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袋鼠拳王~巨蜥妈妈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3-08-08 09:52:25

袋鼠拳王

澳洲哥伦布尔草原上,一场争夺袋鼠群首领地位的生死搏斗正在紧张地进行。年老的首领两颊松垂,腿肌萎缩,渐渐抵挡不住了;年轻的袋鼠高达两米多,腿肌发达,挥拳有力,它瞅准机会冷不防冲过去,猛击一拳,老袋鼠一个踉跄,象一袋谷子似地倒了下去。年轻的袋鼠赢了——它成了这个袋鼠群的首领。突然,“噼”地一声,一支麻醉针击中了它,年轻的首领还来不及弄清是怎么回事,便倒了下去。袋鼠群见状吓得四处逃奔。这时,隐藏在草丛里的日本东京龟板马戏团的团长龟板一郎一扬手,一辆伪装的奔驰牌汽车驶了过去,袋鼠被抬上了汽车。

袋鼠被关在铁笼里已经三天了。它饿得肚子咕咕叫。第四天,大相扑出身的龟板戴着牛皮拳击手套,打开了关押袋鼠的铁栅门。袋鼠对捉弄它的人类早已怨恨之极,它冲上去照准龟板的面孔猛击一拳,龟板侧身偏头躲开了拳锋,以闪电速度打了一个“黑虎偷心”,饿得头昏眼花的袋鼠倒了下去。龟板这才把早已准备好的青草和小蛇搬进来,然后锁上铁栅门。第二天,又用这个办法,先把袋鼠痛打一顿,然后丢下食物,关上栅门。如此连续七天,袋鼠对龟板产生了恐惧,当龟板用钥匙开锁的时候,这头高达二米三的大袋鼠竟缩在角落里索索发抖。

龟板认为训练袋鼠与人拳击的时机到了,于是,把袋鼠牵出了铁笼子。袋鼠是一种聪明的动物,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它终于达到了登台表演的水平。

袋鼠拳王与人打斗的海报激动了全东京的市民,门票一售而光。在明亮的水银灯光下,龟板一郎穿着古代武士服,与袋鼠拳王手挽手出台,一高一矮,一人一兽,同步动作,配合默契,非常滑稽。龟板和袋鼠走到台前,同时弯腰,深深鞠躬九十度。

台下掌声雷动。打斗开始,人鼠相距两米,双方虎视眈眈,袋鼠双腿有力,曲支在地上,大尾巴抵地,两只前脚上绑着拳击手套,装腔作势地屈肘作出一副迎战的姿态。龟板先动手,虚打一拳,袋鼠可来真的,朝龟板胸部猛击一拳,龟板灵巧地闪开,袋鼠由于用力过猛,向前冲了一下,差一点摔倒。它站稳身子,冲龟板飞起一脚,被龟板猛挟住,向后一拖,袋鼠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它不肯爬起来了。这时,穿着斑马小丑服的裁判走过来,冲着倒在地上的袋鼠喊:

“一,二……” 

裁判刚喊完“三”字,袋鼠猛跳起来,继续与龟板周旋、搏斗,动作精彩,笑声四起……拳击结束后,一个观众上台,把一个用嫩草编的花环套到袋鼠脖子上,袋鼠像捧着一张绿色的圈饼,当众大吃大嚼起来,它那贪婪的样子又一次引来一片欢呼声。

袋鼠回到后台,它也显得很兴奋。后门虚掩着,它走了出去,绕过两条巷子,竞走上京都大街。街上车水马龙,五光十色,袋鼠觉得比起广漠空旷的澳洲大草原,这里简直是天堂。它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后来竟站在一家食品店门前不走了。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个奇特的“城市居民”,吓得吱吱哇哇乱叫着四处奔逃。

警察从惊慌的人流中得知龟板马戏团的袋鼠逃到街上,纷纷追赶过去捕捉。袋鼠从人们异样的表情中感到不对头,又见三个警察追上来,吓得转身就逃。它的长腿一蹬一蹬地跳,撞翻了三个水果摊,苹果、梨子、菠萝滚了街。袋鼠逃进一条死胡同,三个警察逼了上去。袋鼠急了,一拳将一个警察打得脸上开花,安全盔也打飞了;又飞起一脚,将另一个警察的警棍踢到空中。

早有人打电话给龟板马戏团。龟板驾着一辆“奔驰”急驶而来,制止了人鼠搏斗。他挽着袋鼠的前脚,袋鼠鼻子抽动,这是情绪激动的表示,还吱吱地叫,显然在发牢骚:“我不过随便走走,为什么要抓我呢?”

