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鸵鸟打贼~鸽血染红的呼救信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3-08-08 09:55:51

鸵鸟打贼

鸵鸟巴斯像个班长,神气活现地走在头里。它的身后跟着300只羊,羊群后跟着主人玻尼,每天早上,这支队伍总是这样走进南非拉脱维奇娜草场。

进了草场,羊儿们三五成群地吃草,巴斯完成了领班任务,就回到主人玻尼跟前。玻尼从鸵鸟背上取下大伞、小椅、食物、书籍和半导体收音机,然后,把铁伞柄插在地上,往小椅上坐下,打开收音机听广播、看书。羊呢,由鸵鸟巴斯管着。巴斯在羊群四周转着圈儿,见300只羊在安然无恙地吃草,它就在草丛中蚂蚱、沙鼠、小蛇吃。如果有些不老实的小羊跑出羊群,巴斯会飞快地跑过去,用脚把小羊赶进群里。有一次,一只草原狼溜进羊群,叼起一只小羊就跑,巴斯冲进去,飞起一脚,踢断了狼的脊梁骨,救出了小羊。

中午,玻尼吃完干粮,就躺在大伞下休息,这时巴斯也走过来,吃完它的一份食物,学着主人的样子,趴在地土休息。两只不听话的小羊跑散了,玻尼拍拍鸵鸟的背,说:“巴斯,小羊跑了,快去赶拢来!”巴斯却不理不睬,反而把头埋在沙子里,其意思只有玻尼明白: 我中午要休息一下,现在该你值班。玻尼苦笑着,只得跑到太阳下去赶羊。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巴斯才自动站起来,走到草场上照管羊群。

傍晚,玻尼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这是下班回家的信号,吃饱了草的羊都抬头望着大伞方向,它们也希望早些回到羊圈里休息。巴斯听到口哨,犹如士兵听到连长下达的集合令,急匆匆跑到玻尼跟前。巴斯像一匹骆驼,任玻尼把伞、椅、书、收音机、食物袋,一件一件驮在它背上。巴斯开步走在前面,300只羊紧紧跟着它,玻尼走在最后,迎着夕阳回家。

回到羊圈,玻尼的妻子奥黛帮鸵鸟卸掉背上的东西。巴斯用嘴壳轻轻地啄啄女主人的膀子,像一个向母亲讨食的孩子。于是,奥黛捧出一盆食料,让巴斯吃个饱。在奥黛眼里,这头高2.5米,长2米,体重180斤的鸵鸟,就是她的孩子。三年前,奥黛在拉脱维奇娜草场牧羊,看到两只幼狮在玩一个绿色的“球”,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鸵鸟蛋。她把这个重达二斤半的绿色蛋捧回家,埋在场前太阳下的沙子里。40天之后,巴斯出壳了,奥黛精心喂养大了它。在巴斯眼里,玻尼和奥黛就是它的父母亲,它是这个家庭的成员。

有一天,玻尼要到市场上去出售10只羊,奥黛也要去,以便买些家用物品。羊群怎么办呢?夫妻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全部托给巴斯负责。巴斯吃饱早餐,空着背,领着290只羊,浩浩荡荡走向拉脱维奇娜草场。

羊群到了草场,习惯地三五成群散开来,各自“呼呼”地拣嫩草吃。巴斯绕着羊群走了三圈,然后站下,高昂着头,盯着羊群,俨然像一位总司令。巴斯是一只聪明的鸵鸟,它知道今天主人不来,意味着对它十分信任,它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中午也不敢把头钻在沙子里睡觉。

却说当地有个名叫夏卡的酒鬼,对玻尼的羊群早有兴趣,偷一只羊来杀掉,用泥巴一滚,在烈火中一烤,那肥嫩的羊肉蘸些盐巴,味道该有多美啊!苦于平时下不了手。今天听说玻尼、奥黛上镇去了,只有那只鸵鸟管着,心中大喜,偷羊的机会来了。

巴斯踢死草原狼的事,酒鬼夏卡是知道的,所以他也不怕天热,竟弄了两张老羊皮裹在身上,装成一只大羊,在草场里悄悄地爬着,终于爬进了玻尼的羊群。夏卡暗暗高兴,摸出绳子。在三只羊的脖子上打了^圈儿,然后连在一条绳上,慢慢地把羊向外拖。羊本来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见夏卡拴住了它们的脖子,吓得“咩咩”地叫起来。

