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16年12月号“新人场特辑”关注文学新生力量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6-12-06 点击:1159
2016年第12期《上海文学》已印行。
本期特别策划“新人场特辑”,继续推出一批“80后”、“90后”年轻作者的作品。
小说部分,温润短篇《天才》,生存的压力遮蔽了乡村女孩的绘画天分,经历了重重人生变故之后,她无意中看到凡·髙的画,猛然为之感动流泪,而庸常的生活还在继续。叙述语调温和平缓,静水之下有深流,余韵悠长。魏烨短篇《新居》,从见证者的角度,解读了家暴这一社会问题,语言生动,有黑色幽默的气质。叶颖达短篇《观音娘》,长辈的落寞与儿女的执拗互成映照,文字细腻深情。谈衍良短篇《爱猫者》,以冷静的笔调写出人性之恶。李黎短篇《冷水澡》,毕业后同窗的聚散,折射物质追求下人的异化。阿齐短篇《沉痛悼念李樵风先生》,一出荒诞的现代寓言。夏立楠短篇《猫眼》,带有奇幻色彩,人物生动。司徒志岚短篇《大黑在工体北路4号》,现代年轻人的情感、职场处境。沈仲旻短篇《月牙山酒店》,卡夫卡式的变形故事。
“90后”诗歌选,刊发马骥文《浴室》、王子瓜《鲁滨逊时刻》、甜河《雨地》、吴彦哲《读史的时候》、钟芝红《美是取消》、李蘋芬《新居》、文西《听见密西西比河》、冷含莹《契约》、更杳《蹦迪诗》、刘嘉伟《公交车站》。
陈文芬、马悦然专栏“月光街”本期为终结篇《与斯文·赫定喝茶》,瑞典、中国两地时光轮转,马悦然亲历的军阀时代各种传奇,为这一专栏做了一个精彩有力的收梢。
肖复兴专栏“老院旧雨”本期《商家四女》,骨肉至亲的背叛与疏离,世事伦常的败坏与沦落,折射出时代的疯狂与扭曲。
“理论与批评”栏目刊登刘旭《我们的优秀作家“差”在哪儿》,用细致入微的文本对比,探讨当下小说创作的不足,行文独特,犀利深入。
“心香之瓣”刊登苏北《我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
“人间走笔”栏目刊发吴周文《梦呓语丝》、天谛《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