龟板忙向三个警察鞠躬致歉: 

“请多关照!”

龟板请求一位警察驾驶他的汽车到马戏团去,以便按治安条例接受罚款。他自己挽着袋鼠步行回团。

大街两面挤满了人,盯着龟板和袋鼠,看那神态,好像一位外交官员挽着一位体面的外国伯爵,在视察这座城市。


原刊于1988.10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专栏

蝴蛛保镖

贝蒂是瑞典女动物学家,一次,她来到新几内亚爱尔兰岛探险。爱尔兰岛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屿,岛上生活着许多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奇怪动物。蚂蛛就是其中的一种。

贝蒂真不愧是驯化动物的天才,她以女性细腻的感情与动物建立友谊,曾收养过一条两米长的巨蜥当她的女儿,并帮助巨蜥产卵分娩。这次在爱尔兰岛的火山盆地上,她第一次发现了蚂蛛,竟和蚂蛛交上了朋友。

上岛后,贝蒂的野外考察工作很顺利。但令人讨厌的是帐篷内常有小蛇、青蛙钻出来,影响她休息。一天,她在一条小河边发现了几只“螃蟹”,走近一看,只见它们的身子圆嘟嘟的,像只大苹果,足有半斤重,八只脚很灵活,每只脚足有一尺长,浑身象老鼠一样长满密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耀着墨晶般的光泽。贝蒂顿时觉得浑身毛骨悚然。经仔细的观察,贝蒂确认它们不是“螃蟹”。而是节肢动物里大蜘蛛的一种,名叫蚂蛛,是一种奇特而又可怕的蜘蛛。后来,通过进一步观察,贝蒂发现蚂蛛的胃口很好,专吃小蛇、青蛙和泥鳅。如果这家伙不伤人,可否捉一只养到帐篷里,请它消灭钻进来的蛇、跳进来的蛙?贝蒂这么想着,便就近折了一根长树枝,轻轻地探过去。几只蚂蛛吃饱了食儿,互相交叠着乱爬,好像在游戏。树枝终于碰上了一只蚂蛛,贝蒂盯着对方的反应,看它们是否凶猛地咬,情况完全出人意料,那只被树枝碰着的蚂蛛竟像做爬竿运动似的抱住树枝,顺竿稳稳当当地爬上来,其他的蚂蛛显然不肯落后,一只接一只顺着树条子爬。贝蒂慌了,手直抖得树条子不断摇晃,可以肯定,如果不扔掉树枝,这些蚂蛛必定会顺着树枝爬上她的手臂。“啊!”贝蒂吓得尖叫一声,丢了树枝就跑,跑出50米,贝蒂停了步,她舍不得这些奇怪的蚂蛛,壮着胆又返回来。她脱下上衣,罩住一只最肥大的蚂蛛,带回帐篷里。那蚂蛛在地上爬了一阵,竟钻到帐篷角里,一下子拖出一只青蛙。不一会儿,蚂蛛又爬到另一只角里,咬住一条小青蛇的尾巴,磕磕绊绊地拖到帐篷中央。小青蛇又盘又绞,把蚂蛛绞了好几个斤斗。最后蚂蛛咬下蛇2寸长的一截尾巴,那蛇扭着受伤的身子逃走了。贝蒂高兴极了。立即用自己儿子的名字给这只蚂蛛命名,叫彼德。

蚂蛛彼德与贝蒂在一起生活了两天,它没有一点伤人的意思,这使贝蒂越来越喜欢它了。贝蒂决定驯化它,她戴上帆布防护手套,按住彼德,在它背上轻轻地按摩,然后翻转它的身子,在它肚子上轻轻抚摸。彼德静静地躺着,没有半点挣扎的意思,原来这个外表丑陋凶恶的生灵喜欢瘙痒,并乐意接受人的爱抚。从此,贝蒂帐篷里没有一条蛇敢窜进来了,偶尔有一只青蛙闯进来,也被彼德捉住吃掉。贝蒂每天给彼德按摩瘙痒两次,每次3分钟。有时贝蒂工作忙忘记了,彼德会爬到她的脚下,一扭身子翻个肚皮朝天,逗得贝蒂哈哈大笑:“啊,彼德,鬼东西,你痒啦,好,妈妈给你按摩”!此时的贝蒂已经不用帆布手套保护了,而是直接用手指头摩挲它肚子上细密的毛。彼德大概有一种愉快的感觉,八只筷子般长的毛脚轻轻地舞动着。

