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清香的夏日 | 荷风,竹露,闲人,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清香的夏日 | 荷风,竹露,闲人,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潘向黎  发布于:2024-08-08  点击:636


生活中的一切好像都在加速,快递最好隔天就能送到、追剧时手指恨不得镶在三倍速上……我们被裹挟在高速运转的效率机器中,逐渐忘记如何慢下来、如何感受时间。


如何在短暂的人生、局促的人世中找到片刻自在的感觉?作家潘向黎从古诗中感受生活的禅意,在日常生活中打开全部的感知力,在她的笔下,一切都是松弛而美好的,在她看来:“在匆促、忙碌的缝隙里欣赏美,是一种可贵天赋。”


这个夏天,忙里偷闲,捧起一本《清香的日常》——“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竹露·闲人


潘向黎


天气热了,自然想到写夏天的诗。


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这几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继而马上笑起来。这哪里是写夏天的?杜牧的这首名作,诗题就是《秋夕》。


那色调凄凉的烛光,那过了节令不再需要的纨扇、那出没在人迹罕至的草木中的萤火虫、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牛郎织女星,都在诉说宫女凄凉、枯寂、无望的际遇。哪有夏夜的丰盈、馥郁、杂乱喧闹而生机勃勃?如此幽美,如此静寂,如此凄凉,只能是秋夜。但好像也在哪里看到过,说这是描写夏夜的——会错了意的,可能不是我一个人。不过大家都真心喜欢这首诗,大诗人杜牧应该不会怪罪我们。


爱莫能助,只得让那宫女继续枯坐着去,眼下是夏天,我们还是读几首写夏天的诗是正经。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这首颇见锤炼却又通体浑成的诗,题为《夏日过郑七山斋》,作者杜审言,初唐“文章四友”中最有成就者,特别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和七言绝句的完善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杜甫的祖父,杜甫因此非常骄傲,曾说过一句豪气冲天的话:“诗是吾家事”,这话,旁人不服也白不服,因为杜甫不说也轮不到旁人说,纵然是李白,也没有资格说。


《夏日过郑七山斋》是杜审言去郑七家相访,山中访友,在夏天是极相宜的。不但因为山中可以避暑,更兼“有意中人堪寻访”是一种心灵透气甚至精神吸氧。


独自一人面对酷暑就艰难得多,甚至顿生无望之感。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


柳宗元是心思很重的人,境遇不佳就尤为痛苦。只看他在夏初雨后都如此寂寞无聊,毫无赏心乐事,便知他到了盛夏定然全身心陷入天气和心情的双重灼烤之中——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


天地间都是暑气,摆脱无计,无法入睡,独自登楼,仍觅不到凉意,仰望星空也只能倾诉自己的怨愤,最后承认自己不是姑射山上的神人,无法指望像他们那样清净安详。柳宗元是明白人,他清楚因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当权者的不满,那种“暑热”来自心中,他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清凉和安宁的。


比起柳宗元,窦叔向的名号是很不响亮的,但这首《夏夜宿表兄话旧》却意味深厚,颇为感人: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近人俞陛云评论:“以其一片天真,最易感动。中年以上者,人人意中所有也。”(《诗境浅说》)确实如此,全是常情,纯胸臆语,自然流出,自作感喟,不欲人共鸣而共鸣自起。这首诗让我想起情境相似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但情感比李诗更五味杂陈,因此有些接近杜甫感人肺腑的《赠卫八处士》了。


夏天亲友相聚,其实也有不便,就是在动辄汗流浃背的温度下需要穿戴得相对整齐。这样一想,就马上明白在夏天衣冠楚楚地陪伴皇上是何等的苦差事(全程无空调)!何况热得发昏之际,照样要面对皇上随时“发难”的“命题作文”,“应制”作诗。


宋之问的人品与“君子”毫不沾边,但他确实有才华,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诗,照样工整富丽,而且做到了颂圣、写景、渲染、余味几不误。谁说当官不要本事?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宋之问《夏日仙萼亭应制》)


《红楼梦》七十六回湘云笑着说“不犯上替他们颂圣去”,可见纯粹的诗人的取向,但在宋之问,“颂圣”不但是本职工作、是“己任”,而且和他的攀附投机型人格非常匹配,正可发挥才华大展怀抱,因此在其作品中这类诗占了很大比例。


做个闲人,逍遥在山水之间,自然可以清凉许多,但同道中人却也不是时时相聚的。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明净恬淡、温润莹洁,有月光,有荷风,有竹露,有在心里响起的琴声,有对友人的思念。天地,风物,闲人,那么和谐,那么清净,那么自在,让人心生感恩。


如果只选一首关于夏天的诗,也许犹费踌躇;但若只选一句,那么就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吧,它让人觉得夏天是清凉的,而且清芬四溢,晶光流转。荷风,竹露,闲人,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 作者介绍


潘向黎,作家,文学博士。现居上海。


出版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白水青菜》《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上海爱情浮世绘》等,随笔集《茶可道》《看诗不分明》《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等,共三十余种。


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钟山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