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上海文学》2016年4月号文学简报

《上海文学》2016年4月号文学简报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6-03-30  点击:1149


《上海文学》2016年4月号彭小莲《记忆的颜色》再现家族历史现场

2016年第4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彭小莲非虚构作品《记忆的颜色》,讲述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时间跨度长达七十余年,细节丰沛,富有现场感,亦有历史沧桑饱含其中,同时传递出人物的传奇性和生活的荒诞感。


黄昱宁短篇《千里走单骑》,以未来世界为背景,科技的异化导致人的关系、情感的变化,同时又流露出回归古典的向往。小说叙事克制,有思辨力。王甜短篇《雾天的行军》,一支队伍在行军途中消失了,事件的影响绵延多年,战士的后人试图在历史的迷雾中探寻真相,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沈诞琦短篇《蘑菇食用指南》,融入大量新兴元素,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意识流和现代派的倾向。


陈希我中篇《良夜》,以戏剧化的开端炸开生活平静的外表,层层剖析、步步还原闹剧的源起,将当下中产人群的生存及心理状态展露无遗。小说以思想性见长,言辞犀利,写出人性的疼痛与幽暗。


“异域来鸿”栏目刊发何华《单身•双居》,分赴斯里兰卡和英国探访杰弗雷•巴瓦和亨利•詹姆斯故居,由此生发的文学感悟。


王蒙、池田大作对话“凝视文学与人”本期《青春年华 良师益友》,谈论各自青年时代的理想与求学经历,以及王蒙创作《青春万岁》的背景与心情。


陈文芬专栏“月光街”本期《伦敦客》,讲述马悦然从1950年代至今几次访问伦敦的回忆片段,许多细节值得玩味。


张辛欣 “我的5G” 专栏刊登《十七重人格》,小说家背负着所有创作角色的人格,回顾个人经历与小说创作,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作家讲坛”刊登陈村《天上掉下个网络文学》,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历史有所梳理与思考。


“理论与批评”栏目刊登周景雷《无力的存在与尖锐的批判》,选取余华、艾伟、孙惠芬的一组亡灵叙事作品进行解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也指涉了其中的现实隐喻。


“心香之瓣”刊登苏托《妈妈》,怀念母亲往事,真挚而恳切。


“人间走笔”栏目刊发阮海彪《只要有梦》、许淇《风与骨》。


“新诗界”栏目刊登叶延滨《叶延滨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