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豫园缘起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3:51:40

●【会试不第,建园解闷】●

上海人入国史,始于明;在《明史》中有传的,仅数人;官二品以上的,又只有徐光启与潘恩两位。潘恩家住今豫园东边的安仁街上,他生有三子,豫园是次子潘允端建造的。

那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年前中了举人的潘允端,当时34岁,进京会试,没有考上,很不愉快,为解闷儿,就把家里菜园子的一个角落,垒石挖池,栽花种树,虽说弄着玩玩,也算是个园林。

 

●【派官回避,父亲致仕】●

三年以后再考,潘允端中了进士。没想到任命他的官职,是在刑部;而潘恩当时,正担任着左都御史(相当于国家总检察长),父子俩在同一个系统为上下级,按制度,后者应回避。吏部尚书郭某恰巧是潘恩的门生,于是把潘允端调到礼部去了。

有人向朝廷告发,说潘恩纵容儿子,潘允端钻营门路。结果,潘允端给调工部,到淮河上去干漕运差事。潘恩我按他生平之磊落,估计没给允端说过情,但因为儿子事干系难脱,被弹劾脸面无光,请求提前退休,获准回了老家。

 

●【神仙托梦,回家造园】●

后来,潘允端升了官,一直做到了主管四川一省民政财政的从二品的右布政使。

不过好景不长,就在万历五年(1577)年初,他做了个梦,梦见神仙赐给他一方玉章,上有八个字:“有山可樵,有泽可渔。”当时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不到一个月,解官命令下来了。

按:至于他怎么会被突然免职,从来没人探究过,或虽探究却无结果。据我研究考证,是偶尔失言,惹得上司巡抚曾省吾不开心,于是找个借口,给罢了官(见后附《潘永端小传》)。

这下,潘允端恍然大悟,神仙为什么要赐他玉章上八个字:从前在淮河干漕运时,我曾写信给父亲,说自己家中“有亲可事,有子可教,有田可耕”,何必留恋这鸡肋似的官职,还不如辞官回家算了;如今,神仙又给我加了这同样含着“有”和“可”的两句话八个字。可老家在上海城里,哪来“山”哪来“泽”呢?噢,明白了,掇石可为山,辟池可为泽,原来神仙是要我回家去,把那十八年前开了个头的园林造造好啊!

所以,豫园建成后,潘允端将一处幽雅的建筑,命名为“五可斋”。

 

●【起名“豫园”】●

潘允端心宽气平,回到上海,大兴土木。这时他52岁,潘恩82岁,儿子对于父亲当年被迫从正二品官职上提前退休,心怀内疚,便说造这个园林是为了“愉悦老亲”,取名豫园——“豫”是《易》六十四卦之一,上震下坤,意为平安、舒适、健康、愉快。

许多书说豫园从 1559年到1577年,造了一十八年,误,潘自己说那些年他一直在外做官,老家的园林嘛,“屡作屡止,未有成绩”。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