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上海纪实》精选本首发暨签售仪式成功举办
来源:华语文学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张冰 发布于:2017-08-23 点击:2384
8月18日下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文汇出版社主办,《上海纪实》编辑部、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承办的“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上海纪实》年度精选本首发暨签售仪式”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成功举办。
上海市作家协会领导、文汇出版社领导、《上海纪实》编辑部与作家代表出席了本次仪式
与会领导进行亲切交谈
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左二),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右二),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澜(右一),
《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左一)
活动尚未开始,现场就排起了等待签售的读者长队,中央大厅的看台下座无虚席。
上海书展的中央大厅座无虚席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上海作协党组书记汪澜主持了本次活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长赵丽宏,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出席了首发仪式。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在阅读《上海纪实》精选本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澜主持本次会议
参与签售的作家代表有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小说家叶永烈,电影华表奖、金鸡奖得主彭小莲导演,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上海纪实》主编、原新民晚报副总编辑朱大建,《上海纪实》副主编陆幸生、孔明珠,上海公安书刊社总编辑李动,原《现代家庭》杂志社长、总编辑孙小琪,《上海作家》副主编杨绣丽,原上海铜材厂厂长葛佳渝以及上海工人文化宫创作员王萌萌。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长赵丽宏在首发仪式上畅谈
《上海纪实》系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于2015年创办,依托上海作协主管主办的华语文学网出版,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多媒体电子期刊,为严肃文学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出版传播做了成功的试水探路。《上海纪实》倡导“在场”精神,以关注和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主打,同时积极倡导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叙事风格的多样性,追求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统一。近三年来已出版九期,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汇出版社社长、作家桂国强在仪式上发言
区别于传统文学期刊,《上海纪实》首先选择了电子期刊作为载体,为的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文学传播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新变化,探索“互联网+”时代,文学的新机遇、新空间,并以主流、优质、正能量的文学内容,参与网络内容生态的优化和改善。《上海纪实》的在线形态有三种:一为在华语文学网上线的网络版;二为依托《上海纪实》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微刊”;三为设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600多块大型电子阅读屏。通过“三屏联动”,《上海纪实》获得广泛的阅读传播,不少文章受到市民和文学爱好者的热捧,并被报刊及新媒体转载、转发,其中朱玲所作《我的恩师邱岳峰》的在线点击量高达26万次,李动的《小联合国秘书长》被改编为滑稽戏《72国房客》,杨绣丽的《心之途,新之旅》获得了中国人口文化奖。
《上海纪实》副主编、作家陆幸生发言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小说家叶永烈
为了进一步扩大《上海纪实》的影响,汇集并呈现近年来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新收获、新成果,展示上海纪实写作队伍的新阵容,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的支持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编辑出版年度精选本,让《上海纪实》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电影华表奖、金鸡奖得主彭小莲导演
《上海纪实》副主编孔明珠为读者签名
首度推出的年度精选本包括《如歌的岁月——2015〈上海纪实〉试刊号精选本》和《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2016〈上海纪实〉精选本》,由文汇出版社于2017年8月出版。两部年选本收入的文章,由编辑部全体成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分别从2015—2016两年间《上海纪实》刊发的共计120多万字的原创作品中精选而成。所选作品鲜明体现了《上海纪实》所倡导的“在场”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脉动的真实记录。
上海公安书刊社总编辑、作家李动
《上海作家》副主编、作家、诗人杨绣丽
《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在活动现场向广大读者打包票:“这两个精选本代表了当今中国纪实文学的一流水准,不买会后悔。”副主编陆幸生则回顾了三年前创刊时的困惑与一路走来的艰辛,感谢各方对《上海纪实》的支持与鼓励。
《上海纪实》主编、作家朱大建介绍新出版的精选本
朱大建在为读者签名
在精选本中,有呼应社会热点的《上海猎狐风暴》《国家公诉人》、反映上海巨变的《山高人为峰——上海中心建造纪实》《造大飞机的人》,有摹写沪上名人往事的《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荣毅仁家的“鸿门宴”》,也有记录上海不为人知细节的《我与提篮桥监狱》《“武疯子”的守护天使》。这些作品直面上海的纷繁细节,联结上海的当下与历史,将为读者们带来一个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学飨宴。
文汇出版社社长、作家桂国强在阅读《上海纪实》精选本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在讲话中指出,《上海纪实》迄今已累计推出近200篇、总计250万字的原创纪实文学作品。读者们会发现,作家们的书写对象既有巴金、杨绛、傅雷、贾志芳、张爱玲、黄宗英、俞丽拿、容国团、郎平等名家大家,也有社区民警、马路清洁工人这样的平凡人物。这体现了刊物的宗旨和方向,同时也彰显了创作者的使命和情怀。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在仪式上讲话
王伟表示,《上海纪实》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它“重聚”与“培养”并举的作家群建设宗旨:既刊发陈建功、肖复兴、何建明、叶永烈、赵丽宏、罗达成、竹林等文坛名家之作,也注重发表中青年作家和纪实文学新人的佳作。“这不仅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更培育、发掘了一批有志于纪实写作的新生力量。”
媒体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青年作家王萌萌说,非虚构作品往往直击现实、记录历史和时代变迁,所以它“逼迫作者更卖力地去挖掘事实,更用心地运用真实素材中的戏剧性。”她说,“无论做什么选题,我都会花很长时间去体验生活,才能在下笔时心里有底。”王萌萌表示自己是初学者,会始终坚守一个古老却有效的原则“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青年作家、上海工人文化宫创作员王萌萌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认为,非虚构文学蕴含真实和力量,是读者真正喜欢的。他说,“不论是叶永烈写傅雷傅聪,彭小莲写贾植芳,还是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话上海作家的实录都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文字是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赵丽宏在为读者签名
叶永烈在为读者签名
签售正在进行中
图片摄影:迟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