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浜

作者:燕铭    更新时间:2015-05-14 02:25:29

 
                                                                       河 流 东 逝 水
       第一章    张家浜
   

       张家浜是一条东西横贯上海浦东川沙腹地的河流,西从黄浦江注入,东到东海滨流出,河流蜿蜒绵长几十公里,但河道狭窄,并不开阔。由于是浦东主要的河流,平时船楫穿梭来往,非常频繁。

       四十年前的张家浜,河道两边还是一片原始的田野景象。每当春天降临,河边两岸到处都是一排排绿油油的倒垂杨柳,随风拂掠清澈的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在小木船那“吱呀、吱呀”的摇橹声里,在“机帆船”那“嗒、嗒、嗒、嗒”的轰鸣声里,张家浜的悠闲平静时时被搅动得撕碎,直到夜幕降临,黑暗才把这忙碌了一整天的繁杂喧嚣给完全吞没,此时的张家浜在两岸倒垂杨柳的掩映扶疏中,在两岸田野的蛙鸣声伴奏里,才显出难得的清静,清澈的河水默默向东流淌着,带着田野泥土清芬的晚风吹拂而来,在朦胧月色的淡淡映照下,更仿佛有一种宁静神秘的气氛洇染开来,慢慢笼罩住了两岸漠漠的田野和星散的村庄。

       张家浜就从浦东川沙的虹桥乡穿流迤逦而过。流经的河流的对面,是相邻的两个生产队,但却不属于同一个大队。河流的北面是虹二大队,南面是虹一大队。一座小水泥桥横跨河道两岸,连接着相邻的两个大队的两个生产队,即虹一大队五队和虹二大队三队。

       徐明就从小出生在河流南岸的虹一五队,而马英就从小出生在河流北岸的虹二三队。但那时两个人并不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小明在乡中心小学和中学读书,而小英在虹二大队的村里小学和初中读书,本来虽然只是相隔一条河流的对岸邻居,却是从小根本就不认识的两个人。

       但小时候有一次徐明跟随父母,从张家浜过桥到河的北面----也就是虹二三队,来远方亲戚家吃喜酒。巧的是,当时小英也正好跟着父母来这家人家吃喜酒,因为小英的父母和这家人家的关系比较好,虽然不是亲戚,但平时比亲戚来往还要密切,毕竟是同一个生产队的邻居。

       当时浦东农村普遍就有这样的结婚民风、民俗,一家人家办结婚喜事,往往气场面搞得很大,惊动全个生产队,甚至于外生产队都知道。但凡队里有点沾亲带故的邻居都被请来吃喜酒,而且大家一起帮忙。有时小一点的生产队,可以大半个人家携老带幼的一起过来吃喜酒。酒水往往一办就是几十桌,往往要借助隔壁邻居家的房子才能全部摆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就像整个生产队的人在一起过重大节日一样。当时农村的喜酒起码要请三天,大家胡吃海喝要逍遥热闹上三天,而主人家有时到后来备菜都不够了,就要只好再去重新买菜、烧菜,才能应付得过连续不断的吃客,虽然花费不少,甚至透支,但只要大家吃得开心,也就无所谓了。所以一户人家办结婚喜事,三天排场下来,基本上就把人家送的礼金都吃返给人家了。

       徐明和马英就在这样的热闹场合第一次相遇认识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