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以佳作和人才诠释“文化重镇”

以佳作和人才诠释“文化重镇”

发布于:2014-04-16  点击:765



尚长荣、舒巧、何占豪、徐玉兰(从左至右)获终身荣誉奖。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2013年度上海文艺创作精品、优品和文艺家荣誉奖昨颁发,有梦想、有追求,出精品、出人才,有责任、有坚守,有大师、有梯队—— 以佳作和人才诠释“文化重镇”

  2013年度上海文艺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不但有一大批作品走向全国和海外,而且不少艺术家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平台上频频亮相,并在各类评选中摘得奖项。昨天,2013年度上海文艺创作精品、优品和文艺家荣誉奖在2014年上海文艺工作会议上颁发,集中表彰了一年来上海文艺创作的佼佼者,数十位老中青艺术家走上领奖台。

  文化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优秀作品和人才的大量涌现,而作品和人才同时也是文艺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从此次获奖的作品和艺术家中不难看出,上海文艺正朝着勇于改革、创新机制、出作品出人才的方向加速发展。

  润物无声,沪产主旋律作品叫好又叫座

  电影《西藏天空》、电视剧《焦裕禄》、沪剧《挑山女人》、油画《突击》等一批上海出品、弘扬主旋律的重大题材作品昨天获表彰。

  运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式、审美表达,把核心价值观融于创作中,润物细无声地回应时代重大精神诉求,是这一批重大题材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昨天在上海正式公映的电影《西藏天空》不仅反映了西藏的解放和农奴的解放,也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刚刚在央视八套结束二轮播出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一系列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的一生。《西藏天空》和《焦裕禄》已分获电影华表奖和电视剧飞天奖。去年,一些优秀的上海题材、上海元素的文艺作品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显示了上海文化的影响力。金宇澄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几乎把国内所有的文学奖项都收入囊中。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创排的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首演以来已演出百余场,观众近10万人次,演出足迹遍及到杭州、北京等地。

  拿出精品,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芭蕾舞剧《简·爱》、杂技剧《十二生肖》、鼓乐《龙啸》获得了首次设立的上海文艺创作“走出去”特别奖。

  《简·爱》去年在英国伦敦国家歌剧院演出时,创造了4天5场观众6700人次的“金票房”,并获得了当地各界人士和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杂技剧《十二生肖》则开创“外方订制、中方创排”模式的先河,成功打入西方主流演出市场,在欧洲巡演113场,观众45万人次,《十二生肖》为上海杂技团和中国文化赢得口碑和影响力。

  用好语汇、讲好故事,是原创作品成功“走出去”、实现跨文化传播并赢得票房的关键。总结《简·爱》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上芭团长辛丽丽说,上芭走创新和国际化之路,就要学着运用前沿的现代芭蕾语汇,打造出兼具思想内涵、现代气息和市场吸引力的新作。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吴孝明则说,《十二生肖》等原创剧目“走出去”,是从“会讲中国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升级,中国文化元素成为争夺国际演出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形成梯队,完善文艺队伍人才结构

  超过30位不同文艺门类的文艺工作者,在昨天的文艺工作会议上获得了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年度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奖。他们中既有周小燕、尚长荣、谭冰若、何占豪、徐玉兰、舒巧等老艺术家,也有著名作家王安忆、东京电影节影帝王景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得主华雯等上海文艺创作的中坚力量,还有获得过“荷花奖”表演奖的吴虎生、朱洁等80后文艺新秀,证明上海文艺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梯队。

  人才是艺术原创力的关键,有大师、有梯队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上海文艺持续繁荣。刚刚颁发的上海戏剧“白玉兰奖”中,王盘声、华雯、王文和洪豆豆等新老沪剧演员集体获奖,让沪剧成为最大赢家。华雯说:“老中青3代沪剧人形成了人才梯队。沪剧曾经从鼎盛走到边缘,现在正在往中心靠,以后的路会走得更好。”

  与此同时,积极培养青年文艺人才已经成为上海文艺界的共识。上海作协党组书记汪澜介绍,作协今年将重点关注年轻文学人才成长,计划组织青年评论家评青年作家作品的系列研讨对谈活动,为上海两个青年文学群体集体亮相搭建平台。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表示,人才是上海电影发展的血脉。上海需要培养年轻人的内在动力,让更多有创意、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人才,有意愿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政策和资源优势。

  机制创新,瞄准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海文广演艺集团通过多年来的转企改革,改变了旗下机构零敲碎打创制剧目的状况,提升了演艺内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旗下上海杂技团与马戏城共同组建了“欢乐马戏”公司,让演职员工持股当老板,盈利按股份分红,极大地激发了演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演出质量。去年,《欢乐马戏》节目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元大关,比2009年成立之初增长了3倍。

  近年来,上海各文艺院团纷纷走出单体式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演出剧场和文艺院团合作的集群式运营机制,打通了演艺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减轻了单一主体的制作成本。采用“场团合一”模式的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整合资源,与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合作歌剧《波希米亚人》,大获成功。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还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歌剧《阿蒂拉》,赢得国际上的广泛赞誉。与大剧院艺术中心一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在2012年成立之后,把原先各自为政的剧场和院团整合在一起,整体统筹、集聚资源,将上海戏曲艺术做大做强,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王磊 邵岭 见习记者 钱好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磊;邵岭;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