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梅屋庄吉辞别妻子德子和女儿只身回到日本,在处理完江畑家眷的善后之后来到东京。此前,他已经购买了百代公司出品的新型放映机和大量的影片、胶卷等器材。他的第一目标位是开一家电影院,放映新进来的影片。在筹备过程中他奇招频出,令他的助手都大惑不解。
有一天,他把助手找来,交给他一张照片。
“这不是‘基督一代’中的女主角吗?”助手一眼就认出她来。
“正是,你拿着它到印刷厂赶印一批画报,将这张照片印在最显眼的部位。”庄吉诡秘地看了助手一眼,助手并没有反应过来,庄吉接着说,“再配上一段精彩的台词,然后派人到大街小巷大量散发。”
“先生,您这是在做活广告啊!”助手终于明白了,情不自禁地称赞庄吉高才远识。这一招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
那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靠讲解员现场口述,由乐队演奏名曲来烘托气氛。
又一天,在一家咖啡店里,几个穿着入时谈吐优雅的酷南倩女围在一起热议时政,忽然有人拿来一张报纸,是当天出版的一张新闻时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的一则广告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给电影做解释,这倒是个新鲜事。”一名演员模样的男子指了指报纸对身旁的女士说。
“你不妨去试一试,赶赶时髦也不错。况且,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朗诵时声情并茂,也许比演戏更有魅力。”女士在一旁鼓励他。
“不过,这个梅屋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人呢,怎么就搞起电影来了。以前那些搞电影的,没有一个成功的。”男的有些迟疑不决。
“听说他在新加坡开照相馆,生意做得不错。”此人似乎对庄吉有所了解,嘴里衔着的香烟正随着话音上下颤动着。
“不管怎么说,登报招聘就说明他有诚意,我也想去试一试。”说话的是一位乐队指挥,也是广告招聘的对象。
梅屋庄吉登报招聘的举措,在当地引起热议,无形中也为他的电影事业做了宣传。
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筹备,庄吉的首场电影放映正式举行。他租用了一家颇有名望的剧院,放映了喜剧片《基督一代人》和纪录片《旧金山大地震》。当天前来观赏的不仅有普通的观众,还有不少军政要员。庄吉还别出心裁地招了一些女服务员,在剧场里为观众引座、送茶、递毛巾,个个都得到热情的接待。由于招聘的都是一些有实力的演员和乐队,电影的配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他的片源充足,内容丰富,经常交替放映,深受观众的欢迎。在以后正式放映时场场满座,成为东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电影在东京放映成功,使得庄吉对发展电影事业更加充满信心。他决定迈出第二步――创建电影公司。也就是说,不仅放电影,还要拍电影。他意识到,只有把事业做大做强,才能实现自己对孙中山的承诺,这是庄吉一刻也没有忘记的责任。
1905年10月,梅屋庄吉离开东京直奔新加坡。
“德子,我们回国吧,当然不是回长崎,而是到东京。”庄吉向德子介绍了在东京开设电影院的成功经验后,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爱妻。德子听罢异常兴奋,庄吉不亏是个好丈夫,他无论经历多少坎坷,都能勇往直前。
“回国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我们的家业怎么办?新加坡的,香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心血呀!”
“这件事我已经有了计划,把新加坡的照相馆和电影院交给我的门人经营。”庄吉胸有成竹地说道。
“香港的呢,那里的规模比这里大,非要有个得力的人才担当得起。”得子忧心忡忡地自语着。
“我也想好了,只是要看你是否同意。”
“你是怎么打算的,说来我听听。”得子有些焦急了。
“我想把你哥哥请来,交给他经营,他是有这个能力的。”庄吉把自己的打算照实说了。德子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那我就去给他发电报,让他们早点过来。”说罢就出门了。
当年十二月,梅屋庄吉偕夫人德子和女儿梅子乘船到达东京,开始新的创业和生活。
梅屋庄吉创办电影院的初衷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用以支援中国革命,因此他除了经营电影院外,还投资拍摄了几部新电影。第一部电影名为《大楠公》,是历史剧。接着投拍了舞台剧《杜鹃》,效果都不错。
这一时期,孙中山正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因此他俩经常接触,谈天论地相当热烈。
有一次谈到电影技术的时候,庄吉有感而发,对电影和照相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解释。
“电影在我们日本通常都称其为活动的照片。”庄吉抹了一下小胡子对孙中山讲。
“那末它的动作是如何连贯起来的呢?”孙中山不解地问。
“把人体的动作用最快的速度拍成一张张照片,再通过幻灯片快速放映,人的视力就会产生错觉,似乎这些影象就是连贯起来的。”庄吉竭力把它讲得通俗易懂。
“一幅静止的画面看起来是呆板的,如果活动起来就会变得很生动,这样更能吸引人。”孙中山的眼睛望着前方,他想到了更深远的含义。
“先生说得对,越是生动越会被人们所接受。”庄吉也有同感。
“我在想,电影是一种先进的手段,它应当给人民大众传授更多的知识。”孙中山意味深长地自言自语着。
梅屋庄吉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从此他的电影事业有了另一个重要任务――传授知识。于是,庄吉利用他的商业渠道,挑选了一百多部有教育意义的科教文化影片,在自己的电影院里放映,大受欢迎。
1906年,日本山形县一带发生霍乱,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由于缺乏防治知识,人们对此束手无策,进而导致惊慌失措。梅屋庄吉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拍摄片名为《细菌研究》的科教片,以生动的形象直观地介绍了霍乱的来源、成长发展直到灭亡的整个过程,从中总结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此片公映后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从此,庄吉在科教文化方面的影片发行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接着,梅屋庄吉发现,在日本没有一部专为儿童拍摄的影片,就出资拍摄了日本第一部儿童剧,填补了这一空白。但由于上座率不高,成为亏本生意,大家都很焦急,庄吉却不以为然,他为自己能成为日本第一个拍儿童电影的实业家而自豪。
几年后,庄吉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他又出资在东京大久保百人町三百五十号购买了一万平方米的土地,大兴土木,建起了摄影棚,也为自己建造了一栋住宅。同时又创建了电影制片厂,这在当时的日本属于第二家,定名为M-百代商会。M,即为梅屋(MUMEYA),百代是当时法国最大一家电影公司,庄吉与这家公司有着多年的商业往来,他希望自己的公司也能办得像百代一样兴旺,成为日本第一。
由于梅屋庄吉创办了电影公司,在辛亥革命峰火连天的战场上,他的摄影师们勇敢地冲上前线,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被记录下来的英雄们的真实形象,成为史料中的无价之宝,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