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那琳评南翔《苦槠豆腐》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那琳评南翔《苦槠豆腐》

来源:思南文学选刊  选稿:傅亮  作者:那琳  发布于:2021-07-23  点击:637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书评人那琳评南翔小说《苦槠豆腐》。《苦槠豆腐》选自《长江文艺》2021年第5期,《思南文学选刊》2021年第3期转载。


/ 南翔《苦槠豆腐》/

文/那琳


《苦槠豆腐》将视线集中在一个自给自足、小富即安,“既无动力,也无压力 ”的南方县城。小说的核心人物朱县长志在短期内推出媲美周围四县的特色产业,调研间隙,餐桌上儿时常见,现已稀缺的苦槠豆腐一跃成为县长理想中名扬天下、带动该县经济发展的一大地方特色,与苦槠相关的产业成了他大力扶植的对象——“不干则已,一干就如哪吒踩上了风火轮,红红火火,飞快如风”,一切来得实在突然。“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脸上哭,心里笑)”,万事开头难,但县长对自己拿出令人认可的成绩,做出地域贡献胸有成竹,颇有自信。听到外出务工返乡后,现在村里做小本生意维持生计的村民对县长、乡长提出的苦槠产业甚是期待,朱县长更是喜形于色。


一番调研后,朱县长当即动员各家各户“不留余地,不见死角,不容落单”,大力垦荒伐木种苦槠。面对部分代表的质疑,急于求成的朱县长断然否定、充耳不闻,整个东坑乡很快就如风卷残云一般被苦槠树大面积覆盖。秋收时节,屋前屋后栽种的苦槠树苗由于水土不服,养育不当而相继枯死。与此同时,线下宣传、线上推广、多方发力,却仍然难以扭转苦槠制成品供过于求的既成局面。随之而来的,还有村民接连不断的诉苦,苦槠产业以失败告终,现实状况与朱县长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


退休多年的经济学家对朱县长为何“求仁不得仁,天不从人愿”做出了解释。现实生活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不同的商品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用,才会使得各种商品都有其产生并售卖的需要。因此,提高产品的多样性,可以让各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还可以避免消费者都买某种产品或都不买某种产品的极端现象。企业和地方经济要根据不同的偏好进行差异化生产,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市场的平衡。而东坑乡大力发展苦槠产业的单一走向,恰恰违背了这一常识。况且苦槠是朱县长儿时品尝,现已从地方民众餐桌上淡出的舌尖记忆,普及尚有难度,何谈名扬天下?由此可见,朱县长振兴之梦的破碎绝非偶然,诚为必然。


南翔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和作家的担当,将目光转向“脱贫攻坚”热潮下被忽略的非贫困、不涉及“脱贫摘帽”的乡村。塑造了以朱县长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形象和以东坑乡为例,长期受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影响的乡村,客观地呈现乡村产业振兴之难,让读者看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问题。面对当下的社会变革,南翔敏感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创作资源,以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而深刻地记录和书写现实。关注底层精神危机、个人的生存与挣扎,洞悉社会大变局时代的世道人心、人情冷暖,挖掘时代的“痛点”。


《苦槠豆腐》通过生动再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呈现乡村产业振兴之难,挖掘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问题,引导读者探究其症结何在。南翔以丰富的个人经验,呈现历史转型中的时代症候和城镇风貌。


从小说中多少能看到南翔的影子,这影子的“主人”或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良师,通晓立身处世之道的智者,辗转家庭与社会之间忙碌奔波的行人,抑或在天地之间思悟生命真理的哲人。读他的单篇小说,只能简单品尝其间的“滋味”,只有将目光转向他的整体创作中,才能渐渐感受到他的小说在血肉中涌动着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