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何以说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读钱钧华

作者:马忠静    更新时间:2017-07-06 15:43:3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睿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创造了无以计数的警言妙语,绝大部分收载于《论语》,惹得世人竞相传诵,其狂热程度不亚于“红色革命”年代对主席语录的痴迷。

我心目中的孔子不仅善言,而且言善,轻易不骂人,即使骂人也做到了骂人不带脏字,意思到位还不会有半点不洁(当然,骂宰予“朽木不可雕”除外,毕竟出现了“朽木”和“粪土”字眼)。

说孔子言善是指他嘴善,积口德。仁义之师嘛,哪能随便骂人哩。善言是指他睿智、思想深邃且驾驭语言的能力了得。那么善积口德的孔子怎么会说出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呢?

就是说,连男人都不轻易骂的孔子怎么骂起女人来了呢?而且这句骂因出自孔子之口,千百年来成了特定情况下男同胞攻击女同胞的致命性杀伤武器。

一般来讲,只要男女间发生冲突,吵红眼的时候,男同胞一定易如反掌地搬出这句颇具权威的话封女人的嘴。是啊,孔子二千多年前就骂你们女子和小人一样不是善茬儿,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纵然女子浑身长嘴、揣着一万个理由再也发不出半点儿声音。

我曾做过这种猜想:孔子成长中一定吃过女子苦头,很可能被女子遭践惨了欺骗怕了,不然不会说出那句伤了世代女子感情的“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读钱钧华老师新作《跟孔子周游列国》(以下简称《跟》),对孔子人生经历多了一些了解,知道有两类女子在孔子生命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类女子,姑且称之为好女子。

第一位当属于孔子母亲颜征在。孔子三岁,父亲叔梁纥辞世,母亲没改嫁,隐忍度日,把孔子培养长大。那是世上不多见的寓慈严于一身的好母亲;

第二位是孔子夫人并官氏,虽然民间传说她爱唠叨,为孔子仕途不畅忧心忡忡,但她还是勇敢挑起了家庭重担,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孔子不得意时,她跟一块受苦;孔子仕途通达,她也没跟一块享福,在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间,她积劳成疾,过早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第三位是孔子的女儿(史书无姓名记载)。孔子的女儿是践行父亲思想的典范,虽然不知她能否识文断字,但她肯定是一位令孔子满意的乖乖女,因为她的夫婿是孔子挑选的,名叫公冶长,民间传说其人岁数比孔子女儿大,相貌也长得一般般,但孔子欣赏他学有专攻,懂鸟语(钱钧华老师在《跟》中称他为“世界鸟语第一人”),儒雅、仁义。

女儿顺从父亲,嫁给了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公冶长。

第四位女子是周游列国途中在阿谷之隧碰到的阿谷女。当时孔子被阿谷女的美貌深深打动,派随行弟子上前试探人品,试探的结果证明,阿谷女不仅清丽端庄,而且纯洁得如飘浮在天边的美丽云朵。那么,孔子那句“名骂”肯定不是骂这类女子的吧。

那么孔子到底骂谁,因何而开骂呢?

《跟》中,《断垣残壁鲁城墙》一章有这样的描述:

齐国担心孔子在鲁国执政下去一定会使鲁国称霸,一旦鲁国称霸,齐国离鲁国那么近,定会惨遭吞并。于是齐君手下的权臣出歪招儿,挑选了十八个美貌女子和一百二十匹骏马送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果然中计,和随从整天在南门观看齐国送来的美女(史书称“乐女”)和骏马,懒得打理朝政。弟子子路看到当时的情景,对孔子说:“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是啊,在美女骏马面前,孔子理论和兴帮大略已显多余,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再看《跟》中叙述:“于是乎,孔子命中的一场劫难降临:骏马美女轻松挤兑了正待受朝廷重用的孔子。”

正是这种时候,满腔激愤的孔子说出了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孔子这句个性化表白确实很符合当时的规定情景。

孔子所骂的女子是谁,小人又是谁,就不担心对错号入错座了吧?

孔子所骂的“女子”和“小人”是特指,而非泛指。

当然,还有一个和“乐女”差不多德行的女子不能不提一下,她就是那个以风骚“垂名青史”的南子。南子是卫灵公夫人,放荡不羁,不顾名节,孔子因见过她一面而遭到子路的误解和指责,气得夫子指天发誓:我要是与南子怎样了,“天厌之!天厌之!”

到这儿,我松了口气。多少年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孔圣人哪,虽然天下女子不一定都能做到三从四德,但我们一直都是崇敬您的啊,您到底是被人灌醉了还是没睡醒而出口伤人呢?就算真有坏女子刺激了您的脑神经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女子吧?

好在孔夫子不糊涂,大是大非搞得清,好女子坏女子还是心中有数的。只是孔子褒奖好女人的话语有可能没被后人记载,没能幸运地收载到《论语》之中,而骂坏女子和小人的话语被一字不拉地记得清清楚楚。没法子,历史如人,出疏漏,留遗憾,在所难免。

到这儿,想必已经说清楚了。那么,且借用《断垣残壁鲁城墙》的结尾作为本篇结束语吧。

“现代,抑或后现代的女性们,如果还有什么想不通,不妨到曲阜古城墙走走看看吧。”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