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文学的世界性与地域性”

“文学的世界性与地域性”

发布于:2013-11-23  点击:1322

李锐、蒋韵做客“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工作坊”,阐述——

    近日,由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作与传播中心主办,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承办的“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工作坊(2013)”在复旦大学正式启动。开幕式上,作家李锐、蒋韵夫妇为师生带来了工作坊的首场讲座———“文学的世界性与地域性”。讲座上,李锐和蒋韵从各自的写作实践出发进行了对于这个论题的阐述。

  李锐指出,当下不少人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现代艺术所发出的对于所谓“真理”的质疑使艺术作品中充满对于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批判,并认为“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文学家都不能转过脸去的直接问题”。他认为,对我们而言,经历了“五四”时期确立白话文的地位之后,原有的中心语言被打败,其他所有语言都似乎成了低人一等的方言。但李锐认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语言上真正过了关的”、真正优秀的作家却从来都是在语言上具有强烈的地域风貌的——“如沈从文背后的湘西,张爱玲背后的上海,他们将方言带入了现代汉语,真正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构成,并成就了他们的世界性。如果撤去了他们背后地域文化的特点,他们的写作会非常苍白。就此意义而言,在地域性和世界性的相互纠缠和相互矛盾、相互激活中,才能发现真正的文学是什么。”

  而对蒋韵而言,世界性就是写出人类不朽的疼痛。她指出,由于地域文化和时代不同,会使人们在阅读时对于同一个人物产生不同结论,对人物理解产生很大的谬误,而只有好的经典的作品,才能跨越这一障碍。她自问道:“作为一个写作者,写出人类不朽的疼痛是我们都追求的写作理想,我们都希望让自己发出真实的声音,但怎么才能发出?”在她的回忆中,写作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自己的声音是模糊的,虽然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文学作品的真实与主观意愿的真实之间存在相当的差距”。而在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后期,在纽约看了大量展览后,她竟然发现一些曾令她心驰神往的博物馆中的展览充斥着平庸、重复和想象力的匮乏。“突然,想象也有了边界,而我们做的很多事就是在给想象栽篱笆。大家都感觉到了,但谁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她说。在这之后,她开始反思和自省,并逐渐顿悟:“不管你是符合现代派、后现代派,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就是自己写自己想写的,这种自由来之不易。为什么要让别人认为我的是好小说,好艺术品?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据悉,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牵头发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九所高校团组织共同参与选拔。首批56名来自沪上各高校的学员,分为诗歌、小说两大类别八个小组进行创作学习和实践,并将在走走、李伟长、甫跃辉、徐敏霞、金理、路内、周嘉宁等十多位青年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的写作探讨。工作坊还将邀请王安忆、李锐、蒋韵、欧阳江河、麦家等知名作家、诗人担任高级导师,以讲座形式与学员交流写作经历、创作手法、文学理念,通过文学沙龙等形式与学员深入交流指导。
  

   

选稿:丛山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