贝蒂离开爱尔兰岛时,把彼德也带走了。它睡在一只硬纸盒里,跟着贝蒂漂洋过海。它很驯顺,似乎理解主人的艰辛。每到一个旅店,贝蒂首先把这只纸盒打开,让蚂蛛彼德慢慢爬出来。然后再把预先购买的生鱼、生肉放在它面前。奇怪的是,饥饿的彼德不是抢吃食物,而是翻转身子,肚子朝上,希望主人摩挲它、爱护它。于是贝蒂总是用母亲般的柔情给它抚摸。

一次外出旅行后,贝蒂与蚂蛛彼德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情。那天,贝蒂到达撒哈拉沙漠的边,她花了40美元搭上一辆运货车,这段路程至少要跑一天一夜。旅途中,汽车司机缺乏礼貌,没经贝蒂的同意,就左手握驾驶盘,右手搂住了贝蒂。贝蒂不慌不忙把放在膝盖上的硬纸盒打开来,蚂蛛彼德闻到女主人熟悉的气味,大大方方地爬到了贝蒂的胸前。司机突然见到这个凶恶丑陋的怪物,吓得缩回了手,猛地刹住车,他脸色苍白,指着蚂蛛抖抖索索地问:“你是魔女,这是什……什么……?”贝蒂笑着说:“我不是魔女,我是瑞典动物学家,这是爱尔兰蚂蛛,是我的朋友,我的保镖,它专咬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先生,如果你被它咬上一口,上帝就不肯让你再醒过来了。”作为一个出色的保镖,蚂蛛彼德后来还帮助贝蒂闯过了许多难关。


原刊于1989.2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

红领巾89.2巴拿马绿风怪

1882年夏天,巴拿马运河工地上出现了耸人听闻的绿风怪。

那天太阳还未落山,伐木工亚当和奥金斯到丛林边散步。亚当被一只金铃子的叫声引进灌木丛。突然,灌木丛里传来亚当喊救命的声音,接着灌木丛里发出“呼呼拉拉”激烈的响声,但见击落的绿叶子在空中乱飞,形成一条绿色的风路。在移动着的绿色风路上,亚当被隐没在草丛下的什么恶物咬住腰,举在灌木丛的顶上。恶物在草里跑,亚当在草顶上挥脚摆手,拼命挣扎,发出凄厉的呼救声。

“救命啊—”

奥金斯也大喊一声,帐篷里钻出20多个工人,慌慌张张跑过来。奥金斯指着绿叶子飘舞的渐渐远去的绿风,结结巴巴地说:“绿风怪!绿风怪!亚当被绿风怪卷走了……”此时绿风已卷到丛林深处,暮色渐浓,亚当的呼救声消失,一切又归于平静。第二天早晨,奥金斯和工友们提刀拿枪,进入丛莽寻找亚当。但见绿风怪走过的地方草木东倒西歪,形成一条波浪形线路,一路上只找到亚当蹬下的两只皮鞋。

亚当被绿风怪咬走的恐怖气氛还没有平息下来,奥金斯他们又遇到一件怪事。一天,奥金斯提着油锯,通过草丛,想把前面的四棵大树锯掉。四人一行,奥金斯走在头里。他踩着一棵粗大的烂木头,心中不以为然。因为在这一片丛莽地带,这样自倒自烂的木头到处都有。突然,那烂木头扭动起来,把他掀倒在草丛里,他爬起来弄不清东南西北,只见十米外的草丛里翘起一根铜柱子般的大尾巴,“啪”一声响,把一个叫沃克的青年打出一丈多远,滚在草丛里一时爬不起来,其余工人吓得魂不附体,怪叫着逃到后面公路上。

奥金斯胆子大,扶起沃克,回头定睛一看,只见那段把他掀翻的烂木头上裹着一身虎斑纹,鳞片满身,像贴上去的金属小瓦片,金光闪闪,正在草丛里蜿蜿游动。啊,蟒蛇!少见的大蟒蛇!奥金斯拖着沃克逃了出来。

公路头上聚集着伐木工人、筑路工人,人人谈蛇色变。奥金斯突然跳上压路机驾驶室的门,好像他是一位代表上帝来责骂胆小鬼的神父,说:“人应该成为地球上一切生灵的主宰,否则能算得上人的称号吗?开凿巴拿马运河是人类伟大的表现。不杀死大蟒蛇,公路怎么向前通?有胆量的跟我上压路机!”奥金斯的话鼓舞了大家的斗志,连'沃克也跳上压路机。