巴斯听见了,警惕地盯着羊群,只见一只“怪羊”拖着三只羊,离开羊群,向西北方向走动。巴斯自然不知道人类中有什么“贼”这个概念,但是它很清楚一点,主人玻尼的羊是绝对不许受到损失的。巴斯像一辆汽车,飞快冲向那只连爬带走的“怪羊”。夏卡慌了,丢了羊皮,但仍牵着羊,飞快逃跑,3只羊在草地上连滚带爬,凄惨地叫着。巴斯冲到夏卡跟前,伸出粗壮有力的右腿,扬起一脚,把酒鬼夏卡踢得翻了三个筋斗,吓得他索索发抖。他爬起来想再跑,但是来不及了,巴斯的趾爪踩在他肚子上一扭,夏卡的肠子流了一地。

事情闹到地方法院,夏卡的家属要求赔人命,玻尼只得牵着巴斯到法庭受审。巴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只是呆呆地站在玻尼旁边,听取法官装腔作势的宣判: 从3只羊脖子上解下的绳子来看,夏卡偷羊证据确凿,但人已死亡,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鸵鸟巴斯防卫过当,判处半月监禁。由于行为人是一只鸵鸟,由主人玻尼代为服刑。从此之后,鸵鸟巴斯威名大振,谁也不敢再去碰玻尼的羊群了。

原刊于1990.12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

鳄鱼基诺

刚果恩卡尹河畔有个渔民叫巴斯,他喂养着一条鳄鱼,名叫基诺。20年前,只有一米长的基诺撞到巴斯的网里,他把这条小鳄鱼抱回家,放在后院里养起来。一晃过了20年,巴斯老了,基诺也长大了,长7米,重160公斤,身上披着铁瓦似的鳞甲,四肢粗壮,满嘴尖牙,铜头铁尾。尾巴用力一挥,可打断独角犀的脚,可击断碗口粗的柱子,非常威猛。二十多年来,基诺忠实地保卫着巴斯,毒蛇,虎豹、野猪都不敢到屋里来。有一次,一条6米长的名叫森蚺的大蟒蛇从山上下来,游到巴斯门口,巴斯如迎佳宾,赶快捉一只鸡喂它。这里有个风俗,认为蟒蛇是送福报喜的动物,人死了之后灵魂住在蟒蛇身体里,蟒蛇游到哪家,就意味着那家的祖宗来看望后代。巴斯正高兴之际,基诺可心里有气,这条鳄鱼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想保护主人,突然猛扑过来,一口咬住森蚺的尾巴,那蟒蛇不肯束手就擒,拼命缠绞鳄鱼,一场天昏地暗的争斗后,森蚺丢了尾巴逃走了。

“基诺!”巴斯呼唤着,那鳄鱼闻声爬到门口。巴斯一屁股坐在鳄鱼身上,就像坐在一截粗大的烂木头上。他吸着烟,同鳄鱼唠叨起来:“基诺,这样要坐吃山空的,我们得想办法干些有益的事,嗯?听到了吗?”基诺鼓着吸到肺里的气,支撑着巴斯沉重的身子,突然张开大嘴,雪亮的尖牙在阳光下闪着白光,好像在回答:“随你便吧!”

