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海龟“幸远儿”~鲤鱼老寿星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3-08-08 10:10:06

海龟“幸远儿”

1983年7月,美国一艘名叫“克劳伦斯”的捕鱼船在夏威夷南边的洋面上作业,发现不远处水花飞溅,一会儿跳起一条鲨鱼,一会儿又弹起一块“石头”,那石头原来是一只海龟,显然这两个家伙在水下搏杀。一会儿,一只海龟艰难地靠近渔轮,水手们将它打捞上来,发现它的右后脚被鲨鱼咬去一半,一过磅重达79.5公斤,估算它至少已有50岁。后来,“克劳伦斯”船长把海龟交给新泽西州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基金会拨款20万美元,委托美国卢瑟福科技公司为海龟安装假肢。公司专门组织了一个接肢小组,由三名外科医生,二名护士,一名技师进行手术,精心操作,所选用的金属和塑料均达到耐海水腐蚀一百年。手术顺利完成。之后,它们为这只海龟取名“幸运儿”,并在龟背上刻上它的大名,表示祝福和对大海生灵的赞美。还刻上“美国卢瑟福科技公司接肢”字样,并标上年、月、日。仍由“克劳伦斯”渔轮带到原海域放生。20多年过去了,如果“幸运儿”没有遭到灾难,它仍在大海中游着呢。


2006.1.21天津《今晚报》

嗅探神手白眉犬

两伊战争结束后,为了打扫战场,联合国曾出高价雇用6只嗅探犬,这6只嗅探犬是英国伦敦警察厅创办的警犬专科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6只嗅探犬到任后立即开赴西奈半岛沙漠,去寻找已被风沙淹没的阵亡将士的尸体。此前,搜救人员用电子探测仪进行过地毯式扫描,并从沙漠浅层中找到100多具尸体。这些探犬再次复查,又找出100多具尸体。其中最出色的是一只注册名叫“绅士”的白眉犬,一次它站在一个地方,用双脚刨沙示意,搜救人员立即挖沙刨坑,但是挖到1.5米深仍然不见尸体,这里用电子探测仪扫描过三次,大家打算放弃。但是“绅士”继续用双脚刨沙示意,并打出响鼻声表示不满意。人们只得继续挖,结果在2.2米深处刨出了一具尸体。


2005.12.10天津《今晚报》

印度红眼八角龟

印度比哈尔邦尼连山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带,生存着一种奇特的红眼八角龟。它的成年个体只有200克左右,背甲四周有八只角,给人一种多面体的奇妙感觉。它的双眼绯红,与灰褐色的龟甲构成强烈的色彩反差,粗看以为得了红眼病。其实这红眼睛是天生的,而且像红玛瑙似的有神采有光泽。它是不吃虫蚁肉类的素食主义者,喜欢吃野生的浆果。它性格温良、姿态文雅,与自然界的动物无争。有些野兽想吃它,它只是缩头缩尾,任其踢咬,结果因咬不断其甲壳而作罢。只有饿急了的老鹰要吃它,那吃法很残酷。鹰嘴叼住八角龟往石头上猛砸,砸开裂缝后再用嘴爪撕开吃肉,犹如人吃核桃一样。因为这种吃法很费力,一般情况下老鹰也不吃它。但是一些印度恒河鳄大多数有吞食八角龟的经历,但吃过一次后再也不愿碰它。印度鳄吞食八角龟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是把它错当成石子,吞进胃里贮存,以备磨碎吃进去的食物。但八角龟在它肚子里四脚乱爬,搞得鳄鱼很难受,只得呕出来了事。从此它再也不敢吃八角龟了。


2006.2.4天津《今晚报》

猩猩学校

印度尼西亚科学研究院在比戈罗科市创办了一所猩猩学校,聘请了一些资深驯兽专家当“教授”。招生要求严格,入校的“学生”必须是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的半岁小猩猩,用意是它们没有沾染到动物的野性和野生环境中养成的种种不良的怪癖,容易接受启示并学习文明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后发放毕业证书,就业率高达百分之百。它们深受马戏团和有关使用单位的欢迎,自然售价也是很高的。这些训练有素的猩猩非常聪明。它们很有幽默感,虽然有点人模狗样,但干起活来正正经经。它们能弹吉他,跳迪斯科,投篮球,神气十足地吸烟,喝啤酒,还能给病人喂饭,做简单家务。它们能牧羊,甚至到农场开拖拉机。


