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李洪川评王虓野《远去的未知》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李洪川评王虓野《远去的未知》

来源:《思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选稿:孔轶  作者:李洪川  发布于:2020-11-27  点击:549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评论家李洪川评王虓野小说《远去的未知》。《远去的未知》选自《西藏文学》2020年第4期,《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5期转载。


寻找失去的父爱——读王虓野《远去的未知》

文 | 李洪川


小说开篇就说,“父亲的魂被掠走是二十三年前” ,从而开启寻父亲之旅,以此引申出修路工人和陈雷子、学生五坚及其父亲、酒吧老板桑错和云子等人物和故事。小说第一部分,借父亲工友陈雷子的口,说出了父亲的魂是被神秘的白马带走了,讲明了“我”寻找父亲的缘由,因为父亲的“魂”丢了。第二部分,讲述学生五坚失去了父亲,及父亲自杀的诡异过程。第三分部,讲述了自从父亲的魂被白马带走后,就发生了一些诡异事情。父亲是汉族,没学过藏语,却会写藏文诗歌。“雪龙队的工人们用诡异来描述这一事件。”陈雷子喜欢美丽的藏族姑娘达珍,却以“强奸未遂”和一支手换来六年牢狱。第四部分,讲酒吧老板桑错失去了云子和爱情。第五部分,讲“我”在拉萨寻找父亲的“魂”,更像是完成父亲的愿望,履行人子的责任和孝心。第六部分,“我”在父亲的坟头前烧毁了父亲的诗册,像是为父亲的一生画上句号,慰藉父亲在天之灵。


作者以聂鲁达的“生命如此丰富以致花朵枯萎,而且充满忧伤”这首诗将人物关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父亲修路时“破旧的帆布褡裢里装着几部破旧的书。里面有聂鲁达的诗集。”五坚父亲给五坚留下的那张纸和酒吧老板桑错写给“我”卡片上都是聂鲁达的“生命如此丰富以致花朵枯萎,而且充满忧伤”。父亲与五坚的父亲,都喜欢这首诗,也都写诗。“我”与五坚都在寻找父亲。“我问,我可以把你的故事写进我的小说吗。五坚问,什么小说。一部关于我父亲的小说。和你一样,我也在找我的父亲。”聂鲁达诗和为人子的身份是这些人物串在一起的内因,使寻找父亲之旅本身变成了小说。


《远去的未知》有明显的“先锋小说”影子,将“现实与魔幻、诡异与真实”穿插叙述,在亦真亦幻的场景中不断转换,让读者分不清现实,不仔细阅读,很难理解人物的关联性,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摸不着头脑,造成阅读和理解困难。小说前五部分都一直讲“我”在寻找父亲的“魂”,但在最后部分又全部推翻。“我不得不欺骗读者。直到我固执地认为我找回了父亲的魂,才面对身后的自己做出这个艰难的坦白。其实欺骗自己时,我的内心会挨着难言的苦痛。”一下子把读者从“诡异”和“魔幻”中拉了出来,回到了现实。小说写到“这是我转山的第四十九天。我在父亲的纸上行走,去到他诗册中每一页写到的地方。”这充分表达了作者是想以自己到拉萨游历,来弥补父亲的遗憾,既是履行人子之责,也是以此缅怀父亲,更是对失去父爱的心灵慰藉。小说结尾更将父亲的诗册烧毁,标志“我”已经完成寻找父爱之旅,也是对从小失去父爱,渴望得到父爱的释怀。“拉萨河仍在我脚边奔涌,父亲回去了,回到了他心中的故乡。”


《远去的未知》符合小说的基本要素,语言干练简洁,细节描写到位,故事情节魔幻且诡异,现实与虚幻相重叠,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寻找失去父爱的故事,还通过对筑路工人和退伍军人、酒吧老板、漂泊的云子等社会人物生活状态的细节描写,使小说透着沉重的忧伤和诗意的暖光。纵然生活不易,也要坚持追求理想。就像父亲,虽为一名普通的筑路工人,但闲暇时坚持创作诗歌,追求理想,使自己在精神上得以崇高。云子离乡背井来到拉萨,但拉萨只是云子暂时停靠的一个码头,她依然想去更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始终认为小说的首要就是要讲好“故事”,不管是先锋小说还是现实小说,都应以此为核心。我们不能说先锋文学就过时了,能踏上先锋文学这条道路,在我看来就很了不起。正如邵凤华说的“先锋作家绝不是顺从的角色,他不会为了讨好世俗大众而违背自己的意愿。”从此角度来分析,作为新人的王虓野值得肯定,也衷心希望王虓野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