫妻关系。这两个女人间的“战争”,其实是两代女人间由来已久的战争,也是“本土”与“外来闯入者”之间的战争,更是历代文学作品中已得到充分表达了的“婆媳之战”——虽然小说的前三分之二部分两个女人之间的“婆媳”关系还在微妙的确立过程中。  婆媳关系,可能是最能反映中国家庭伦理与纲常结构的焦点之一,也是各种矛盾的集聚地。那么,滕肖澜借《美丽的日子》......

    2014-10-10 13:13

最新热帖
最新好书推荐
  • 中国与巴西短篇小说集(双语版)

    中国与巴西短篇......

    作者:中国与巴西......

  • 异木棉集市

    异木棉集市

    作者:野伶

  • 爆炸

    爆炸

    作者:荆歌

图片
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