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依稀故乡桥

作者:燕铭    更新时间:2014-11-09 22:07:30

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代表作品《故乡的回忆》,画面上是江南水乡古镇周庄那古色古香的双桥倩影,曾引起多少中国人心中对故乡之桥的回忆。我曾慕名前往周庄瞻仰那座著名的双桥,双桥横竖跨越两河连通三方,站在桥上,展望两河四岸,屋舍竹树,人家尽枕河,碧波泛舟,桨声欸乃,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真是贻人倦眼,沁人心脾,好似一番人间仙境。

生于上海浦东长于浦东的我,如今也会时时想起浦东故乡的桥。我的家乡也曾是水网纵横,河流密布,石桥遍地。那时的浦东是一片未被开发前的乡村原野景色,我的老家前边就是一条名叫顾家浜的大河流,四周被一块块农田包围,西边曾是一片桃园。那时的我小时候上学,要穿过家门外泥泞的小道,然后来到顾家浜上一座小石桥,对边是外村的小道,每天去学校必定要走过这一座小石桥,是一座乡下常见的平板桥。那小石桥不知是何年何月所造,也不知何名,从黑黝黝的桥身来看,年代也许很久远了。她默默地一直孤独矗立在那儿,仿佛每天都在迎接我的到来,每当我走过她那用两块石板铺就的狭窄的身躯,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头注视,仿佛在向她致意,她也仿佛深情地期待我的回来。特别是当雨天来临时,每当走过这石桥时,桥上是光滑的石板,桥下是喘急的河流,人走在桥上颤颤巍巍,提心吊胆的,怕一不小心掉下河去成落汤鸡。

后来由于村里担心这小石桥人上走路不安全,就在她的旁边按下了一座水泥桥。但她并未被拆除,仍默默地守卫在旁边,一如既往,坚持在忠诚地守护着自己的职责,好像没有隐退的意思,而且桥身依然刚健,一点也没有老朽要垮塌的迹象,叫人不禁感叹旧时造桥石匠的高超工艺。前几年我的老家面临征地,我曾抽空及时在拆房前去向即将要拆掉的老房子作最后的告别,同时还特意来向这座小石桥作最后的会晤和告别。她还是默默地矗立在那儿,仿佛在迎接我的归来,我在她周围瞩目良久,驻足徘徊,这一座伴随我成长、凝聚我几多乡情的小石桥,也将面临被拆掉的命运,我凝望着她不禁感慨万端,心有千千结,但无处去倾诉,黄昏时依依不舍地向她作最后的诀别……

故乡的桥呵,永远是我解不开的乡愁。

对故乡浦东之桥最深刻的印象与感悟,莫过于我小时候一次乘船外出的经历。那时我还在读初中时,一次随我哥哥乘水泥船去附近暮紫桥的化肥厂为生产队装运豆浆水(一种养猪的饲料)。小船慢慢从顾家浜转到王港河,进入浦东运河,再悠悠穿过小湾镇的街市河,这长长的街市河就从小湾镇中间穿过,两岸屋舍民居、商铺鳞次栉比,河上小石桥林立,形态万千,名称各异,什么碧波桥、彩虹桥、银河桥、普渡桥......叫人应接不暇,流连万方。那时我静静地躺在小船上,仰观一座座高高的石桥从我的身上横跨过去,心中涌起无比的惬意,四周碧波荡漾,清水涟漪,杨柳依依,真使人心旷神怡,逸兴遄飞。此时感到故乡的桥最贴近我的身心,仿佛她们在近静抚摸我少年纷乱和烦恼的思绪,使我沉静下来,细细体会这故乡之桥所蕴含的水乡韵味。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回忆时时在勾起我那挥之不去的乡愁!小湾镇虽离我家不远,但我已经很久没去再看过,不知镇上那街市河两岸熙攘的风光与小桥玲珑的风采是否依旧如昔?开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故乡的桥呵,永远是我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情结!

这几年走南闯北的旅游,也曾造访过不少江南的名桥,像上面说过的周庄的双桥,还有绍兴市内的八面桥以及市郊柯桥的长长的水桥,朱家角的放生桥,召稼楼的报国桥,千灯的流韵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杭州西湖的断桥等等,都曾引起过我的惊奇、赞叹,但以上的江南名桥都不如我故乡浦东之桥,是那样的触动着我对江南水乡浓浓的依恋与情感。那一座座普通的、默默无名的小石桥是我永远牵挂的乡恋情怀,是我时时萦绕的梦里乡愁!

故乡的桥,她真美啊!真想再亲睹她的芳容……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