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好书应潜入历史,化作永恒”

“好书应潜入历史,化作永恒”

发布于:2014-02-18  点击:1015

   

——盘点2013“年度书榜”评选热潮

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第四届“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书单揭晓,成为此前一年各类机构年度书榜评选的收尾。

接地气,是这张榜单的最大特色。它通过媒体推荐、专家把关、群众投票的方式产生,将“政府引导”与“大众喜爱”进行了有机而巧妙地结合。第四届“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共有730万人次网民参与网络投票,比去年的190万人次高出284%,大大超出预期。

各类“年度书榜”评选成热潮

人气越来越旺的还不仅仅是“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这一项。从去年11月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开始,2013年的“年度书榜季”徐徐启幕,各类书榜评选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越演越烈之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本报光明书榜之年度书榜,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正式发布。此外,中国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教育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多家纸媒,均推出了自己的年度好书榜;新浪好书榜、新浪微博年度最赞十本书、当当网年度畅销榜、亚马逊中国年度总榜、京东图书年度畅销榜、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人民网年度十大热书等网络媒体榜单,也纷纷出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和出版人杂志还分别联合新华网和百道网,采取了纸媒和网媒联合评选好书的模式;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凤凰传媒等出版机构,也不约而同地评选出自己的年度好书榜。

“一项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动”

“最早开展年度书榜评选活动的多是出版业内的媒体,最近几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介入,很多网络媒体等新媒体也逐渐参与进来。”作为最早参与年度书榜评选活动的专家评委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对这几年年度书榜评选的变化颇为关注。

在雷颐看来,媒体重视评选年度图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有人说阅读已经死亡,或者纸质书已经死亡,但事实证明不是如此,从这一股年度书榜评选的热潮来看,大家对读书还有很高的热情,阅读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资深出版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也认为,年度书榜的评选形成了一种越来越热闹的景象,说明这种形式为大众所乐见,是一项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动。

“年度书榜的评选对业界是好事,大家都很关注。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阅读品质。”既是出版人也是书评人的十年砍柴也对此表示肯定。

“评选的导向性尤其重要”

然而与此同时,几十家年度书榜密集在年末发布,上榜图书涉及上百种,让人眼花缭乱。“不同的媒体榜单体现出不同的偏好,其中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这既跟媒体自己的定位有关,也和所请的评委有关。”雷颐这样分析。

“这一年,媒体推出的年度书榜很多,但多数还是很小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拥军对此不无忧虑。



选稿:丛山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