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陆士清:家国情怀的激荡 ——读戴小华的纪实小说《忽如归》

陆士清:家国情怀的激荡 ——读戴小华的纪实小说《忽如归》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陆士清  发布于:2017-03-15  点击:1617




戴小华女士写了一本纪实性好书,一本有不寻常意义的书——《忽如归》,读之深受感动。


有一段时间,台湾流行政治小说,如《告密者》、《喝尿者》、《小喇叭手》等等。前两篇写的是当时所谓的党外人士的受难者,后一篇则夸大省籍矛盾,彰显台独意识,是台独思潮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台湾中国人反对分裂,渴望祖国和平统一而且付诸行动题材的小说一片空白。环顾近期海外华文文学,这样题材的小说,似乎也未见到。大马华文作家戴小华的《忽如归》,以长篇纪实小说的艺术,披露轰动台岛,震动世界的戴华光事件,抒写了台湾一个家庭心归、人归祖国的事迹,彰显中华民族反对分裂,追求祖国统一的,压不倒、扑不灭的意志和家国情怀,弥补了台湾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在这方面的空白。


《忽如归》必将以补天之作载入史册!


一、融汇着伤痛、悲壮和荣光的国史


读《忽如归》,读到了一页融汇着伤痛、悲壮和荣光的中国历史一一台湾中国人反对分裂,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感受到了站在这页历史潮头的戴华光悲壮的英勇气概。


新中国建立后69个年头,但是我们的国家仍未统一,台湾仍孤悬在东海一隅,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伤痛。没有统一,原因复杂。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民进党心怀台独妄想是主因,其根子是美帝国主义的阻挠。美国企图将两岸分裂的现状固定化、永久化,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最终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台湾统治当局的白色恐怖,无法煙灭台湾中国人反对分裂,追求统一的心志。


1977年,忧虑民族命运而无心在美留学的戴华光(戴小华女士大弟),回到台湾,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台湾筹建了“台湾人民解放阵线”,开始了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的行动。他认定,“只要台湾失去美国做靠山,就无法‘反攻大陆’,两岸才有‘和平统一’的希望。”他们写英文信驱赶美商,要支持台湾反对中美建交的美商滚蛋。他在台湾沉沉的戒严体制下炸响了一阵惊雷,在顽固坚持“汉贼不两立”的国民党心头上插上了一把刀,惊天动地。国民党统治当局怎能容忍,而对戴华光来说,也等于用自己的头颅去撞开监狱的门。然而英勇悲壮就在这里,戴华光明知不可为而敢作为。他说:按“‘中华民国’戡乱时期惩治叛乱条例”第二条第一项规定,他就是死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我还是选择走向了死亡。”


他不顾小家,放弃爱情而采取行动;


他点燃折断的肋骨来照亮黑暗,为的是不让中华民族的伤痛继续;


他宁愿“一家哭”,而不让中华民族因分裂而“一路哭”(宋代范仲淹语)。


他就如戴小华写的,那出洞打头阵的蝙蝠,以自己的肉身喂饱老鹰的口腹,使后继者能安全出洞觅食那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统治当局罗织了“通匪”的罪名,将他判了无期徒刑(服刑11年后获释),在绿岛监狱中他被多次长时间关入黑牢,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但戴华光宁折不弯,坦然承认自已所做的事,担当起领头人的责任;但不承认自己有错有罪。他抗议监狱对犯人的无道,多次将厚实的牢门跌破。11年,他没掉过一滴眼泪。他有铁的心愿:“死也要死在两岸统一后”。报纸报道说,“戴华光在法庭上脸色发白,浑身还发抖”。他蔑视和讥讽这样的捏造:“哈,这些玩笔杆子的!”“一个连命都敢豁出去的人,当听到了宣判不是死刑的时候,心里只是嘲笑自己命大。”出狱后,他拒绝了要求平反的劝说,也远离欲搞分裂活动的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戴华光与大陆没有任何联系,也未与所谓“匪谍”有过任何接触。他认识的变化完全从阅读、观察和思考中得来的。他把认识付诸行动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采取的。他说:“就像清朝末年,在中国危急存亡、国不成国、家不成家的危急关头,我们这个民族总有一批青年人会跳出来。如果我活在那个时代,我相信也会跟他们一样。”这说明,戴华光的行动是中华民族良心的颖悟,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是我们民族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的发扬!虽然国民党统治当局把他关进了监狱,但扑灭不了他所体现的民族意志。


他体现的民族意志是一团烈火,在台湾也将越烧越旺。这不,1988年陈映真、王晓波和《夏潮》杂志一批人成立了中国统一联盟,举起了为两岸和平统一而奋斗的旗帜。陈映真引戴华光为师。2017年元旦魏明仁在台湾彰化举行反台独的“起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旗。20年前就组建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孙中山先生的孙子孙武彦,就在今年3月12日的当天,组织了台湾516个社团在“国父纪念馆”召开大会,组建“反台独大联盟”。


戴华光体现的民族意志,必将创造新的光荣的历史,那就是祖国的统一!