却说这条蟒蛇已有五百岁。在这片原始丛林里,有獐鹿狸鼠供它吃饱肚子,有葱葱郁郁的林莽供它栖息,它生活得自由自在,它万万没有想到,逞凶作恶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奥金斯开动压路机,叮嘱大家关紧驾驶室的门。然后猛一踩油门,压路机轰轰隆隆地向巨蟒冲去。足有两吨重的铁砣子一下碾压住巨蟒的下半身,奥金斯突然刹车熄火,压路机犹如天上落下的陨石,重重地砸在巨蟒身上。

巴拿马巨蟒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大的痛楚,“呼”地一下竖起上半身,犹如一根铜柱子平地拔起。奥金斯透过驾驶室的玻璃窗望出去,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神妙险恶的神话世界,看那举在空中的蟒蛇头竟如水桶般大,满嘴尖牙,黑色的舌头像机关枪似的不停地射击。突然,“啪”地一声响,巨蟒将上半身反扣过来,像一条巨大的铜箍,把压路机紧紧绞住。巨蟒力大无穷,压路机被绞得微微震颤,嘎嘎作响。巨蟒又张开嘴巴,露出雪白的锯齿牙,狠狠地啃咬压路机,咬得它牙齿断裂,满嘴流血,痛苦不堪。巨蟒被激怒了,狂怒地摇头甩尾,只见狂风骤起呼呼作响,绿色的碎枝残叶在风中沸沸扬扬。奥金斯用钳子在驾驶室的玻璃窗上敲了一个洞,然后伸出信号枪,一颗红色信号弹升到空中,这是对筑路工人发出的信号。

筑路工人冲了过来,人们群威群胆,举起大砍刀,“劈劈啪啪”。在巨蟒身上乱砍,足足砍了半个小时,大蟒蛇浑身血肉模糊,终于瘫软在地上死了。

奥金斯打开驾驶室的门走了出来。他从别人手里接过一把刀,在蟒蛇肚子上划开一道两米长的口子,肠子滚了出来,空气中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他又切开蟒蛇胃,拨弄一番,竟在食物残渣中拎出一只瑞士怀表——亚当生前用的怀表。又拨弄一番,蟒蛇胃里竟滚出一只山羊、一只草狸、一只幼豹,最后滚出了一个已经消化干净的人头。大家吓得鸦雀无声,因为人头上的两颗金牙闪着光,谁都知道,只有亚当镶着两颗金牙。奥金斯和工人们都沉痛地脱帽致哀。

之后,奥金斯甩皮尺一量,巴拿马绿风怪——巨蟒,竟有二十一米长。


原刊于1989.3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故事”专栏红领巾89.3

巨蜥妈妈

巴克斯十分热爱大自然里那些生龙活虎的动物,大学一毕业就向澳大利亚国家森林局提出申请,要求到国家森林公园波奇维娜湖畔去当守林人,很快获得批准。

巴克斯象探险家一样作了准备,并在波奇维娜湖北面3里的守林人老屋里安了家。大自然不辜负这位多情的小伙子,第二天就让他看到了一场凶恶残忍的巨蜥决斗。巨蜥长达一米,浑身象一条鳄鱼,只是嘴巴圆钝些。现在展示在巴克斯面前的是两条成熟了的大蜥,一雌一雄。雌蜥肥胖圆肚,显然肚子里怀着不少卵。雄蜥狭长矫健,看来它是主动侵犯者。两条巨蜥扑咬厮斗,“卡卡”有声,最后绞缠在一起,雄蜥凶狠地咬住雌蜥的一只前脚,一扭头,竞咬下来吞进了肚子,情况十分危险。巴克斯立即折了一根树枝,劈头盖脸地猛打雄蜥。雄蜥见有人来干涉,只好爬开了。雌蜥的前脚流着血,肥大的肚子一起一伏,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显然它斗累了。

