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李敬泽:为这个时代建构新的小说传统

李敬泽:为这个时代建构新的小说传统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李敬泽  发布于:2014-05-22  点击:668



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我想我们都会提及上海这座城市。上海是标志着文学的力量、魅力、荣耀的一座城市。鲁迅先生在这里生活创作,上海也是巴金先生的城市。从“五四”新文学一直到新世纪,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作家在这里不断为中国文学创造历史和传奇。

  我相信第三届青年作家创作会的召开必将有力地推动新一代青年作家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说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就会想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我理解所谓的最大公约数就是那些从根本上把中国人、全体中国人凝聚在一起,联接起那些信念、价值、目标和理想,就是关于我们是谁的一系列根本的认同。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形成和塑造这样的根本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起中国梦的时候,我们同样不得不想起上海。近代以来我觉得上海是一座凝聚着中国人梦想的城市。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归属,是面向未来的城市,面向世界的城市,面向现代化的城市。在上海想象中国,在上海想象世界,这构成了中国现代和现代思想文学的重要属性。上海的文学从来就引领风气之先,不断把新的眼光、思想,新的文学经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带给我们。从这个意义来说,上海的青年作家们身上寄托着广大读者的殷切期待。和全国青年作家一样,你们身上也寄托着中国文学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天新地的希望。

  今天的主题叫做“在‘上海’写作”,上海的特殊不仅在于其地理位置,也在于其历史和文化的位置,我们不能辜负和浪费它,要在这个位置上真正看到一些壮阔、宏大、复杂的东西。此外,在今天许多作家的创作表述中,“个人经验”这个词一再出现。个人经验到底是什么?在小说中的有效性又究竟体现在哪里?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面对。

  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难道仅仅是为了保存见证自己的个人经验?虚构何为、小说何为?在这个时代可以做什么?在这个时代,小说和虚构绝对不会失去它的力量,恰恰相反,我们尤其需要它的力量,只不过我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力量在哪里。我们确实需要为我们自己,也为这个时代建构一个小说传统,一个真正开放性的、充满活力、充满可能性的新的小说传统。在小说以虚构去应对巨大、庞杂、我们感到难以把握的当下时代时,上海应该能够建构起这样的传统,并且产生出真正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