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关注“中国当下新诗的发展态势” 诗人学者南宁“论剑”

关注“中国当下新诗的发展态势” 诗人学者南宁“论剑”

来源:《红豆》杂志社  发布于:2014-09-02  点击:990


8月18日,由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当下新诗的发展态势——2014绿城南宁文学讲座”在跨世纪大酒店举行. 南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晓红致欢迎辞。多位著名诗人、学者谈诗论诗。在此文学背景下,“诗人情怀•荣斌诗歌作品研讨会”也同时举行。到场的嘉宾中,《诗刊》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冯秋子备受关注。针对诗人们有关周啸天的争议,冯秋子则明确表示不予评论,“我不评论,不代表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不代表我同意。” 


本次活动旨在以诗歌引领生活,提高广西诗歌整体创作水平,促进广西首府文艺繁荣发展。在荣斌诗歌作品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荣斌的诗歌在字里行间折射出诗人在时代大潮里的激情与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与人生的情怀。


著名诗人、散文家、《诗刊》副主编冯秋子分析了新诗的各种形态、创作发展和现状。她认为诗歌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诗人的态度、写作的态度。诗歌只有装载了思考,生命力才会持久。诗歌要有思想,而不能是简单的语言排列。同时,她还谈及了诗歌在形态上的庄重反差,以及诗歌中的自由表达


文学博士、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副研究员赵兴红从诗歌的情感表达出发,提议诗人要为大众写诗。她认为,诗人不能放弃中国诗歌的传统。她从诗言志说起,总结好诗的特点;还从民歌角度,探讨好诗的特点。同时,探讨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诗歌对抚慰人心的作用。


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文学》原副主编兴安结合语言与诗歌的关系分析新诗的走向。他认为,文学不应该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来讨论。古典诗词已经达到了顶峰,后世的书写只能进行模范、改变或者在此基础上创新。他认为,现代诗歌口语化、解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诗歌自身发展的必然阶段。


文学博士、诗歌评论家、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罗小凤从“梨花体”“羊羔体”以及“啸天体”分析新诗当下的困境与突围。她认为,新诗可以从诗歌高度、诗歌深度、诗歌厚度、诗歌密度四个方面去努力突围。


在随后的自由提问环节,现场诗歌爱好者与主讲人积极互动,共同分享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诗、人生的真挚情怀。


南宁文学院院长、《红豆》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丘晓兰表示,“本次讲座旨在以诗歌引领生活,提高广西诗歌整体创作水平,促进首府南宁文艺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