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的不热卖 “荐书榜”不能
发布于:2014-02-11 点击:993
上榜的不热卖,热卖的不上榜 “荐书榜”不能“穷清高”
各色“贺岁书单”正在面临自娱自乐的窘境。青年报记者最近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怪相:节前出版社和专家为营造“书香春节”氛围而极力推荐的所谓“贺岁图书”,在过去的长假中鲜有热销者,而那些卖得火爆的图书,却也很少有入列专家荐书名单的。难怪有人惊呼,专家正在失去他们对读者所剩无几的那一点点影响力。而这背后,是自命不凡的荐书者与读者渐行渐远的尴尬现实。
上榜书销售平平
在过去的几天里,已有多家书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一把盐》不是一本畅销书。福州路上一家书店的老板甚至表示,他并不知道有这本书的存在,并且也从来没有读者前来询问。然而《一把盐》却是1月末中国首份“贺岁书单”中的一员。这份书单上的8部书,被那些书业专家认为是最适合在春节的气氛中阅读。
在一些已经公布的书店春节销售榜单中,除了《大清相国》等少数几部外,“贺岁书单”里的图书鲜有上榜者。当然同样的尴尬也属于1月末由上海40余家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推出的囊括80部图书的“沪版贺岁书单”。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名医忠告》、《“中国好味道”系列菜谱》等,其余被极力推荐的70余部贺岁书也都销售平平。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春节在上海书城和上海博库书城这两大书店里销售最火爆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飞马奇遇记》电影书、《巴拉巴拉小魔仙》电影书、《爸爸去哪儿》官方授权版图书、《你吃对了吗?》等广受读者欢迎的热门图书,却没有一本登上“贺岁书单”的。
业内专家:应更“接地气”
一位资深读者最近对青年报记者抱怨,他曾认真看过各种“贺岁书单”,竟有严肃的经济类图书上榜,“这些书有的专业人士看起来都很吃力,更不要说让普通读者在节日的气氛中能愉快顺畅地阅读了,真不知道那些专家是怎么想的。”
当然,更多的读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从不关心“荐书榜”,因为经验告诉他们,但凡他们喜欢读的书,很少有机会上榜。
无疑,专家们呕心沥血制成的“荐书榜”正在遭受读者前所未有的“冷漠”。也有一种声音为此感到委屈。一位出版人曾私下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既为“荐书”,那当以“推荐”为主。既为“推荐”,那就不能仅是“迎合”,而是一种“引导”,“我们应该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把那些可能对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有帮助的图书,推荐给读者。这些书可能会对一代人都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评论家金哲对青年报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荐书”讲究“引导”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引导”之余更需要“接地气”。“现在不再是只有一个声音的时代了。在信息多元的今天,如果尽推一些脱离读者的图书,那读者为什么要遵循?”金哲认为,“荐书榜”与“畅销榜”的严重错位,正显示了一些出版人“不接地气”的现实,“只有‘接地气’,才可能做出那些深入浅出、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图书。否则就只能‘穷清高’。”
选稿:丛山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