2006.1.28天津《今晚报》

智慧的黄鼠狼

鼬科动物黄鼠狼饿急了要偷鸡.但它的主要食物是田野里的老鼠,年平均灭鼠量达1000只。黄鼠狼捕鼠智慧远远超过猫头鹰,除了在田野里追捕,还能钻进口径10厘米的鼠洞。成年黄鼠狼个子大,钻不进鼠洞,它就用屁股封住鼠洞,施放骚臭无比的化学屁。这种屁有毒,会熏死小老鼠,大老鼠忍受不了,只得往洞口冲,撞上黄鼠狼屁股,被黄鼠狼转身一口咬住吃掉,黄鼠狼不但善捕老鼠,而且还会饲养老鼠过冬,一到秋天,庄稼成熟了,黄鼠狼会扩大自己的洞穴,到田野里偷花生、稻穗、包谷等运到自己洞里,这些不是它的食物,而是为老鼠准备的饲料。一般情况下,它会把吃剩下的老鼠咬断其腿脚,养在洞里,供自己和小崽子吃。每到深秋,天冷了,它就积极捕捉老鼠,咬断鼠腿,丢在存放粮食的“仓库”里。冬天来了,大地封冻,洞外小生灵的活动基本停止了,这时那些吃粮食而存活下来的老鼠,就是它的食物。它在洞里一觉可睡几天,待醒过来,就到它的粮食仓库里找一两只断腿老鼠充饥,以便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2006.2.11天津《今晚报》

屎壳螂护草地

1979年,澳大利亚商务部门要求从中国进口一吨屎壳螂,于是,一吨屎壳螂作为“环保大使”乘飞机空运至澳国。屎壳螂是处理地面粪便的专家,它嗅觉灵敏,能嗅到三公里内的臭味传导源,并迅速飞过去,用强劲的脚趾扒松粪便四周的泥土,撒盖在粪便上搅和,搓成浑圆的粪球,还把卵产在粪球里,再把粪球推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挖洞埋藏起来。小屎壳螂出壳后就吃粪团里的粪土,待粪球被吃光了,小屎壳螂也就长成并能自力谋生了。如果屎壳螂没有卵可下.它们也会把地面上的粪便处理掉,方法是从粪便下挖松泥土,让粪便沉下去,上面用碎土盖好,而它们则躲在地下,直到把粪便吃光后再飞走。法国作家法布尔称屎壳螂为“人类义务清道夫”。澳国所以要从中国进口屎壳螂,因为那里牧草繁茂,畜牧业发达,牛羊的粪便引来大批有害昆虫,搞得牛羊寝食不安,中国屎壳螂一到澳洲就大显身手,积极掩埋牛羊粪便,不但净化了草地,而且使牧草更繁茂。五年后,屎壳螂的子孙已控制了那里的局面。


2006.8.26天津《今晚报》

奇妙的蚌壳龟

一般的乌龟,遇到敌害即缩头缩脚,以便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但没有全密封,人们仍可用尖刀伤害它。还有两侧有粗皮当韧带,然后把企图绞杀它的蛇,用上下龟甲闭合夹死蛇类的克蛇龟,也没有全密封的功夫。重庆市沙坪公园曾展出一只能够全密封的乌龟。这只乌龟在龟池中游泳时,与其它乌龟没有什么差异,把它从水池中提起来时,也与其它乌龟一样,把头和四肢尾巴藏进龟壳里。但最令人惊奇的是.它的腹部甲板中间有一条横向的缝,连着两块甲块,这两块甲板可各自动作向头部和尾部移动,与龟背紧紧贴拢,将全部身子藏在甲壳里。它的密封与紧闭双壳的老河蚌一模一样。被当地人封为蚌壳龟。动物学家从现有资料中查找,认为这只蚌壳龟是潘氏闭壳龟中一支族类的孑遗,是极为珍贵的活化石。它的祖先只生存于川陕交界很隐蔽的河谷洞穴里,很少与人照面。从1981年被人们发现后,至今只找到22只活体。