光荣属于我们中华民族,也属于为此做出牺牲和贡献的、家国情深的戴华光一家。


二、苦难、伤痛、爱和奉献的家史


读《忽如归》,读到了一部交织苦难、伤痛、爱和奉献的家史。


戴氏家庭原籍河北沧州,因国共内战流迁台湾,备尝了离乡背井、骨肉分离,以及在台湾艰辛求存之苦,而戴华光的劫难,使一个尚算平安的家庭陷入了惶恐和痛苦。父亲因无力救子而心酸,母亲哭干了眼泪,三姐戴小华,一夕之间半白了头、弟弟退役后就业受到影响,整个家庭被笼罩在阴影中!苦难,带来了痛苦;苦难也使得骨肉亲情和爱得到彰显!年迈的母亲坚持到绿岛探监,一次狱警不让见关进黑牢华光,她就以死抗争而使狱警屈服;看到有减刑和赦免的可能时,她就到法院门口静坐申诉。年迈的身影里跃动着一颗感动天地的慈母的爱子之心!弟弟寻医买药,密写通信,支持华光。两个姐姐不仅分担父母的痛苦,还轮流陪母亲去探望华光。对华光,他们从无怪罪,因为他们内心也深蕴着跨越海峡,回归故乡向往。尤其戴小华,胸襟宽阔。小时她与弟弟同时落水,父亲先救弟弟,然后才救她。母亲问她恨不恨爸?她说从未想到过恨,而理解爸爸两难的选择。她理解华光,钦佩这个弟弟:她说:“虽然我有时也会埋怨大弟不为家人考虑,但我更认同曼德拉说的话:‘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她赞赏大弟的坚强,“绝不会屈从命运和天数的安排”勇敢地奋斗、求索!她确信大弟的精神将永存:“即便许多勇者在奋斗的过程中未能取得成功,他们的勇气和品格也绝不会有所折损。” “就是因为有许多像大弟一样愿意牺牲的先行者,台湾最终能完全解严解禁,两岸同胞才得以相聚”。


令人钦佩的是,虽然历尽劫波,但这个家庭仍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探亲开放后,小华父亲就悠游大陆,留恋忘返;母亲则归乡养老。生前两老捐资助学,救助贫困,死后同葬故土,真正是落叶归根。大弟华光,为祖国统一奉献青春,为陪伴母亲,他来沧州创业,服务故乡。小弟也来到北京,为祖国的发展尽力。小华为不负母亲归葬故里的心愿,以非凡能力和果断行动,在短短几天内,过关闯卡,将母亲的的遗体,从台湾护送回大陆,安葬故土。她对宗教信仰的包溶、理解、尊崇和大孝情怀,令人动容。更值得提及的是:她身居马来西亚,爱马来西亚,但也深爱中国。她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期间,筹钱出力汇编了十册《当代马华文存》,接编完成了《马华文学大系》。她在中马建交之前,就作为文化使者,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书写新中国,参与和支持国内的文化活动。她坦诚爽朗,善于沟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成了许多文化人、包括本人在内的真诚朋友。她不仅以中华女儿之心,弘扬中华文化,而且关注着中国的兴衰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的梦,也是她的梦!


戴小华笔下的这部家史,是渡尽劫波、超越恩怨,家国情深的家史!


三、史家的精神,艺术的匠心


读《忽如归》,我感受到了史学家的精神和艺术的匠心。


《忽如归》洋溢着求真求实的史学精神,不仅准确记述了历史经纬、华光案件的过程,引证了当时的报导、评论、解密档案和书信,来揭示案件的真相,还追索案件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比如明明不是“匪谍”案,却以“匪谍”论处?个中原因是当时台湾社会弥漫着恐共防共气氛。“大街小巷到处贴满‘反共抗俄’、‘杀猪(朱)拔毛’、‘保密防谍’”等标语,要求“检举匪谍”。如破获一件“匪谍”案,奖金很高(百万台币),还能升官。于是,鹰犬特务和黑手魔掌,为了捞取名利,就不择手段,把案件往“匪谍”上靠,以求升官受奖。华光“匪谍”案就是这么做成的。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华光怎么会走上不归路呢?小华引用了华光的长信后指出:岛内“保钓运动”的思潮,“促成了经过五十年代大整肃而断绝的反帝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华光就是这种觉醒而付诸行动的先行者。


