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池莉新作《大树小虫》:文字的视觉感比电影高级得多比电影高级得多

池莉新作《大树小虫》:文字的视觉感比电影高级得多比电影高级得多

来源:中国作家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刘雅  发布于:2019-05-14  点击:873


池莉在《大树小虫》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上为读者签名


“我就想知道您这些年去哪儿玩了,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5月11日下午,在北京言几又书店《大树小虫》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上,一位特意从长沙赶来北京的资深书迷问出了大家想问但又不敢问的问题。面对这个直白的问题,池莉的回答也很诚实:“我去南非看过世界杯,再接下来就是去看书,种菜。”十余年没有出版新长篇的池莉,谈起种菜颇有心得:“首先要有好的土,第二要有好的种子,第三你每天都下地劳动,去呵护它。”说的是种菜经验,但其实这与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天分、时间与汗水缺一不可。


十余年没有出版新长篇,池莉这次一出手就是近40万字。池莉这部名为《大树小虫》的长篇力作,2019年5月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并于5月11日下午在京举行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许久不曾公开露面的池莉与数百名热心读者分享了新作的创作历程,并对《大树小虫》这个书名的由来、写作初衷、语言风格、作品结构以及书中涉及到的 “二胎”“代沟”等热点话题作了热烈讨论。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青年作家笛安作为对谈嘉宾参加了分享会,凤凰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总编辑徐海、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中南博集天卷总经理黄隽青出席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贺超担任主持。


池莉、阎晶明、笛安在《大树小虫》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上


《大树小虫》故事的现实背景设定于2015年的武汉,通过俞家和钟家两个家族的联姻,引出两个家族三代人近百年的跌宕命运与现世纠葛。可以想象,如此浩瀚的题材,传统写作中十几个章节恐怕都很难涵盖。然而翻开目录,发现40万字的作品只有两章,分别为“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和“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别具一格的书名、不走寻常路的章目、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池莉的“十年磨一剑”究竟有何深意?是什么样的作品,需要十年的经验来写就和打磨?在新书分享会上,池莉为读者一一解开了谜团。


写作灵感来自爱因斯坦+量子力学


“一只盲目的甲虫在弯曲的树枝表面爬动,它没有注意到自己爬过的轨迹其实是弯曲的,而我很幸运地注意到了”,在《大树小虫》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通俗解释。在池莉看来,生活就是一棵巨大的树,人类都是小虫,在奋力地生活,奋力地爬行。“我们能够在这个大树上生活和爬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类毕竟是伟大的”,池莉说。


如果说《大树小虫》的书名和主题借鉴了爱因斯坦的思想,那么它的结构则受到了“量子力学”的启发。拥有丰富小说创作经验的池莉,这次却承认“有点费劲”,“这部长篇改了几稿,最初的几稿是一个大倒序,写了十几万字,觉得不行”,池莉表示,小说主线就写到十多位主要人物,涉及老中青三代人,三代人的命运对应着中国现当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直接参与进人物性格的铸造与延展,而每一代人都在自己家族中起到连环扣式承上启下的作用。池莉感慨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和人之间特别复杂。关系复杂到语言不可及的地步,表达不出来。如果单纯讲故事,你表达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微妙关系,必须用一种量子纠缠。”这种不同于罗生门式的复式绳套结构,池莉称之为“直线+方块”的“立体结构”,展现了高超的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的能力,让原本看似琐碎家常的小说情节变得错综复杂,随着出场人物的光鲜面具被一层层撕开,随着不同人物在时空中的交集,每个人都逐步露出真容。


与“立体结构”相配套,本书的语言也别具一格。“这个长篇我立志要把它写到虚字‘的地得’能不要全不要,动词是骨干,希望能达到一句话写出来有可视性、现场感”,池莉说,虽然结构和语言让她费了很大的劲,甚至不惜破坏语法,但这是刻意为之。在她看来,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已经不能被这个视觉先导的时代所接受,只会让人昏昏欲睡。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电影?因为画面感令人震撼。“文字如果让你出现视觉感会比电影高级得多”,池莉坦言,“我愈发要让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动感起来,这就是我所做的努力。”


“池莉确实是一个非常老道的,甚至是老辣的,但完全不做作、很平实的小说家,”在阎晶明看来,池莉此次的行为是有点“冒险”的,“第一章大概三十四五万字,第二章大概也就五六万字,完全是失衡的小说,但你看了以后觉得特别精巧,”阎晶明表示,这本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结合得非常好。


“我想提醒大家,看这本书千万千万不要着急”,刚刚度假回国的笛安在旅行中携带的书就是《大树小虫》,“这本书让我有一个特别真实的感觉,其实看到一半才理解作者在干什么,所以不要跳过去读。”自称为池莉“老粉丝”的笛安表示,这本书在讲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的心灵感受,而池莉笔下的中国人让人觉得真实,感觉“与自己有关”。


小说的意义在于小说之外的生活启示


谈及创作《大树小虫》的初衷,池莉说,“一个作家写长篇、短篇、短文、诗歌,无论怎么想写一部厚重的书,这是个心愿,可能也是个幼稚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想写一本厚重的书。”然而,十年会不会太长?池莉摇头,“等我自己成长到视线能够看清楚上下几代人、往来一百年的时候,我才动笔。所以先有念头和构思,十年之内开始写作。”


《大树小虫》的时间线自2015年开启,男女主人公分别是80后和85后,男主角钟鑫涛是典型的“高富帅”,身负继承家业的重任。女主角俞思语则是出身高干家庭的“傻白甜”,性格天真单纯,不谙世事。看似美满的婚姻背后,却充斥着时代的巨变、经济体制的飞跃与不变的家庭伦理、社会纲常之间的各种矛盾,是小说的笑点、泪点、看点,也是人性之软弱被不断戳中的痛点。


笛安在看完《大树小虫》后表示,书中有一种自己也说不上来的东西,无法用一种观点阐明。阎晶明也表示有同感,他将此归结为一种现实生活中谁也逃不脱的宿命,这也与池莉从80年代创作的《烦恼人生》一脉相承。在阎晶明看来,池莉对生活的理解带着强烈的烟火气,既承认生活里的美好,也看到生活里的苦处,但在和生活较量、融合当中发生了很多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无论出身、经历,最后在生活面前,是一种绝对的平等,谁也逃不脱,这就像宿命,但这又是生活本身”,阎晶明说。


池莉的小说向来以书写武汉风土人情和刻画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见长,它的读者超越年龄和地域,跨度极广。新作《大树小虫》也是一部适合各个年龄段读者阅读的作品,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品质的小说也是如此。“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的全是痛苦”,作为女主角俞思语的同龄人,笛安如此感慨道。然而在“过来人”阎晶明看来,书里还有超越生活本身痛苦的表达,给以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不跟生活妥协,勇敢地面对生活,与生活和谐相处”,他认为,小说的意义在于小说之外的生活启示。


《大树小虫》新书分享会现场合影

(摄影照片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