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七、点春堂前后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3:55:55

●【对称排比建筑,非私家园林该有】●

由万花楼向东,过墙门,乃古井亭。井栏有字,刻于嘉靖丁巳,早豫园初建两年,是从别处移来的。

东边“学圃”,墙外即潘宅所在的安仁街。

这里是豫园之东北隅,以点春堂为中心,后有藏宝楼,前有打唱台,更前和煦堂。

如此中轴线对称而南北排比的建筑,非私家园林所该有,当然是同业公所时造。类似的还有前面提到的萃秀堂,后面经过的得月楼,皆另起炉灶,并非原构。

豫园兼有明清两代风格,固然算其特色,但似这一片房屋,却大失江南园林谋篇布局之趣味,只有西边龙墙,东边一沿,尚堪一观。

 

●【龙墙】●

西边墙上穿云龙,颔下蟾蜍,食龙涎而为龙除小虫之扰;再南,为戏珠之双龙。

有的书上说,封建社会龙是皇家专用之物,潘氏胆敢造此龙墙,难道不怕皇帝杀头?不,请看,他故意把龙塑成三爪,万一皇帝怪罪,可辩解龙五爪,此非龙也。

这种说法可谓欺人之谈。殊不知龙之是否龙,主要见诸龙头、龙身,不在乎几爪几趾,比如人失两指,不为人乎?而且这穿云龙呈现的是龙之侧面,如让你看到五爪,倒不正常了。

何况,如此僭用御物,弥天大罪,必斩立决,又岂能容许你辩解?

再说,潘氏纵然好龙,尽可暗藏于密室,私玩于股掌,犯不着公然示逆招祸,伸头让皇帝去砍。

所以,豫园之龙墙,只可能塑于清季,那年头皇帝老儿自顾不暇,地方官府对墙上的龙自然不闻不问了。

园内之隔墙造得如此之高,也足以证明它是同业公所割据时所为。

 

●【点春堂】●

穿云龙之东,赫然点春堂。此堂画栋雕梁,典型清代建筑,原是福建泉州、汀州、漳州的花糖洋货公所。1853年上海小刀会举事,福建人陈阿林据此以为城北指挥所。

今堂上玻璃柜内陈列小刀会用过的兵器、告示、腰牌和含义反清复明的日月钱。

中堂任伯年绘《观剑图》。沈尹默书楹联“胆量包空廓(意为天),心源留粹精”,赞小刀会之勇、忠。

 

●【打唱台、郭诗与和煦堂】●

南面所对的打唱台,据考是现存上海最早的戏台,台上悬郭沫若1961年游豫园写的诗:

小刀会址忆陈刘(刘丽川),一片红巾起海陬(zōu,隅,指上海)。

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

玲珑玉(玉玲珑)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因而,有的书解释为坐落,错)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打唱台四面,东南西北,有春夏秋冬四时楹联,值得文学有造诣者欣赏。

 

●【东沿与南端】●

东边一沿,是什么?北有假山抱云岩,上筑快楼,仿佛云端之广寒宫,惜体量大了些。

楼南幽境,静宜轩、听鹂亭,地虽狭,景甚雅。

排比建筑的最南,名和煦堂,内有一套榕树家具,成材与制作需200年,不易。

堂前有紫玉兰,与白玉兰同属;瓜子黄杨等,为粉墙补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