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18年4月号易康中篇《恶水之桥》交错变换的人生迷局
来源:《上海文学》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8-04-02 点击:1179
2018年第4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易康中篇《恶水之桥》,几对男女的交往和各自的人生,以一栋大楼为连接点,叙述不停地转换,节奏快而飘忽,生与死,时间与空间,在叙述中渐渐成为诡异的存在。徐衎中篇《仙》,女导演拍摄一部纪录片的经过,表演与现实纠结缠绕,用两个“声部”表现生而为人的挣扎和困惑。
鬼金短篇《一个沉在雨滴里面的神》,母亲祭扫早夭儿子的墓地,世事纷繁错综,最终在内心得到沉淀。马拉短篇《地鼠》,写男女之情,更是写人性之恶。王啸峰短篇《鼠的迷惑》,从一只鼠的视角观察人间百态。舒辉波短篇《燕子啊》,特殊年代的创伤在孩子们天真的目光中一点点显露。
“海上回眸”栏目刊登王伟《武康大楼记事》,记忆中的武康大楼和陈年往事,历历如昨。
余华新作《三次感谢》,是作者近年斩获国际文学奖的获奖致辞,也是写给全世界读者的三封生动的信。
陈丹晨专栏“钱寓琐闻”,本期《我实在有点气闷》,讲述钱锺书夫妇的淡泊和正直。
殷健灵专栏“访问童年”,本期《最初的图画》,童年的幸福记忆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人享用一生。
张辛欣专栏“以歌当哭”,本期《每一个你,成就我的末日大哭》,讲述从中篇《IT84》到长篇《IT童话》的创作历程,以及故去的丈夫与自己探讨创作的点滴回忆。
“文学访谈”刊登虹影与木叶对话《所有的故事像波浪涌来》,作家的生活和情感交织在她的创作中,呈现了作家写作的原生态。
“理论与批评”特辑刊登《人生一台戏》,围绕本期刊登的徐衎中篇《仙》,方岩、马衣、李伟长、项静等四位青年评论家不同纬度的解读,为“戏梦人生”这一话题延展出了不同的时空。
“人间走笔”刊登黑孩《闭上眼睛》、凌耀芳《二等市民》。
“新诗界”刊登贾浅浅《人心的呢喃》、张海宁《飘了很久》、李皓《憔悴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