2006.12.23天津《今晚报》

老鼠运动会

美国基林镇马素中学有个自定的节日,即每年10月份举办一次老鼠运动会。据创始者留下的记录称: 地球上有了众多的动物,才使人类不感到寂寞。人类应当从动物的性灵中感受到生命的和谐。于是,该校的老鼠运动会一直延续至今。举办老鼠运动会时,师生们自己豢养的宠物鼠和借来的买来的老鼠都可参赛。有裁判评分的项目是老鼠百米赛跑、老鼠跳高、老鼠爬栏(不是跳栏),其中最令人激动情绪的是百米赛跑和爬栏。

这些老鼠虽然主人对它实施过训练实践,但毕竟难守规矩,比如百米赛跑,发令枪一响,主人才把老鼠放进有拦板的跑道上,并吆喝它快跑,至今能在20秒内跑完百米的只有两只老鼠,它们的照片挂在荣誉室里。其它的节目是自由表演赛,有老鼠爬绳、老鼠爬竿、老鼠拉马车、老鼠踏滚轮、老鼠骑马(以狗代马)等.谁的老鼠表演精彩、谁的节目有创新意识,根据所得赞扬票来决定是否给予奖励。


2006.12.2天津《今晚报》

凶恶的硬蜱

农民沈老汉到诸暨镇卫生院看外科,诉说近日屁股右侧长了一个肿块,越长越大,既痛且痒,坐卧不宁,可能是生了毒疮,接诊的医生观察了一下,觉得这是很常见的疮疖,告诉病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刺破它、消消毒,吃点消炎药就会好的。于是,医生用血管钳,在肿块中间将要破溃处轻轻拨了一下,试试其内部“滚脓”的成熟度。谁知这一拨拉,破口处突然爬出一条怪虫,高举两只毛茸茸的爪子螯,活像一只克拉氏螯虾,即生长在长江以南河中的小龙虾。两只细小的螯足左右摇动,好像很**地对付侵犯它的敌人,并在玻璃盘内来回爬动。老汉也很惊讶,他回忆说.去年下田时只感到右边屁股上像被针刺了一下,后不痛不痒,直到一年后的今天才出现肿块。外科医生立即叫人用数码相机拍了照片,翻查资料弄清这只怪虫,结果查明,这只带双螯的怪虫俗称草爬子,名叫硬蜱,是一种比蚂蟥要少见的吸血动物,它的怪诞之处是生有双螯,小如跳虱,能钻入人和动物的皮肉,吸饱血后比自身胀大100倍。


2006.11.18天津《今晚报》

跳高蛇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跳高蛇,其背部长有菱形圆斑,成年个体长60厘米,属于小型蛇类。它至今没有正经的学名,因为它善于跳高,当地土著叫它跳高蛇。虽然它被归入响尾蛇亚科,但它很阴险,没有响尾蛇光明正大。响尾蛇出动时会摇动尾巴梢上的7节角质环,发出“格拉、格拉”的响声,告之“我来了”。跳高蛇却是躲在暗处,当它发现有人或大动物靠近时,为了自卫,它会竖起身子,用有弹性的尾巴在地上一卷,向上一跳,高达1.4米,可以抵达动物的背部和人类的腰部,并用毒牙咬一下,然后迅速掉下游走,受伤者如不及时救治,就有死亡的危险。跳高蛇咬人是一种自卫行为,跳高蛇的这种本领主要还是一种生存手段,可以跳起来捕食杂草顶上飞过的小鸟和各种昆虫,遇到将近一米宽的沟坎,它不必像其他蛇类,顺坎游下去再爬上来,而是一蹦就跳过去。


