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光影

作者:陶然    更新时间:2014-11-04 16:26:52

时间回到1974年夏天,我刚从北京移居香港的次年,我在北角新光戏院看纪录片,那届世界杯由东道主西德对荷兰的决赛,当时荷兰的十上十落全攻全守型踢法,风靡全球,我自然也心仪,并从此成为荷兰的球迷,至今不变。结果当然有目共睹,荷兰以一球之差功败垂成。那片子纪录了过程,历史就这样写下。 其实我极少观看纪录片,奥运也只是从电视上挑喜欢的直播比赛节目来看,更不会赛后去追看纪录片。 但香港的电影,确实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当时香港的电影院都是上千人的座位,满座的时候,全院黑压压的一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壮观。特别是七十年代中期,我还记得,在北角皇都戏院观看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的盛大场面,戏院外面人山人海,卖零食的小贩推车子叫卖,生意兴隆。那时还有楼座,电影院是有专人操控的电梯,侍者穿着红色制服,拉上闸门,「老爷电梯」便冉冉而上,把我们送到楼上。 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仅次于美国好莱坞及印度宝莱坞的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即使遭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电影工业危机,加上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香港电影依然保持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在世界继续在世界影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因为香港是整个大中华地区最先接触电影的地方。华语电影被分割成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四个板块,香港并成为华语世界以至东亚的电影制作基地。香港电影工业几乎没有政府资助,香港也没有对外来电影实施任何进口限额;由于一切交给观众和市场去决定,所以香港一向重满足观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如周星驰「无里头」式喜剧和成龙动作片所主导。此外,也经常把成功的电影翻炒,或者开拍续集。 香港有一个发展完善的「明星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也由于香港以粤语为主,影星与粤语歌星重迭,比如刘德华、梅艳芳、张国荣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港电影成为文化主流,在世界各地也经常被模仿,近年影响更在好莱坞的动作片中显现出来,有些电影,比如刘德华、梁朝伟主演的卖座电影《无间道》,更被好莱坞购去版权,拍成好莱坞的《无间道风云》,回过头来在香港公映。 当然,香港也曾有过较高级而又顾及票房的专门放映外国片特别是好莱坞片的大型电影院,如「碧丽宫」,门票虽然稍贵,但其沙发式的宽大座位及可以随便伸展双脚的空间,至今令人怀念。一进门,便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不但是环境,连气氛也格外不同。记得九七年结业那一晚,到散场时,许多影迷久久在大堂徘徊不去,或者照相记住这一刻,或取走甚么留念。但商业社会的步伐不能阻止它改建成商场的巨大诱惑。曲终人散,大门砰然关上,又一家电影院「阵亡」了。如今香港只剩下一两百人的迷你电影院,当初有谁能够预料得到! 即使现在电影票已加价到五六十元一张,但是电影依然还是香港最廉宜的娱乐,也最为年轻人所欢迎。商业电影固然大行其道,但艺术片也还有市场,比方」百老汇电影中心」就是专门倾向不太靠拢商业价值之路。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即使在这里首映的像《泰坦尼克号》(港译《铁达尼号》)这样的片子,也首先考虑的是它具有票房吸引力的大片。这也很正常,没有票房就没有收入,也就没有资本营运,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尤其商业社会更加如此。但是香港的影迷还有一层幸福,他们还有一年一度在四月举行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可观看,即使再另类,再少数,也可以在那里找到「至爱」。 其实非主流电影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曾经十分活跃,市场接受新类型的态度、制作人资源的充裕度和留洋回港的新电影人刚从电视圈吸取一定的经验,令香港的另类电影或者艺术电影得到发展的空间,产生了像许鞍华、严浩、方育平等「新浪潮」的电影制作人。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新浪潮第二浪」逐渐冒起,年轻导演如关锦鹏、罗卓瑶及王家卫等陆续拍出有特色的作品,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导演的作品在各地的影展和影评人中引起注目,特别是王家卫《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关锦鹏《胭脂扣》、《阮玲玉》等等,使到香港电影在国际上获得认同。 当然也有问题。八十年代末期,香港本土的门票已开始下降,只是由于得到区域观众的支持,所以能够维持到九十年代,到了中期,电影业下滑,收入减少一半。九十年代末期,电影的制作从九十年代初的超过二百部,减产到约一百部。好莱坞电影经常成为票房冠军,为几十年来所仅见。香港影业的停滞,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电影太重娱乐成分,片商只希望以低成本制作和不太注重剧情的电影来赚钱,在观众水平越来越提高的情况下,只有舍香港电影而改看其他电影了。有人将香港电影的不景气归咎于盗版的猖獗,这其实并非主要原因,电影公司的老板只顾赚钱不顾电影质素,才是致命伤。在市道低迷的情况下,《古惑仔》、《少林足球》、《无间道》、《**以和为贵》等,都证明了香港电影的魅力,证明市场还有反弹空间,问题在于片商在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真制作,才会有回报。 2008年8月5日 (刊于《香港作家》双月刊2008年9月第5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