从此之后,巴斯开始训练基诺渡河。每天早上,巴斯用一支藤条拴着基诺的腰,犹如牵一条牛,拖着基诺来到恩卡尹河畔。对于鳄鱼这种两栖动物来说,学游泳是不困难的。巴斯把基诺赶下河,同它一道游过200米宽的恩卡尹河。巴斯累了,就把基诺当救生圈,用手搭在它背上。每来回游一次,巴斯都奖给基诺一条四斤重的马蜥子。由于有美食吃,后来,只要巴斯向恩卡尹河走去,基诺就自动跟在后面爬着。当地人奇怪地问巴斯:“你想把基诺训练成游泳健将吗?”巴斯干脆地说出了他那异想天开的计划——他要造一只小型摆渡船,让鳄鱼基诺来牵引驾驶。功夫不负有心人,巴斯实现了他的计划,恩卡尹河畔有了一个令人惊奇的鳄鱼渡口。巴斯根据《圣经》上的神话传说,造了一只诺亚方舟——一只只能站立五个人的方型小木船,其实就是一只不漏水的方型大木盆。他把基诺赶到河边,在它身上拴一条绳子,绳子一头缚一只铁钩子,那铁钩子扣到方船的铁环里。巴斯站在方船上,基诺下水后就挥动四只有力的脚,昂着头,拼命往前游,一直把巴斯拖到河对岸,然后又返回来,岸上观者无不拍手鼓掌喊精采。恩卡尹鳄鱼渡出了名,许多外地人也来看稀奇。他们站在方舟上,望着鳄鱼基诺在水中游泳牵引,心情真是又紧张又愉快。摆渡自然要给一点钱,但也收受食物——鳄鱼喜欢吃的蜥蜴、蛤蟆、鸟、鱼之类。胆子大些的就当场喂给基诺吃,胆小的则把食物投进铁笼子里。基诺见有人送东西给它吃,在恩卡尹河里拉方舟似乎更有劲。基诺属大型鳄类,是动物学家们统计过的世界著名的16种吃人动物之一,而且这种巨鳄在野生环境里有过吃人的记录,这使一些想过渡的妇女、小孩很害怕。巴斯由于办鳄鱼渡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他不能使妇女、儿童失望。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巴斯训练基诺,凡妇女、小孩来渡河,都要在它的嘴上套一个粗大的藤圈。基诺开始很恼火,好几次咬断过藤圈,但后来它习惯了,它似乎知道这不过是装装样子的。后来发生了一次翻船事故,这不但没有败坏基诺的名声,而且使当地妇女、儿童确信基诺是一条信得过的心地善良的鳄鱼。那是一个灼热的中午,当地著名的黑胖子犹大要渡河。犹大和另外三个人走上方舟,巴斯抖动拴在基诺颈子上的牵引绳,韵味十足地大喊一声:“基诺,开船啰——”基诺扭着身子,划着四腿,一下子把方舟拉到恩卡尹河中央。体重四百磅的胖子犹大第一次来体验鳄鱼拖渡,他望着在方舟前努力奋进的基诺,又兴奋又激动,就倚到方舟边上为鳄鱼喝采助威。但是他太重了,方舟失去重心,一下子翻了过来,巴斯和四个乘客都落进水里。一个会游泳的乘客往回游,另三个不会游泳的,一会儿灌水,一会儿伸手喊救命,基诺拖着半沉入水中的方舟,也快拖不动了。情况十分危急。巴斯急中生智,从腰间拔出匕首。“卡”一下割断了牵引绳,解放了基诺。基诺游到巴斯身边,巴斯在基诺背上拍了一巴掌,聪明的基诺为了保持浮力,拼命往肺里吸气,并弓起了背。巴斯是渔民,水性特好,他首先把胖子犹大拖过来,叫他用手搂住鳄鱼背,瘟头瘟脑的犹大也顾不得害怕了,右手抓住了粗糙的鳄背。巴斯又把另外两个乘客拉过来,像犹大一样,也把鳄鱼当成了救生圈。巴斯把牵引绳打了一个结,套进自己脖子,他拖着鳄鱼,鳄鱼拖着三个落水者,一道游到岸边。

到了岸边,人们爬上河滩。基诺也爬上河滩,它望着半氽在恩卡尹河中心的方舟,瞪着鸡蛋般大的朝天眼,感到慌乱而又莫名其妙。胖子犹大喝了不少河水,哇哇地吐了一大摊。他跑过去,蹲在基诺身边,拍拍它那满是鳞甲的脊背,淌着眼泪说:“基诺,不怪你,是我不好……”一会儿,巴斯洇水把方舟拖了过来,接好牵引绳,要大家重新上船。胖子犹大说,基诺受了惊吓,不要为难它了,我们明天再渡河吧。这时,附近来了不少人,大家听了犹大绘声绘色的介绍后,都赞美基诺是一条了不起的鳄鱼。一些妇女说,今后过渡不要给它套藤圈了,我们信得过基诺。基诺似乎不喜欢拍马屁,对今天的翻船它好像不高兴,竟独个儿向巴斯的屋里爬去。

巴斯跟在基诺后面,人们目送着他们,心里都在赞美: 基诺,好样的!巴斯,也是好样的!


原刊于1990.12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

狼国之狈

暮春之夜,盘肠谷山道上有一辆汽车抛锚了。这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司机张德胜下来修车,忽见一只百把斤的大灰狼拖着大尾巴,急匆匆冲他奔来,张德胜吓得丢下钳子、扳手,腾地跳进驾驶室,紧紧地关了门。大灰狼跑到车头跟前,张开大嘴,绕着汽车转过来,转过去,最后只好夹着尾巴走了。张德胜坐等天亮,也未敢下来修车。

却说这只大灰狼是盘肠谷狼部落的首领,它回到狼群,冲着一只灰黑色的瘸腿狼“嗯嗯唔唔”叫了几声,然后趴下,让瘸腿狼爬到它的背上。大灰狼驮着瘸腿狼向汽车抛锚的地方走去,后面跟着一群狼国——公民大大小小52只狼。