2006.10.14天津《今晚报》

鸵鸟驾驶员

澳大利亚有家奥迪斯旅游公司,创办了一个“鸵鸟拉车训练班”。鸵鸟完成训练后被分配到各个营业点,为游客拉车观光服务。鸵鸟体重100公斤。从脚趾到伸直颈部的头顶高约2米。力气很大,能拉动一辆特制的双轮马车。马车内可坐两位旅客,上有遮阳布挡住阳光,游客可观看沿途优美风光。鸵鸟头颈上有两条细绳子,游客可以拉动绳子告诉它向左转或向右转。鸵鸟很听话,能够根据游客的意思走路。旅游公司还在车厢内备有鸵鸟食品箱,内装香蕉、嫩草、昆虫等鸵鸟爱吃的食物。当鸵鸟把车拉到一个景点游客要下来观光时,或者游客要在野外草地上野餐时,游客可解下拉绳,让它吃自己的一份食物。它吃完食物后也会在附近散散步,或趴在地上休息。当两位游客坐上座位后,鸵鸟会自动走过来,让游客套上拉绳,然后拉车赶路。


2005.12.3天津《今晚报》

玛瑙斯魔鱼

巴西玛瑙斯湖中生活着一种极为凶恶的魔鱼,重约300克,状如鳊鱼,眼睛火红,牙床骨特硬,牙齿像锋利的剃须刀,手指一碰即出血。它们喜欢集群活动。对哺乳动物的气味特别**,如有野猪到湖边喝水,将嘴巴探进湖水仅30秒钟,附近游动的魔鱼立即闻味冲来,一眨眼,猪嘴巴上即被咬去一块一块肉。玛瑙斯湖四周的野生动物凡缺嘴少鼻子的,差不多都是被魔鱼咬的。魔鱼的凶恶令人吃惊,有一垂钓者钓起一条魔鱼后,折条树枝去打它,它竟跳起来咬断小树枝。最厉害的是它还吃人,巴西空军部队跳伞训练时。一个跳伞员没调整好着陆点,落进玛瑙斯湖中,人们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但拖起降落伞时竟连着一副雪白的骨架。原来跳伞员落水后,魔鱼成千上万地游过来,几分钟内把他的血肉啃个精光,然后分小群四散游走,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后来科学家们终于弄清,这种魔鱼就是食人鲳。


2005.11.26天津《今晚报》

世界巨龟王

阿尔巴尼亚萨兰达是爱琴海边的一个小渔港,渔民霍尔巴靠打鱼为生。一天,他在爱琴海里下了网,但到收网时却无法起网,他感到奇怪。又毫无办法,只得耐着性子把网拖到萨兰达海边。人们帮他把网拖上沙滩,发现网里裹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剥开网衣,这块“石块”竟活动起来。原来这是一只硕大无朋的海龟。大家惊奇无比,立即过秤,重达820公斤。“嘿,这么大的海龟!”惊得人们大眼瞪小眼。有行家来一看,说这是一只龟,只有南太平洋加拉拍戈斯群岛才有,但考察记录最大的也只有350公斤重,这真是一只巨龟王了。估计是它老窝受到惊扰,干脆做四海为家的“旅行家”了。一个意大利富商伯拉罕闻讯赶来,当场与巨龟得主霍尔巴谈妥,愿把他开来的一辆2000年款的奔驰车交换巨龟。伯拉罕办好手续,把巨龟押运至家。原来伯拉罕是一位奇异动物爱好者、收藏家。现在,他专门为巨龟造了龟池,并雇请员工豢养,凡来参观者都啧啧称奇。


2006.9.16天津《今晚报》

蟾蜍自爆

德国汉堡市郊区的奥顿纳沼泽地里发生了1000多只癞蛤蟆自身爆炸的惨烈奇观。目击者在“啪啪”的爆炸声中,看一些癞蛤蟆身子鼓成浑圆的球状。然后“啪”的一声炸裂开来,皮开肉绽,内脏弹到空中有1米多高。它们像吞了小炸弹似地,死的极惨,一个小池塘里漂浮起许多癞蛤蟆尸体。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当局关注。汉堡市环保专家沃纳·斯莫尼克从目击者中了解到,这些膨胀成球状的癞蛤蟆比它自身膨大成4倍,已无法爬动,突然一声爆炸,死于非命。兽医弗兰克·米奇曼经过对周边环境的考察,揭开了蟾蜍自爆的谜底。原来有一个饿急了的乌鸦群路过此地,它们攻击癞蛤蟆,但癞蛤蟆的皮浆水是苦的。就啄食其肝脏,癞蛤蟆为了鼓气自救,最后胀破肚子。


