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18年12月简报
来源:《上海文学》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8-11-26 点击:1141
《上海文学》2018年12月号“新人场特辑”听年轻人讲故事
2018年第12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本期特别策划“新人场特辑”,继续推出一批“80后”、“90后”年轻作者的作品。
小说部分,刘媛中篇《扎珠街》,从少年陆晓水的视角,看武昌城的变迁,看邻居敏敏家的兴衰起落。少年在成长,历史的车轮也永不停滞。张漫青短篇《回形针》,“回形针”既是建筑的格局,也是人生的路径,两条殊途有着同一个连接点,童年的阴影覆盖了整个人生。杨知寒短篇《黄桃罐头》,一对生活境遇悬殊的姐妹,构成罪与罚的双生螺旋,家族间的俗世纠葛,透过朴素的黄桃罐头尽显人生百态。冉冉短篇《杀人游戏》,家长的误解激发了少年人的尖锐和残酷,最终却又消解于庸常的生活。小托夫短篇《解鳞》,落单的偷羊贼被捆在树上示众,各色人物皆在光影与黑暗间围观,目睹复仇的仪式。李元短篇《南极》,以孩童的敏感解剖现代家庭的标本,成人如同舞台上的角色,强烈的自我意识互相撞击而显出寒冷的底色。丰一畛短篇《热窑》,象牙塔里复杂的人际关系,算计与防备使人犹如置身热窑。
“90后”诗歌选,刊发王彻之《路人致她镜头下的女孩》、康宇辰《寒枝》、杨雾《冷草场》、彭杰《在湖水边缘》、午言《一棵树的死亡》、陈翔《和父亲整理我的藏书》、周乐天《虬江客》、梁玉桉《答案》、未雨《海边的孔雀》、吴远洋《见面》。
“文学访谈”刊登王占黑、郑在欢、周恺和王苏辛的对话《既在阴影中,也都在阳光下》,三个“90后”作家的写作观,以及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理论与批评”配发吴昊对本期“新人场特辑”小说部分的文本解析《今天我们如何讲故事》。
“以歌当哭”刊登张辛欣《死亡证书》,直击美国的医疗现场。
“海上回眸”刊登王伟《棚户区杂忆》。
“心香之瓣”刊登杨鸥《乡关何处》。
“人间走笔”栏目刊发阿枣《雪泥鸿爪》、范童心《爱德华的秘密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