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

王安忆知名作家

暂无

还没有填写个性签名

王安忆,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1954年3月出生于南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是中国当代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的女作家,被视为文革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王安忆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儿童文学作品等等,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小鲍庄》《流逝》《富萍》等等。





作家简介

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母亲作家茹志鹃,父亲剧作家王啸平,自幼受母亲影响很深。

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并在上海读小学。

1970年,初中毕业后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

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 

1976年,在《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

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

198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 

1981年初结婚,丈夫李章,结婚时为徐州某乐团指挥,后调入上海音乐出版社任编辑,曾编辑出版文学传记《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1981年,因旺盛的创作欲以及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旷职离开《儿童时代》到徐州写作,完成《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

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小鲍庄》引起回响,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6年应邀访美。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1996年发表个人最著名的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

2001年获第一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

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1年获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成就荣誉

1981年《本次列车的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5年-1986年《小鲍庄》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6年《纪实与虚构》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

1996年《长恨歌》获选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1998年《长恨歌》获选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1999年《长恨歌》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1年获第一届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2001年《富萍》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02年《上种红菱下种藕》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联合报读书 人最佳书奖文学类

2003年《富萍》获选「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

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5年《遍地枭雄》获 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

2008年《启蒙时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

2008年《启蒙时代》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评审团奖

2011年《天香》获“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

2012年《天香》获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5] 

2012年《天香》获第四届红楼梦奖首奖

2012年《教育的意义》获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个人作品

长篇小说

《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

《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

《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

小说集

《雨,沙沙沙》《黑黑白白》《流逝》《尾声》

《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乌托邦诗篇》《荒山之恋》

《伤心太平洋》《海上繁华梦》《香港的情与爱》《叔叔的故事》

《人世的沉浮》《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化妆间》

《儿女英雄传》《剃度》《现代生活》《文工团》

《月色撩人》《众声喧哗》  

散文

《蒲公英》《独语》《走近世纪初》《旅德的故事》

《乘火车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忆散文》《窗外与窗里》

《漂泊的语言》《母女同游美利坚》《街灯底下》 

文论集

《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波特哈根海岸》

《故事与讲故事》《心灵世界》《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我读我看》《王安忆说》《华丽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

《王安忆读书笔记》《王安忆导修报告》《对话〈启蒙时代〉》(与人合著)

《对话录》(与人合著)  

影视话剧

电影《风月》由王安忆编剧。

长篇小说《长恨歌》除了由香港知名导演关锦鹏拍摄成电影外,还被拍成了电视剧,排演了话剧。




人物评价

梁永安:“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王安忆属于那种很难‘追踪’的作家。她的小说题材山重水复,永远看不清她的下一个里程。”

王纪人:“当你刚刚根据她的一部新作用一个理论术语去概括它,并且自以为把握了它的时候,下一部作品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她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不断地在跟你玩捉迷藏。”





文学特点

王安忆的小说普遍带有循环时间观念渗透下圆形思维的意味。 这种圆形维引导下的圆形结构散发出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悲凉色彩,它将无数个个体生命存在的偶然纳入到一种必然运动的封闭结构之中,尽管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间,然而在整体时间的演进过程中生命个体叉往往无法把握 自己的命运 , 表现为一种生命本质的无奈和偶然,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便铸成了人物必然神秘而又悲剧的人生命运,于人际往来和世界苍凉中完成的一种圆融悲远的境界便蕴含其中了。

与此同时,由于过多理性动机介入小说的操作,小说的故事结构开始呈现出很强的隐喻性,并使这种隐喻结构扩张了象征的功能,包括对民族文化根的找寻,对人、人性及人的心理内容急切地探究。事实上,许多小说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郁的隐喻功能,而故事的结构方式、讲述方式则会提升隐喻的文化底蕴和更深层次的内涵。王安忆小说隐喻世界的营构,体现出她对客观世界和生活表现的穿透能力以及对世界的整体关照与把握,使小说既有多义性和无定性,又有严肃性和哲理性,也使人们可以超越生活的表象,从更深的背景和层次去体悟生命与存在。隐喻或是象征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其对世界的符号化过程中,穿透作为表象的现实世界,使审美产生神话的品质,而这种神话品质里沉淀着叙述的魅力和极大的人文含量。

可以说在王安忆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一种倾向,那就是捕捉蕴含丰富的主题意象,用以营造象征化的、隐喻性的叙述空间,更是通过在小说中编织一连串的意象,通过意象叠加和组合的方式来结构和拓展叙述空间,使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主题意象在作品中构建起与文本世界相呼应的象征世界,由于象征意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显示精确的语义值,这就使叙述的时空淡化了作品的情节线索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一种虚实交错、明暗掩映的模糊风格。

而在王安忆的整个创作中,也存在着作品与作品间、作品风格间、人物之间甚至是表层结构之间的相互对应的形态,实际上这也是圆形思维在作品中的投射和表现方式,蕴含在圆形结构中对立的两极不断斗争又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并以此对立关系为逻辑动力推动一部小说乃至整个创作向前发展。例如,从文本的表层结构上来看,王安忆惯用双层对比结构,即两个或两组不相干、相对独立的故事平行发展或交错套置在一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多义的、不甚明晰的意旨。

片断式结构是近年来在王安忆“淮河系列”的短篇小说中,如《姊妹行》、《文工团》、《忧伤的年代》、《喜筵》、《开会》、《花园的小红》等被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在这些乡村叙事中,王安忆对以往的小说成规和叙述要素做出了反叛。与过去注重叙述方式、文化追寻和心灵阐释不同,她在叙述中放逐了小说的情节结构,有时淡化甚至抽出了故事情节,不再拘泥于情节发展的完整性和对典型人物的塑造,而着重于对记忆里乡村自然生活形态的描写,让小说形态尽可能地回归到原初的日常生活状态。在叙述的过程中,叙述者舒缓从容像日常谈话一样把过往生活中平淡、零散的人事细节和时间空间片断娓娓道来,于是在不经意间这些片断在文本里累积起来,联结成文。

“一切形式的背后都有非形式的原因,作家建构艺术结构的基本图形,往往正是来自他感知人生的独特方式。”的确,形式本身就是意义,选择何种叙述方式创作小说一定与作家本人当下的经验感受有着某种“象征”关系,对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这种表层叙述方式与深层文化内涵的默契越是自觉,文本的美学意蕴就越充沛,从而使小说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王安忆是一位很重视叙述方式的作家,她的小说叙述方式体现了她创作小说时的叙述姿态,也承载着她对文化、历史、生命的终极思考与关怀。




图片
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