2006.11.4天津《今晚报》

小猩猩圣保罗

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所豢养着二十多只大大小小的黑猩猩,在八只小猩猩中圣保罗最聪明。根据研究计划,研究员维特选择圣保罗做一次“动物心机”的实验。维特领着小猩猩圣保罗来到猩猩山后面的一个树林里,当着它的面,挖一个泥坑,埋下四只香蕉四只苹果,再盖上泥土,然后打手机通知助手,把所有猩猩都领到小树林里。猩猩们来到树林里就追逐嬉耍。小猩猩圣保罗也跟着大家玩,一会儿玩腻了,所有猩猩都散散落落地回到它们的猩猩山住地。维特的实验开始了,他带着录像机,爬到一棵枝叶浓密的树上,将自己隐蔽起来,像刑侦人员守候坏蛋一样地守候圣保罗。一个小时后,这只奸猾的小猩猩圣保罗悄悄离开伙伴。独自一步三回头地溜进小树林,走到维特掩埋香蕉苹果的地方。飞快地扒开泥土,坐在那里,把水果吃个精光,然后抹抹嘴,悄悄地溜回猩猩山。研究人员看着维特的录像都笑起来,说圣保罗真乖啊,它懂得保密,不让同伴分享它掌握的食物信息资源。


2005.12.24天津《今晚报》

多情的鲤鱼

福建周宁县浦源村有一条穿村而过的鲤鱼溪,长300米,宽4米,鹅卵石铺底,常年水深1米,水色清澈。溪中生活着数以千计的各色鲤鱼,1.5公斤左右的居多,也有十几公斤重的大鲤鱼。浦源村人奉鲤鱼为“图腾”、“圣物”,不捕、不杀、不吃,也不准外村人来偷捕、骚扰、虐杀。鲤鱼溪里的鲤鱼过着如此安逸的日子已有700多年。相传宋代河南荥阳迁来一支郑姓难民,族长郑公见鲤鱼溪四周环境清静优美,又见鲤鱼溪里有很多鲤鱼,就在此定居生息繁衍,他定下禁杀鲤鱼的族规: 后世子孙若杀鲤鱼者为族人之仇敌。并写诗刻石警示:“涧水拖兰翠,游鳞逐浪多,羡鱼休唱钓鱼歌。”鲤鱼和人有了700多年代代相沿的和谐积累,对人有了依恋的情感,它们饿了,会追着沿溪走动的人影昂头讨食;姑娘们有时下溪捞起一条鲤鱼玩耍,待把鱼放进水里后它又会绕着人腿穿梭讨食。它们不怕人,特喜欢与人一起玩。遇上山洪涨水冲刷,鲤鱼溪里的鲤鱼被冲到下游溪沟里,但是不出三天,只要活着,它们又会回到鲤鱼溪,因为这里是它们的天堂。


2006.3.11天津《今晚报》

鲤鱼老寿星

1950年8月,北京疏浚北、中、南三海,戽干池水,然后清淤泥。戽干池水后,自然是这个皇家苑宥中的水族生灵大揭秘,一些鱼类成了桌上美味,其中一条大鲤鱼成了当时的新闻题材。这条重达7公斤的金丝大鲤鱼金鳞闪闪,红腮黑头。活蹦乱跳,颇有跃跃跳龙门的精气神儿。这本来算不得一回事,但细心的人刮去它身上的泥浆。在第三根背鳍棘刺上有一根绞紧的金丝,金丝粗而牢实,金丝头上拴着一块精致的银牌,银牌已被污泥熏黑,经过磨洗冲刷,显出了“大明万历七年”六个字,“七”这个数字已被锈蚀。即便以明朝万历最后一年算,该是公元1620年,那么这条鲤鱼到1950年起水,它少说已活了330年,这不仅是鲤鱼老寿星,也可以说是动物王国里少见的老寿星。当时人们对这个活古董敬仰有加,把它养在中南海春藕斋万字廊下的池塘里,后移送到西山八大处第二处灵光寺里,与寺里放生池中的大群锦鲤鱼做伴去了。


2006.3.4天津《今晚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