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追求科学精神的阅读永不过时

追求科学精神的阅读永不过时

发布于:2013-11-27  点击:1280

今天,《科学画报》80周年座谈会举行。作为目前中国综合性科普期刊中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的刊物,《科学画报》80年的发展历史,几乎等同于中国80年来普通民众受到科普教育的历史。
    然而,从历史上期发行量高峰的近150万册到如今的几万册,《科学画报》也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当时代发展变化、当传播载体更替,《科学画报》等综合类科普期刊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和服务读者?
科学家责任感孕育科普杂志
    1933年8月1日,《科学画报》由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创刊。当时,中国民众普遍没有接触过科学,因此中国科学社发行的《科学》等数十种杂志显得太过深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社克服了办刊经费不足、编辑力量薄弱、国内科普资源匮乏等种种困难,冒着亏本风险,打造出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被设计为一本12开40面的半月刊,定价“大洋贰角”,创刊号的封面是两个青少年正在憧憬美好的科技未来,而内容的照片图文都是黑白的。这样的样式,《科学画报》沿用了几十年。抗战前,编辑部组织80多位专家负责回答读者问题,杂志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远销东南亚和美国。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与内地失去联系,《科学画报》上海编辑部工作人员将期刊撕下来分装在几封信里,邮寄到桂林的编辑人员,再由桂林方面翻印后向大后方的读者发行……
推动市场经济时代科技致富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画报》继续出版发行,源源不断为读者送来世界科技新知识。“文革”后,民众渴望知识的热情高涨,复刊的《科学画报》抓住机遇,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多次大革新,在纸张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创造了150万册的期发行量。1980年,该刊举办智解三道世界难题竞赛,吸引了全国10多万读者参加,一时盛况空前。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科学画报》发行量迅速跌去一半。关键时刻,《科学画报》抓住“科技致富”的社会需要,经常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向读者展示“换一种思维方式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观念。
    《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程忠炎回忆,画报曾刊登过国外的小型碾米机,使用者可购买稻谷在家中自行碾米,保持了大米的新鲜和营养,亦无需淘米等工序。文章一经刊登,即刻受到无数读者追捧。“简直是围追堵截,躲都没处躲。”程忠炎笑着说,“那时候,感谢信真是常常如雪片般飞来,许多人来信的开头就是‘我赚钱了’。”
新环境挑战下坚守精神追求
    近十年来,由于新媒体异军突起、应试化教育等方面影响,《科学画报》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再加上期刊类型细分,如航母、无线电、汽车等都出现了专业期刊,综合性科普期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程忠炎说。
    面对严峻的现实,编辑部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如在内容上挖掘纸质媒体的深度优势,打造独一无二的原创文章,并着眼于一系列科研成果科普化的知识传播。据介绍,如今订阅《科学画报》的有不少是学生及科技科研方面的专业读者,《科学画报》还开设了官方网站、博客、微博等,借助数字化传播与他们形成更多互动。明年,“科普多媒体数据库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项目还将上马。
    传播手段、方式可能随着时代改变,但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却是永恒不变的。从小就阅读《科学画报》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称:“多年读《科学画报》,使我虽然不属于有关专业,却还是一个有科学常识的人,不会被一时流行的形形色色奇谈怪论所欺骗。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少不得的防身本领。”

   

选稿:丛山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