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上海文学》2014年1月号简报

《上海文学》2014年1月号简报

发布于:2014-01-01  点击:1535



 《上海文学》2014年1月号  特稿“文学薪传一甲子”三代作家结缘《上海文学》

2014年第1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刚刚度过六十岁生日的《上海文学》,本期开篇为一组纪念特稿“文学薪传一甲子”,约请了白桦、从维熙、刘心武、郜元宝、张怡微等老中青三代作者,讲述与《上海文学》的特别情缘。

“文学访谈”刊登美国作家栗野和新晋诺奖得主门罗的对话《点燃创作的火焰》,从具体作品、题材选择、写作手法和心理等角度,详细回溯这位诺奖得主的创作之路。栗野以十余年时间追踪采访门罗,编译者张小意是门罗中文版译者之一,她从近十万字访谈资料中择取精华,是引人注目的独家对话。我刊又向以短篇小说为特色,刊登此篇访谈,亦别具意义。

盛可以中篇《算盘大师张春池》,技艺超群的算盘大师,却在官僚体制横行的K国算盘协会,受尽掣肘和挤兑,想要彻底逃离而不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作者语言凌厉明快,小说讽喻现实,充满寓言色彩。包光寒中篇《十六元八角买不起“的卡”中山装》,命运的无情推动,直指小人物之哀,对上海本土题材有所开拓。

残雪短篇《煤》,承续作者一贯的先锋姿态,小说中的“煤”成为一个象征,在不同人的生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吴文君短篇《神一样的夜光》,一段既谨慎又无谓的中年情感,语言简练,富有张力。

“新人场”刊登80后作者莫沉短篇《初恋地理志》,洋溢青春气息,呈现香港独特的市民风情。

今年新设专栏“王蒙说”,第一期刊登《说给青年同行》,这是王蒙在全国青创会上的演讲,平易生动,寄托了文学前辈对当代青年作家的殷切期望。

另一新设专栏是陈文芬的“斯德哥尔摩笔记”,本期《船岛上的远东博物馆》,追溯创立于1925年的瑞典“远东博物馆”的历史谱系。

彦火专栏“旧简心迹”刊登《追求美和善的蔡其矫》,诗人蔡其矫才华横溢而性情恣肆,本文专述其作品特色及个人印象。

“异域来鸿”刊登余云《毛姆和鸡蛋花》,漫笔南洋风土人情及其文学传统。

“理论与批评”刊登张屏瑾《写作与城市现代性》,以具体小说为例,阐述了不同时期写作与城市空间的建构、当下作家所寻求的城市现代特性等问题,切入角度独到。

“心香之瓣”刊登陈佐洱《猫亲咪咪》。

“新诗界”刊登严力《严力新作》。“人间走笔”刊登施圣扬《回馈你最后一个吻》,沙克《雅典记》。

   

选稿:丛山  来源:《上海文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