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上海文学》2015年9月号:两岸两代小说家实力碰撞

《上海文学》2015年9月号:两岸两代小说家实力碰撞

发布于:2015-08-28  点击:1240

2015年第9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歧路》是台湾作家蒋晓云退隐文坛多年后的中篇新作,战前上海的声色犬马,战后台湾的生死攸关,姊妹间的乱世恩怨绵延经年,辗转两地。作者着力刻画女性遭遇和内心情感,在不同语境间穿梭,游刃有余。“80后”作家常小琥中篇《收山》,以1970年代北京餐馆为背景,描摹灶前锅边的世态人情,叙述细水长流,京字京韵,独特的风物细节深入骨髓。

邓一光短篇《别让爱你的人去香港》,三个有着强烈个性,且都背负着沉重往事的人,因为一件血案凑在一起。他们坚硬的棱角,却因一只鸟而变得异常柔软。激越的感情下,涌动的是细碎的温情。“80后”作家夏烁短篇《蓼湖饭店》,表现年轻一代对信仰、情感和生活的态度,文字清新,节奏舒缓从容。

“王蒙说”刊登《永远的文学》,从纵向角度回顾自己跟文学的缘分和体会,在唱衰文学的新媒体时代,表达对文学的执著与乐观。

本期《好人蓝伟》是梁鸿专栏“云下吴镇”的最后一篇,讲述了吴镇人蓝伟的故事:曾经的如鱼得水,现下的落魄无奈,历经沧桑,最终的归属地依然在吴镇。

陈文芬、马悦然专栏“斯德哥尔摩笔记”本期《北京尘》,以一道北京特色甜点为引,勾连起林海音、老舍等文坛人物,更兼及1950年代驻京外国使馆的生活点滴。

“李辉走读”栏目刊登《腾冲硝烟处,名士风流时》,回溯两位腾冲名士李根源和张问德在1942年国之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秉笔直书的往事。

罗达成专栏“煮字风云”《胡风的“致意”与梅志的〈胡风传〉》,回顾《胡风传》创作与发表的艰难历程,反映特殊年代文化人的坎坷遭遇,和时代大背景下的人文氛围与政治风云。

“文学访谈”栏目刊发朱苏进与舒晋瑜对话《我为什么不写小说》,朱苏进曾在小说创作领域广受关注,后转向影视剧创作,对话即从这一角度探究作家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解。

“理论与批评”栏目刊登黄发有《“70后”:从媒体制造到代群认同》,回溯了“70后”写作者在媒体空间的成长轨迹,从多个角度反思“70后”概念的发生过程。

“心香之瓣”刊登崔黎莉《露水恩情》。

“人间走笔”栏目刊发缪克构《活在民间》、安谅《西域奇景》。

“新诗界”栏目刊发王寅《我明白你担忧的黑夜是什么颜色》、周春泉《风中刻画》、赵宏兴《夜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