巴克斯找来一只大拎包,把受伤的母蜥装回了老屋。他怕母蜥伤人,用透明胶布封住了它的嘴巴,然后给它脚上消毒包扎。这位未来的动物学家,深深地懂得如何用人类的爱去驯化动物。他把这条重达20公斤的母蜥抱起来,放在膝盖上,给它轻轻地按摩那鼓鼓的肚子。母蜥轻轻地摇着尾巴,对按摩它的肚子表示愉快。突然,巨蜥的尾巴翘了起来,接着,一个圆圆的乒乓球掉在地上。巴克斯吃了一惊,拾起来一看,竟是一个软壳的巨蜥卵,啊,母蜥产卵了。他连忙把母蜥放在棕榈软垫上,静静地守候着它。半天过去了,巨蜥产下了八个卵。巴克斯高兴极了,他在老屋前面的沙枣丛后面找到一块沙丘,用铲子挖了两个坑,坑里铺上青草,然后,每个坑里放四个巨蜥卵。“这是播种生命!”巴克斯兴奋地想到。他又在巨蜥卵上铺上树叶,树叶上铺上沙子,让青草和树叶发酵发热,促进卵的孵化。

母蜥趴在棕榈垫子上,两天不吃不动。它经过与雄蜥的打斗,经过产卵,体力消耗太大了。第三天,雌蜥爬下棕榈垫子,巴克斯大胆地解开了封在它嘴上的透明胶布。雌蜥抬起头,朝巴克斯张开丑陋的嘴巴,这是讨食吃的意思。巴克斯早有准备,将一条刚逮到的马蛇子塞进它嘴里。十天后,雌蜥和它的主人巴克斯混熟了,前脚上的伤口也好了。

有一天,雌蜥忽然不见了。巴克斯到处找,终于在沙枣丛后面找到了它。原来雌蜥凭着它那灵敏的嗅觉,闻到了埋在沙枣丛后面的蜥卵的味道,这可是从它的孩子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呀!它找到了孵卵坑,并绕着孵卵坑爬。巴克斯懂得巨蜥有护卵的习性,就由它去。从此之后,雌蜥不再回老屋了,整天趴在孵卵坑旁边的一丛青草里,显然,它是要防止别的动物来破坏。

大约过了40天,孵卵坑上的沙土开始拱动,小蜥出壳了,一条接一条游出来,像一条条四脚蛇。雌蜥守候在坑边,激动地看着它的孩子们破壳出世。令人惊奇的是,那些从沙土中钻出来的小蜥,并不到处乱爬,而是直接爬向母蜥,有些爬到它背上,有些竟爬进它嘴里。雌蜥张开大嘴,任孩子们爬出爬进,十分安详幸福。

小蜥一出壳就能捉蚂蚁、小虫子吃,不过它们总是跟在巨蜥妈妈后面,以寻求妈妈的保护,防止天敌的侵害。小蜥们出壳后,雌蜥再没有回过老屋,巴克斯的兴趣也有了转移,不去照管它们了。

一个雷声隆隆的黑夜,大雨瓢泼似地倾泻下来,巴克斯正要入睡,突然听到屋角里有声音,点灯一看,原来是雌蜥领着它的八个儿女回家了。它趴在棕榈垫上,八只小蜥依偎在它身体的两边,浑身都被雨浇得透湿。巴克斯又惊又喜,马上出门抓了几只青蛙,慰劳巨蜥妈妈,还在它的背上轻轻地按摩,巨蜥妈妈和它的孩子们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巨蜥妈妈领着它的八个孩子爬走了。想不到这次出走,一别就是半年。巴克斯时常想念它的巨蜥朋友,也许巨蜥妈妈领着它的孩子们到波奇维娜湖里去生活了?也好,那里食料充足。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巴克斯到波奇维娜湖里去钓鱼。他坐在湖边,眼睛盯着水面,突然,一条巨蜥爬到他的身边,把他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巨蜥的前脚没有脚趾。啊,这不是巨蜥妈妈吗?你的儿女呢?都长大自立谋生了吧!雌蜥显然还认得它的主人,它抬起头,两眼深情的看着巴克斯,滑稽的张着大嘴,好像在说: 我亲爱的主人,你的朋友回来了。巴克斯感动得眼里汪满泪水,把刚钓到的一条鲫鱼塞进它的嘴里,巨蜥妈妈吃了鱼,安详地依在巴克斯的身边。巴克斯钓满一桶鱼后,要回家了,雌蜥立即立起身,跟在后面,犹如一条忠实的狗。但它爬得很慢,直到傍晚,才摸到巴克斯的老屋。巨蜥妈妈住了两天,又爬走了。从此,巨蜥妈妈每个月都要回来一二次,巴克斯的态度是: 来者欢迎,去者不留,各随大自然赋予的天**吧!


原刊于1989.4四川《红领巾》杂志“蔡振兴动物传奇”专栏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