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意出门是在她和王伟平争吵之后的第二天。她在屋子里想了半天,匆匆收拾好了行囊,然后,第二天在他出门之后,就离开了柿子林别墅,买了去成都的飞机票。落地后,她在成都找了一家藏身于一个小巷道里的很不起眼、肯定没有进入旅客信息联网系统的家庭旅店住了下来。她还换了一个手机号,为的就是不让王伟平找到他。离开家之前,她给他留下了一张字条,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伟平夫君:
如你所愿,我要离开你一段时间。我要好好想想,我们的关系应该往哪里走。你也不要去找我,等到我觉得能够回来的时候,我自然会回来。那个时候,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唯有时间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意。即日
何如意想像着王伟平拿到这张字条的那种愤怒和不解的样子。但是,现在,她必须要走开了。必须要从这泥潭一样的生活里走开,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应该怎样来生活。她知道王伟平会找她,这天晚上,她的老手机号收到了他发来的短信:“我知道你在哪里,你到成都了。我通过民航局的朋友帮忙,查到你飞走了。回来吧,如意,我们好好谈谈,请你回来吧。”
她没有回复,而是开始启用了新号码。她只跟在北京的一个闺蜜唐晓彤保持联系,告诉了她自己的情况,并且约好每天都会和唐晓彤联系一次。万一断了联系,那就是何如意出了事,就需要唐晓彤报警。这样她就心里有底了。
何如意要去哪里呢?
她想要去墨脱。可她是怎么想到要去墨脱呢?也是因为一个机缘。凡事都是机缘。就在她和王伟平吵架的那天下午,在屋子里收拾行囊,她翻阅一本杂志,刚好是一期关于墨脱的专辑。墨脱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要想去墨脱的话,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窗口,才能够徒步走进去。杂志上说,那里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人间的偏僻之地,大地上最远的角落。相传,是千年之前藏传佛教开山者莲花生大师在那里修建庙宇、创建新教的地方。“墨脱”,古代叫做白马岗,从地形上看酷似莲花盛开,意思是“隐秘的莲花”。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忽然让她萌发了去那里的心愿和喜悦。这个心愿一旦萌发,那就是机缘,就无法阻止。她了解自己的性格,就是她是有些偏执和疯狂的。当初她那么爱秦汉,爱到了让自己受伤的地步,也是因为这个性格的原因。
她估计王伟平会到成都来寻找她,就安静地住下来,不怎么出门,安心地做着去墨脱的准备。她足足准备了半个月,主要是寻找与墨脱的天气、道路、民俗有关的材料,以及徒步进入墨脱需要准备的事项。她很快发现,进入墨脱的线路主要有三条,分为东、中、西线:东线是从波密的达兴出发,翻越金珠拉山口,到达格当,从那里到达木,再从达木到墨脱县城。中线则是从波密县出发,沿着扎墨公路走,需要翻越嘎隆拉山口,然后一路下山到波弄贡,再由达木、卡布,前往墨脱,这条线好在是沿着一直在修的扎墨公路走,徒步走需要走四五天的时间,就能到达墨脱。扎墨公路在二十多年前曾经短暂建成,开进去过一辆汽车之后,就被泥石流、岩崩等阻断,现在路基大段被毁坏,到处都是杂草和塌方,已经无法行车了。西线被称作是前往墨脱的前门,从西藏米林县出发,要翻越海拔4221米高的多雄拉山口,然后下山穿越一片雨林,之后沿着雅鲁藏布江往北走,最终也能到达墨脱。
何如意仔细估算着路线和时间,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有很多都是徒步者写下来的亲身经历,很有用。最终,她决定走中线或者西线进入墨脱。不过,她想,还是要找到更熟悉路途的驴友,来帮助她选择路线。
现在,她是独自一个人要去西藏墨脱了。她过去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个勇气,现在,她有了,而且是那么的坚决,就像是为了响应某种重要的召唤。在成都那些天,她准备好了各种旅行用具,包括急救药品、冲锋衣、雪盲镜、防潮垫、雨具、露天睡袋、防身的喷雾器和匕首、刀片,还有几双鞋子,适合登山和雨天穿的,即使她不喜欢笨重的鞋子,也还要准备好。她还准备了手电筒,应急照明弹,压缩干粮等等。这些东西背到她的身上,似乎很重很臃肿,她背了一下试了试,她那纤弱的身躯因此显得很矮小了。基本准备停当,她通过网上的信息,预订了拉萨一家旅馆的房间。为了不要叫王伟平发现她的行踪,她赶到成都双流机场,是当天现买的机票,一个多小时之后,飞机就飞向了拉萨。坐在舷窗边上,看着苍茫的云海和无尽的雪山在航线下曼妙地变形,逶迤地展开,她的心也开始变得开阔了。