再有华光此案是谁检举告发的?最初怀疑华光女友的家人,因为其父是“警总”的人。华光在起事前告诉女友他将走的路,为不连累她而与之痛苦分手。怀疑,但没法证实。究竟是什么人?小华一直在追索。小华说:“我所以要费尽心血,查询真相,不在于批判控诉,也不在于奢求平反,而仅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去接近历史,去触摸伤痛,来努力弭平伤口……希望后人引以为鉴,历史不再重演。”后来她从解密的档案和审讯记录中发现了线索,终于确认了检举者是谁,洗清了对华光女友家人的怀疑,“庆幸大弟深爱的女友家人,总算没有被利欲熏心以致泯灭人性”。这种定要查明真相,追根究底的精神,正是可圈可点史学家的精神,是这种精神保证了纪实的真实性。


《忽如归》虽是纪实作品,但具有小说的全部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和生动的叙述描写,是一本纪实小说。这里,我不是说只有小说才有文学价值,而是强调这部纪实作品洋溢着小说的术性。写人物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为理想的实现而英勇前行,视死如归的戴华光,爱子如命的回秀真,女中豪杰的戴小华,一个个生动地活现在我们眼前。书中着墨不多的小华的父亲,一个细节也令人印象深刻。回秀真第一、二胎生了女孩,第三胎生了小华,父亲戴克英回家一看又是女孩,说声:长得不错,好好养,走了。回秀真生华光后秘而不宣,戴克英惊喜地发现竟是男孩,就“宴席”大开。两相对比,一个渴望儿子、重男轻女的爸爸写得活灵活现。还有,这个独自悠游得连爱妻过世都不知道的硬汉,在海南三亚与小华一席谈中所流露的对妻儿的深沉歉疚,以及深藏于他心中无奈,也读得我泪眼盈盈。


《忽如归》最见艺术匠心是它的情节安排,全书跌宕有致,波澜起伏。最典型的是,小华的构思中设置了两个悬念。一个是“匪谍”案的举报者是谁?小华写书时早已明白,但在叙述案件过程中,只叙种种疑云,不揭真相,待到华光获释,档案解密,才将告密者揭出。这个悬念毫无斧凿痕迹,因为完全附合事件的潮涨潮落、水落石出的自然流程。再一个悬念就是,狱中的华光被折磨得几近气息奄奄,又拒绝国民党当局的医疗,绝命书都写给家人了,后来却一天天好起来。这当然与他本人“死也要死在两岸统一后”坚定理念,家人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寄送中药)有关;但也与狱中出现在华光身边的神神鬼鬼的一个人有关。这是什么人,相处情景如何?华光先不说,后来华光在万言信中撩起了这个阿沛(吕耿沛)的面纱。小华藉此揭出了真实面目写道:“就在(绝命书发出)这危急时刻,吕耿沛适时出现。因为他经常走私中药,故对中药有所认识,能说得有模有样;因为他是乩童,故擅长装神弄鬼,易让大弟信服;因为他素行不良,故愿配合狱方,从中得到狱方给予的好处和方便。”他“免费提供药物,能在牢里来去自如,会通灵神算。其实,说穿了,这全都是狱方的安排。”“他不是国民党派来害大弟的内奸,而是国民党安排在大弟身边的一个傀儡,目的是借助他来为大弟治病的,只是大家从未往这方面去推论。”


小华继续探究悬疑:“这下,又怪了!华光的病既然是国民党的监狱官摧残出来的;为什么又要医治他呢?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当时台湾反对派及民间势力崛起,加上‘戴华光案’造成的轰动效应,如果像他这样一个原本身体硬朗的热血青年,被关在牢里不到五年,突然死了,必定引来极大关注。国民党必须顾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此外也得顾及国际舆论,以免因而损害到已经日渐衰败的形象和声誉。”至此,悬疑尽释,国民党色厉内荏的面目,被暴露得一清二楚。


《忽如归》中也不乏精彩的描写和哲理的抒情。比如以鲁姆山洞鹿洞中蝙蝠出洞的自愿牺牲者来比喻和颂扬大弟华光时,小华写道:蝙蝠出洞,必有一些愿意牺牲自己去喂饱老鹰的先行者,才能让其他蝙蝠安全出洞。“牺牲,本就是一种不得已的非常手段,是弱者在最残酷、血腥的死亡绝境中,被迫选择的、唯一可能制胜的形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一首慷慨悲歌。这支悲歌象征了侠士的正义和烈性,象征了作为一种失败者的最终抵抗形式。”哲理的思考,诗一般的抒情。


凡此等等,艺术匠心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