这只瘸腿狼一生下来就有毛病,两只前脚特别短,走三步要在地上滚一下,它从不跟狼群出击,只吃些狼们叼回来的残骨余肉。但是这只被狼们叫作“瘸腿阿狈”的狼却具有特别的智慧,能预报吉凶。有一天黄昏,瘸腿阿狈突然“呜呜”地狂叫,狼们听得懂意思:“赶快搬家呀,这一带要发生天灾啦……”大灰狼带领狼群转移到对面的山腰里。果然,不一会儿便狂风大作,暴雨倾泻,山洪暴发,泥石流把狼的老窝场冲毁了。从此,阿狈成了狼国军师。现在大灰狼把阿狈驮到汽车抛锚的地方,就是要阿狈提供办法,如何把驾驶室里的司机拖出来吃掉。

大灰狼驮着阿狈,绕着汽车兜圈子,仔细考察现场。狼们亦尾随大灰狼,绕汽车转了三圈。突然,狈“呜呜”地叫,它要爬上汽车头。大灰狼靠近汽车头前的保险杠,阿贝很吃力地踏上车头,向挡风玻璃爬去。张德胜恐惧地盯着向他爬过来的阿狈,那狈的脸相虽然不像其它狼那样尖削、阴狠,却嘴巴短、鼻子塌、耳朵短、眉毛长,还瞎了一只眼,模样十分丑陋。阿狈爬到离挡风玻璃两尺远处,歪歪扭扭地支起身子,举起两条长短不齐的前肢,偏转头,猛向玻璃撞过来,“咚”一声响,张德胜吓得差一点晕过去。狈由于撞得很用力,被反作用力弹出去,“轱辘辘”滚到前轮底下。张德胜听说过“狼狈为奸”的故事,这也许是狈的示范动作吧。在月光下,狼们从狈的身教中受到启迪,像蚂蚁一般争先恐后地爬上车头,照着狈的办法拼命向挡风玻璃撞去。“咚咚、咚咚、笃笃、笃笃”响声不断。但玻璃却完好无缺。大灰狼见臣民们办事不力,突然蹦上车头,排开众狼,猛向玻璃撞去,只听“嘭”打一声闷响,百来斤重的大灰狼竟把挡风玻璃撞出三条放射状裂纹。张德胜预感大难临头,脑袋“嗡嗡”作响。只要大灰狼再撞一次,玻璃必定破裂,人被拖出来,张德胜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却说大灰狼又一次冲击,用力太猛,痛得龇牙咧嘴。一骨碌滚下了汽车。但它立即又爬上汽车头,瞪着绿荧荧的眼睛,正当大灰狼鼓肌蹬腿要向挡风玻璃作第二次撞击时,张德胜脑子里掠过一个奇怪的念头: 不能默默地在荒山野岭里喂狼,即便死去也得有音乐陪奏,以壮声威,他按响了汽车喇叭: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嘹亮高亢的汽车鸣笛声冲向四周,深深浅浅的山坳里响起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回声,在静夜的盘肠谷里交相激荡,形成一片轰鸣。在狼听来,这是一种比狮吼、虎啸、山洪、雷霆更为恐怖的怪兽叫声。奇迹出现了,狼们先是一愣,接着四散逃奔。

大灰狼也吓得四腿直抖,但它仍不失狼国君王的风度,呆呆地站在车头前,而那只狡猾的瘸腿阿狈则从汽车底下爬出来,跌跌撞撞地爬到大灰狼身后,一下子抱住狼尾巴。张德胜又按响了喇叭,大灰狼撩腿逃了,拖在地上的狈发出“哼哼”的呻吟。

狼和狈毕竟是兽类,它们虽然有斗虎斗狮的爪牙和胆子,但却被几声汽车喇叭吓跑了。张德胜笑了,不由得意于自己这个偶然的高招。但他还是不敢大意,每隔10分钟按一次汽车喇叭。直到天亮之后,有一辆汽车经过,帮他修好了汽车。张德胜驱车离开了盘肠谷,带走了一个神秘的“狼狈为奸”的故事。


原刊于1991.2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

鸽血染红的呼救信

加拿大空军中将罗伯特·莱基是一名出色的飞机驾驶员,现在他亲自驾驶一架“DH4”型水上飞机,顶着北极风卷起的漫天雪花,降落到北极边的白熊岛海域,救起了维尼克等四名海难者。

然而,罗伯特自己也陷入了困境,水上飞机的两只浮筒被北极风压得离不了水,几次试飞都没有成功,飞机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罗伯特告诉大家,现在无线电的有效距离已无法达到加拿大空军司令部,但不能等在这里冻死饿死。唯一的办法只有靠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了,于是他向加拿大空军司令部写了一封求救信,信中标出了“DH4”型水上飞机的方位坐标,为了保险,一式两份,牢牢地系在奥斯卡和维娜的脚上。