到达拉萨,她悄然入住到那家藏族人开设的旅馆里,适应一下缺氧的状态,发现自己还行,不用喝红景天,也不用准备氧气罐,就是稍微有点气喘。她化名“雪飞姑娘”,在附近的几家旅馆外张贴了征求去墨脱的旅伴的纸条。她发现,在拉萨,到处都是徒步者或者其他方式的旅行者,全世界的古怪的旅行者都有。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很快找到同行的旅伴,假如一个星期没有找到,她就决定独自前往了。
张贴出纸条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来找她了,“我叫林笠,是从北京来的,我正打算去墨脱呢。”
她觉得自己现在看人,有一定准头了。林笠高大、削瘦,已经有高原红的肤色了,眼睛明亮,这眼睛一看就知道他人是很单纯的。旅伴是一定要放心和踏实的,她想,不过,现如今在路上奔走的人,大多数都是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因此需要在路上走一走,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坐下来攀谈,何如意知道了林笠是一个公务员,离婚了,前妻去了日本不再回来了。他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日益单调的生活让他感到了憋闷,就请了假,出来走一走,打算走半个月。西藏的缺氧状况,他还比较适应,而且,他非常想去墨脱看看。
“不为什么,就是想去那里看看。不过,我建议你在拉萨先适应一个星期,然后,等到你感觉适应了,咱们就出发。”
林笠的建议非常好,这个温厚、明澈的男人让她觉得很安心。这种感觉正是她现在需要的。不过,林笠有他自己的生活问题,她看着他,觉得很放心。
他们现在就是预想中的旅伴了。人在途中,以后会发生什么,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关系,谁都不知道。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微妙,复杂,有时候又很简单。你以为你能和对方迅速推进,可是不知道怎么都无法推进了。有时候你感觉你们之间没有什么,可是,结果它忽然就到来了。这都是机缘,就像她现在已经身在拉萨,要去墨脱完全是机缘一样。
在拉萨停留的那几天里,林笠每天都会来找她出去转一转。转八廓街、大昭寺,去一趟布达拉宫,然后,去拉萨边上的拉萨河,沐浴那里的清爽冰凉的高原风。何如意还想让林笠带她去看看拉萨郊区那片高地上的天葬台,但林笠觉得,她还没有到能够领悟这种丧葬方式的时候,就没有同意。
现在是八月底了,这个时候进入墨脱应该是合适的时机。林笠显然比她更仔细地做过前往墨脱的准备,他拿着一张很精确的地图,指给她看路线:“我打听到扎墨公路那条线不好走,这个季节,到处都是泥石流和崩岩。我们还是走从米林到多雄拉山口,然后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往墨脱走的西线吧。这条线短一点,但相对好走些。我们还要先到林芝的八一镇,在那里歇歇脚,在那里雇佣背夫,跟着他们和马帮走,就好了。背夫能帮助我们背着大件的行李。等回来的时候,我们再考虑走另外一条线出墨脱,你觉得呢?”
何如意觉得林笠的建议都是对的。进去走的是一条路,出来走另外一条路。这就如同是一个禅意,出来进去不是一个门,不是一种命,不是一个感觉,不是一个禅机。这种感觉才对。现在,她除了每天和闺蜜唐晓彤通一次话之外,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在做什么。这样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她已经把王伟平放在了脑后。
拉萨带给何如意一种远天远地的空明感。这也是西藏带给她的感觉。由于很快就适应了缺氧状态,她感觉自己的肺活量、血液和视力,在拉萨都得到了一些改变。
一个星期之后,何如意感到自己准备好了,尤其是适应了缺氧状态,她觉得可以出发了。她和林笠,背上行囊,像一对情侣,就这样一起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