军鸽奥斯卡披一身密密的咖啡色羽毛,两只眼睛像嵌上的两粒琥珀珠子,炯炯有神。现在,奥斯卡和偶鸽维娜站在罗伯特的手掌上,它们盯着主人的脸,又盯着飞机舷窗外的风雪。似乎已知道主人要它们执行一个特别任务。罗伯特平伸双臂,托着两只军鸽,动情地说:“奥斯卡,宝贝儿!维娜,宝贝儿!我们六条命都系在你俩身上,去吧,冲破暴风雪,一路平安!”背风的舷窗打开了,北冰洋汹涌的波涛声立即传了进来,两只军鸽振翅冲向风雪漫卷的天空,六个军人同时举手行军礼,向奥斯卡!向维娜!

8月的北冰洋冰已融化了,白浪滔天。天上漫卷着乌云,一股交叠一股,一层覆盖一层,像大火的烟,像大海的浪,像水蒸气在鼎沸滚动。奥斯卡奋力;中进了云层,凭着生物磁觉导航,直向加拿大北部的赫尔辛娜森林飞去。眼睛迷潆了,羽毛潮湿了,然而它决不敛翅。乌云遮住了视线,它看不见维娜,于是就“咕噜噜……”地呼唤,对方也以同样的声音回答。足足飞了三个小时,奥斯卡和维娜终于冲出了北冰洋风雪圈。蔚蓝色的天空中出现了两点咖啡色——那机智的目光、健美的体形、勇敢的灵魂、庄严的使命感,全都化成了圣洁的亮点。前面是一朵朵巡洋舰似的白云,奥斯卡先穿进去,维娜也跟着穿云进去。出云后,只见空中滚着一个车轮似的雪球,向奥斯卡撞去。维娜定睛细看,大吃一惊,那是一只北极鸮——北极猫头鹰,它浑身雪白,眼如火星,翼展两米,伸着铁勾嘴,直扑奥斯卡。维娜猛扑过去,一下撞中了北极鸮的脖子,北极鸮火了,放弃了奥斯卡,回头急追维娜。

“咕噜噜……”维娜大声呼叫,那意思是: 奥斯卡,你飞吧!逃吧!去吧!别管我啦……

北极鸮犹如饿虎扑兔,一嘴叼住维娜,立即一个直线俯冲,直扑冰山上的一个雪丘。维娜成了雪丘洞窟里四只小猫头鹰的午餐。这幕悲剧只持续了十秒钟,奥斯卡望着空中飘扬的七八支残羽,那是被北极鸮从维娜身上啄下的。奥斯卡绕着羽毛转了三圈,然后悲惨地叫了几声,直线飞往赫尔辛娜森林——森林后面就是加拿大空军司令部所在地,那里有它的老巢。不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道天蓝色的带子,那就是赫尔辛娜森林,奥斯卡心中一阵喜悦,但这时有三个黑影正向它逼近。它终于看清了,那黑影长着大翅膀,象三股无声的阴风,向它快速冲来。啊,是凶恶的加拿大鹞鹰。没有其他办法,只剩一条路——逃!

奥斯卡像一支箭,斜刺里擦过一只鹞鹰的肚子,它觉得有一只铁脚爪在眼前一闪,冲了过去。飞啊,逃啊,如疾风,似流星,像闪电,终于摆脱了鹞鹰的攻击。老路是无法飞回去了,万里长空,孑然一鸽,而脚上那系着的情报使它不得安宁,于是它飞啊!飞啊!飞向那有人群的地方。它俯视大海,不能降落!它俯视群山,不能降落!足足飞了两天,它终于看见了一个桅墙林立的军港,奥斯卡眼里淌出两滴泪珠,带着极度的饥饿和疲乏,一头栽了下去。

英国克罗默军港的“威尔逊”号巡洋舰旗杆上撞下一只军鸽,粉身碎骨,它就是奥斯卡。水兵们解下了那份染着鸽血的呼救情报,立即通知加拿大政府,并根据加拿大政府的要求,将军鸽奥斯卡的尸体运回加拿大空军司令部。被困在北冰洋白熊岛上的罗伯特等六个军人也被救了回来。

罗伯特他们回来后,把奥斯卡的尸体和其配偶鸽维娜的模拟尸体放进一只精致的木盒里,并给以尉官的葬礼。山坡鸽墓上庄严地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碑文: 

神勇军鸽奥斯卡和偶鸽维娜之墓

它们曾于危难中救过六个军人之命

加拿大空军中将罗伯特·莱基


刊于1991.3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